首页 |  电视指南 |  新闻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体育频道 |  生活频道 |  国家地理 |  西部频道 |  广告频道

本期内容     往期查询         



旅游黄金周 热点多元化


  2002年10月9日

  主持人:据世界旅游组织的一份最新统计资料显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五大旅游目的地。截止2001年,中国旅游业总收入达到4995亿元人民币,并且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尤其是黄金周假期的推出,为大量有旅游需求的人们提供了充足的出行时间,旅游已经成为中国家庭重要的休闲方式和消费方式。有关十一黄金周假期旅游的相关问题,我们将采访两位嘉宾,一位是中国国际旅行总社副总经理朱海波先生,另一位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樊平先生。

  10月8日晚17点,中国全国假日旅游办公室正式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由国家统计局、国家旅游局联合发布的《2002年“十一”黄金周旅游统计公报》,黄金周期间,全国共接待旅游者8071万人次,比上年“十一”黄金周增长26.2%,实现旅游收入30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4%,这是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别对辖区内“十一”黄金周的接待规模和效益进行统计调查,汇总后得出的结果。国家旅游局官员还特别对今年十一黄金周的旅游特点进行了说明。

  国家旅游局副局长 孙钢:旅游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为节日旅游准备的产品丰富多彩,旅游安全得到了各级政府、各级假日办的高度重视,旅游秩序总体上来说良好,旅游效益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在出游方式上也有一些变化,比如自驾车旅游,进一步形成了规模。

  2002年十一黄金周正式落下了帷幕,人们早先预料的很多场面在这七天里并没有出现,大的旅游景点没有了人如潮涌的火爆,交通上也没有超时堵塞、人比车多的尴尬。明明游客人数在大幅上涨,出游整体状况却趋于平静,旅游界专家指出,这并不表示黄金周褪色了,相反,恰恰是黄金周旅游市场走向成熟的表现。长假七天,参加旅行团的少了,驾车自助游的多了。名胜古迹游平静了,西部生态游火爆起来。人们通过自主式、个性化旅游,大大提高了假日休闲的质量。十一前夕,记者曾看到电信营业厅里异常繁忙,突然增多的人群是因为参加出国游赶来办理手机的跨国漫游业务,这一度令记者担忧出国游会出现扎堆儿现象,而业内人士的分析很快打消了人们的疑虑。

  国旅总社市场开发部总经理 王延光:新的旅游热点正在逐渐地形成,大家都知道,过去东南亚特别是泰、马、新这些国家,还有韩国,一直是去的人数比较多的国家,从今年的情况来看,虽然绝对人数上,泰国、韩国的绝对人数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多的,但从相对比例上比较前几年来说一直都在下降,比如说像日本,我们跟去年组团相比,大概有100%的增长,像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今年新开放的埃及、土耳其人数都有比较显著的增长,也就是说随着改革开放不断地加深,开放的国家越来越多,老百姓的选择越来越多了。

  交通顺畅是今年十一黄金周旅游的最大推动力,从铁道部、交通部、民航总局了解到,9月28日到10月7日,全国铁路共发送旅客约3540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5%,其中长途直通旅客约918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1%,黄金周期间,全路共加开长途直通临时旅客列车591列,列车正点率达到98%以上,公路方面,共运送旅客2.79亿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4.9%,平均每天投放运输车辆615千辆。民航旅客运输量为193万2千人次,同比增长22.7%。黄金周七天共执行航班17376班,盘点交通运输状况,让我们直观地看到通达的快捷给旅游带来了最大便利。

  记者:近年来,中国家庭的旅游方式在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旅游功能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现在人们旅游除了可以参加旅行团之外,还可以三五成群进行自助旅游,也有一个人独自去的探险旅游,旅游成为时尚,选择也越来越多,有业内人士估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也许会诞生职业的旅行家,中国家庭的旅游消费也会日趋成熟。

  经济水平的提高是旅游热形成的一个根本原因,而大众化旅游时代的到来则体现出人们生活观念的变化,旅游在初期的时候是观光为主,人们出行为了寻求新的东西,增长知识,随着理解的深入,旅游逐渐成为有目的的投资消费,比如带孩子出游,是希望他经多见广,年轻人出游既放松心情,又能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老年人从养生角度,出行是为修身养性,健康长寿。旅游不再是过去那样有求新奇的意义,今天在某种程度上旅游是一种自我教育,可以随意进行。在北京做律师的张先生,每到假日都会兴致勃勃地了解出行信息,谈到旅游,张先生的话里透着轻松。

