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指南 |  新闻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体育频道 |  生活频道 |  国家地理 |  西部频道 |  广告频道

本期内容     往期查询         



第四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圆满闭幕——中国成功打造又一国际艺术交流舞台


  主持人: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中国报道》。12月1日,随着世界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多明戈典雅浪漫的嗓音再次在上海响起,第四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圆满地拉上了帷幕。本届国际艺术节历时一个月,来自各国的艺术团体纷纷带来了极具民族性的高水平节目,丰富多彩的舞台艺术演出、大型民众狂欢活动、国际演出交易会等不同形态的文化活动在整个11月份里天天轮番上演。有海外媒体评价说,这是一场具有国际水准的艺术盛宴,它的成功举办再一次验证了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品牌魅力。围绕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问题,我们在上海对文化部的孙家正部长进行了专访,首先请看记者发回的相关报道。

  12月1日,第四届上海国际艺术节闭幕当晚,上海大舞台剧场内座无虚席,作为闭幕演出,著名歌唱家多明戈本次演出选择的曲目是古典音乐中相对流行的部分,并且他还邀请了两位女高音歌唱家助阵,多明戈在演出前告诉观众,别把这场演出当成是正襟危坐的经典音乐会,我希望带给大家一个轻松、快乐、有人情味的晚上。

  经过四年来不断地完善和发展,由中国文化部主办、上海市市政府协办的国际艺术节,无论是在节目结构上,还是在组织安排方面都已日臻成熟,成为中国大型艺术活动中的一个品牌。本届艺术节中共有来自世界五大洲23个国家和地区的51台优秀剧目和节目相继亮相,