  游客 张先生:旅游业我觉得是突飞猛进的在发展,这件事已经成为寻常百姓家的常事了我认为是,所以我是每年都要出去几次,比如说五一、十一、春节,还有七八月份的时候,我基本上都不在北京呆着,都要去全国一些地方,包括国外,去玩一玩,看一看。

  人们旅游活动的频繁和旅游市场的丰富有很大关系,国际上公认,人均经济收入达到800到1000美元时,就会产生旅游的需求。而随着假日的增多,想要人们产生更多的旅游新需求,就必须持续不断地提供新的出行吸引物,引导人们从观光游到度假游,再到各类特种旅游,这样的供给和需求才是出行旅游的重要保证。

  中国国旅国内旅游公司总经理 沈勇:旅游资源非常丰厚,不管是历史文化、民族风情、自然山水到特种旅游等等,可供提供的产品非常多,尤其是这些年来我们国家比较重视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像交通、住宿、用餐包括导游的规范服务等等,应该说都上升到了一个比较高的层面,可以这样说,我们国家作为一个旅游大国,它的市场会越来越广阔,服务会越来越规范,产品也会越来越丰富。

  2002年是国际生态旅游年,实现人与自然的合谐相处也是旅游发展的最高境界。久居都市的人们生活忙碌紧张,天高云淡、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对他们有巨大的吸引力,每到黄金周假期,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都愿意返朴归真,到大自然中寻找旅游的乐趣,越来越多的旅游企业也把保护生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作为旅游事业的核心内容。

  全国假日旅游办公室新闻发言人 张坚钟:许多优秀的旅游资源它集中在中西部,今年十一黄金周,西部旅游异常火爆,比如说新疆的天山天池、西藏的拉萨,包括银川,包括云南,那就更不用提了,西部确实它具有非常雄奇的景点景色,同时也有非常秀丽的景点景色,这也是中国旅游业下一步发展的一个重点,就是要开发大西北,开发中西部的旅游资源。

  今年的十一黄金周,显现了旅游多元化的本色,权威人士指出,这是中国旅游业高速发展的基础,将来所有与旅游相关的行业都会进入全球网络,游客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都能订房、订票、兑换货币、享受各种远程服务,这应当就是黄金周旅游假期未来的发展前景。

  据世界旅游组织的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国际旅游的第一大接待国,年接待国际旅游者将超过1亿3千万人次,届时中国还将成为世界第四大国际旅游的客源国,将有1亿中国人迈出国门,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的旅游市场将会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和成长空间,将来不仅要形成一个以中国、韩国、日本为中心的旅游观光区,还要把它打造为世界旅游舞台的核心地带。

  主持人:人们说是旅游搅热了黄金周的空气,虽然假期里供人们休闲活动的选择方式很多,但是旅游依然是人们最关注的一个方面,朱总,您认为旅游和黄金周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朱:国家旅游主管部门对黄金周提出的具体的概念和管理是在2000年的五一节,黄金周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是非常明显的,旅游市场的发展需要消费市场,消费市场的培育就需要消费者第一要有钱,第二要有闲,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消费观念上产生了很大的进步,旅游消费也越来越得到更多人们的接受,消费的一个重要条件也就是是否有闲,就是有时间,黄金周的出现无疑使广大消费者的这种热情充分地释放出来,黄金周的出现带来的是老百姓在消费观念上一个质的飞跃,人们不仅仅满足于物质上的消费,同时要求在精神消费上又通过旅游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对于需要时间来限定的这么一个消费领域,作为旅游业来讲,应该更感谢黄金周给它带来的这么一个拉动作用。

  主持人:樊先生,您认为黄金周对经济生活的拉动作用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樊:对经济生活的拉动应该首先体现在一个旅游产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这个联动性是非常强的,应该说黄金周首先是旅游部门提出的概念,但是它的发展的前提可能需要各个部门一个综合的合作,这就是说一个是人们有支付能力,有这个消费需求了,但是更重要的一个是我们国家的旅游部门和环境管理部门、城市建设、农村建设为这种消费需求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条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基础,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和前两年相比,再一个我觉得近年来说,一个在拉动内需上,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文化消费提到了一个明显的特征上,也就是说旅游的人数可能比前两年出行的规模减少了,但是消费额却是上升了,人们的心理节奏和休闲的节奏放慢了,我觉得这个可能和刚开始的黄金周的集团性消费,那种规模性突如其来的消费,和这种不但对自己的消费需求有所预测,而且对群体性的消费也有所预测,这两个取一个比较舒适的这种个人选择的空间加大了,和这种预测的条件良好,我觉得这是一个今年明显的变化。

  主持人:您认为黄金周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吗?

  樊:这个我一直是这样认为,因为这个从人的消费层次来看,刚开始满足的吃、穿这个方面应该说消费弹性比较小,就是说这些替代弹性很小,但是到了高层次的消费,比如说旅游消费,人们选择的替代层次非常大,而且这也可以说是我们国家由小康走向富裕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我们知道在英国社会,在早期在发展的初期,可能是以人们的耐用消费品,然后到工业化时期是以人们有没有汽车作为你的生活档次的消费,但是再发展到一个程度,就是以你旅游的程度,你一年旅游几次,到过哪些城市,你是否进行过国外旅游,以这些作为消费品,我觉得在我们国家旅游作为生活档次的标志,也在逐渐地显现出来,但是在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人们会把这种消费的需求会比较,自我选择和这种高峰会互补,会避免出现那种高峰时期出去以后,服务质量、服务规模、服务承载能力冲突的情况,所以我觉得从今年来看,它逐渐由高峰时期进入了一个平稳的常规性的发展时期,应该说这是我们国家社会进步,由一种奢侈性的享受进入一种常规性的享受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

  主持人:十一黄金周刚刚过去,今年旅游市场看起来好像比较平静,朱总,今年十一黄金周中国公民的旅游大致是一个什么样的情景?

  朱:今年黄金周比较往年来讲说不上火爆,应该相对来说显得比较平稳,特别是对出境游市场来讲,没有什么明显的增长,主要的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个是中国的消费者变得越来越成熟了,另外从旅游的角度来讲,人们从一开始旅游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更多的消费者可能选择了避开黄金周旅游,从另一个角度来讲,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以及带薪休假制度的逐步建立,更多的人特别是上班一族,选择了避开黄金周旅游这么一个特征,同时更多地老年人市场或者说离退休市场,很少在黄金周其间出国旅游,另一个特征就是今年由于世界杯因素的影响,很多人已经提前去了韩国,对于韩国市场来讲,历来是出境游人数的大国,由于世界杯的综合症,引起了今年十一去韩国旅游的人数显得降低,第三个特点就是说缺乏新的有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国内游这个角度来讲,更多的人可能选择了要不就是就近,用汽车这种形式在周边游,同时在西部旅游以及西北、西南的像云南,还有像西藏这些旅游也纷纷地变得非常热门。

  主持人:樊先生,您怎么看待这些年来黄金周的变化?透过这些变化能看到中国人在生活方面哪些变化吗?

  樊:首先是人们收入的增长,人们收入增长以后,有了这种文化休闲消费的需求,然后才能带动旅游事业的发展,但是我觉得这个并不是最主要的,因为人们这种消费需求应该说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但是最根本的变化,我觉得是我们国家的旅游部门和我们国家的行政管理部门,我们国家的城市管理部门,我们国家的交通管理部门,有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这个就是说我们的公共政策的制定,我们公共产品的服务,提供的变得更有弹性了,这个是个非常重要的变化,比如说以前我们就关注哪些人到我们这来,现在我们一些旅游景点能够注意到我们有多少承载量,而哪些承载量是比较合适的,这个和单纯的那种像救灾那样满足床位那样的概念,而去追求人民群众的一种舒适度的概念,就不是一个概念了,也就是说更针对于消费者的口味,我们的承载率可能并不是100%是效益最佳,而可能70%、80%,旅客感觉到舒适度最好,这个时候消费情况最佳,所以我感觉到今年有个明显特点就是出境旅游的人数比前两年下降了,但是旅游的收益比前两年有了明显上升了。

  主持人: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樊:这就是人们他的心情舒畅了,他的消费能力就逐渐地开始释放了。

  主持人:我们的记者在采访的时候发现,中国近年来的出境游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中国的游客已经成为世界旅游舞台上的重要力量,而且出境游也火爆起来,您认为火爆的程度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朱:从旅行社的角度来讲,为中国公民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平台,消费者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权、知情权,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旅行社出游,从另一个点上来讲,随着开放目的地国家不断地增加,越来越多的游客会在选择余地上有了更多的充分的选择点,随着更多的国家加入开放目的地国家的名单,我想中国公民旅游的趋势会呈现一种非常好的良性的循环发展的这么一个态势。中国公民出行的问题上手续的减化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比如说在上海,现在中国公民要领取护照的话,直接凭身份证就可以做到了,而不用像以前一样,通过各种盖章,各种程序,最后达到出国的目的。

  主持人:旅游之前多长时间就需要提供这些证件?

  朱:减化手续以后,提前40天左右就完全可以做到。

  主持人:也有人对黄金周旅游提出质疑,因为人数众多的活动会给各方面带来巨大压力,而且服务质量也很难保证,应该怎么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呢?

  樊:如果单纯从旅游部门、从交通部门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但是从作为十一这种亲情的私人小群体的这种聚会形式来说,应该说集中放假有它无可替代的优越性,也就是说如果从交通意义上的分流,我们平常可以不特殊规定,他就完全可以做到,但是如果作为家庭的团聚,作为小私人群体的一个相对比较长时间的有活动安排的出行时间的团聚,我觉得集中放假还是有它不可替代的作用的,在这个意义上我觉得人们会不断进行自己的选择,最终的选择这两年应该说把自己的选择和群体的选择放在一个相互比较的程度上,应该说这个会找到一个比较佳的平衡点,所以我不觉得好像分开放假、取消黄金周会分流这部分,我觉得黄金周作为一个群体团聚有它不可替代的意义。更重要的我们不要单纯把黄金周上的聚会看作一种旅行、出行,可能更重要的它有文化消费的内涵,它的心理休闲的那种内涵,和平常工作节奏形成一种对照的内涵,我觉得非常重要,我们会发现在这个黄金周有一种很有趣的现象,就是说平常有机会出行的人,可能在黄金周更多地选择在家里,而平常那些工作比较集中于就地工作的人,更喜欢出行,这反映了人们对黄金周恰恰形成了一种和自己工作那种节奏形成一种背反,形成一种调剂,我觉得这个方式应该是说从将来它会形成一个比较平缓的、舒适的、而避开高峰期的选择,这样的话我觉得从中国的各个阶层来说也是比较适合的,讨论已经有这样的观点,讨论黄金周,说钱多的人出去,钱少的人在家,干活的人挣三倍的工资,我觉得这种方式应该说对中国还是比较合适的。各就各位,自己找到自己比较合适的支出方式、消费方式,这个我觉得各个阶层都达到满意度,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一个基础。

  主持人:现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可以说国外的大旅行社要进入中国的旅游市场,中国的旅游业也面临着巨大的竞争,但是中国的旅游市场也有巨大的潜力,您认为我们应该怎么样来打造自己的旅游精品品牌呢?

  朱:中国的旅游业应该说它的发展是从入境游起家的,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家,国旅总社来讲,跟其他的中国旅行社一样,是以入境游为主的,这是由于我们国家的性质决定的,首先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另外我国又是一个旅游资源大国,我们有5000年的文明,有众多的历史文化遗产,另外还有一些非常丰富的旅游名胜,出境游上面在产品上,在自己独特的服务方式上,作出了很多的尝试,比如说我们针对老年人的像夕阳红系列,以及我们海底婚礼的浪漫游,以及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还有就是我们提出的像港澳专列,另外还有一些比较标新立异的产品,应该说在广大消费者当中建立起来了一个非常好的形象,针对下一步的发展,我们同时也建立了自己新的品牌,今年随着国家旅游局开放的528家(旅行社),在大家都要集中在价格竞争的同时,我们已经建立起自己出境游的一个新的品牌,叫环球行,针对这个环球行的品牌,我们围绕个性化的服务,在产品的质量上,在产品的特色上,率先与国际接轨,建立了统一销售,统一运作,统一市场,这么一个新的管理模式,应该说环球行的推行,为国旅总社出境游下一步的发展奠定了一个比较好的基础。

  主持人:樊先生,旅游休闲作为家庭生活的重要活动,中国的家庭和世界上发达国家家庭相比,在旅游的支出和活动内容上具体有哪些差异呢?

  樊:这是个很重要的我觉得对所到地的适应方式问题,刚才我们提到了一个是个人支付能力,再一个由政府、由社会提供了一个公共产品的生产能够使你消费,这是一个方面,再一个我觉得旅游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要注意自己,所谓旅游是脱离了原来自己生活的社区,进入了一个新的陌生的环境,这个有跨民族的,跨国家的,也有跨地区的,所以我觉得到了新的地方以后,熟悉新的规则,更好了解社会,这个可能是中国旅游事业发展未来要急剧加强改进的一个内容,如果你到了别的地方,还把自己原来社会的那些习俗作为一个普实性的规则,在新的社会中不注意,可能会对新的环境造成一种不适应,这个我觉得在旅游中也逐渐地反映出来,在这个意义上,我觉得旅游可能更重要的发展,使每个人不断地为自己的发展探求新的机会,所以我们看到现在的旅游可能不单纯是以消闲为目的的旅游,而是有很多前期的社会流动本身已经作为铺垫了,比如说跨区域的就业,比如说跨区域的留学,还有跨区域的求职,包括中小学生我感觉在北京,这种中学生出国研习的这个内容已经成为一些重点中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在这个意义上,旅游不是单纯就旅游而做的,而是旅游要有很多前期的东西作为铺垫,可能要发展旅游事业对中国来说,对于不是自己这个部落的,不是这个社区的外来民众,要承认它的一种流动的合法性,在你这个地方居住的合法性,同时也要加强教育,我觉得这个方面对中国的旅游事业发展应该说比较需要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这也可能是在由原来的不开放的社会,进入到一个逐渐开放的社会,由原来只注意习俗,而注意不同地区的规则,这个我觉得对于中国发展来说,可能要和世界旅游强国相比,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要有一个开放的眼界,不单纯要看自己有什么优势,而且更重要的要看哪些人是自己潜在的客户,这些客户具有什么样的欣赏习惯,他如果有这个欣赏习惯,现在此时此刻是否有这种心情,他这种心情适合于什么样的节奏,我觉得这个方面应该说今年比前两年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仍然是以后的一个发展方向。前几年可能各个地方都着重于推销自己,今年我觉得这个推销的范围、推销的声势比以前要小,但是工作做得比较细,而服务质量比较高,我觉得从今年开始这个是一个明显的新的起点。

  主持人: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旅游大国了,您认为它距离世界旅游强国的距离还有多远?

  樊:从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上我们有很大的优势,但我觉得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式,可能是如果我们未来的决策方向选择有所偏差的话,会对我们这个方面可能造成一个比较大的伤害,比如现在的一些人文景观缺乏内涵的,缺乏和整体自然协调的,缺乏和人文环境协调的这种建设,我们可以称之为破坏性的建设,可能对我们的危害我觉得比较大,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能够从民族、从区域、它的整个历史发展来看,放在世界人文资源中去比较,我觉得从这个方向兼顾,可能不需要动用那么大的财力和物力,只要需要我们整体规划,有长远的眼光,同时注重消费者不同的欣赏偏好,这样的话,我觉得这个方向来说,会使我们尽早地进入世界旅游大国的行列。

  朱:客观上来讲,作为入境游我们实际已经成为了旅游的一个目的地大国,作为出境游来讲,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应该说现在沿海城市以及中国的各大城市,实际上它的人均GDP已经接近或者超过了5000美元,在这种市场的环境下,一个非常大的潜在的消费市场已经冒出来了,这种情况下,我想中国出境游的市场在世界旅游当中的一个地位应该说绝对是不容忽视的,另外我们坚信,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地向前推进,以及人民生活水平加速的提高,中国的出境游旅游在世界市场上的地位,应该说会与日俱增。

  主持人:赵俐婷 责任编辑:索链 导播:滕双双 字幕:宁小鸿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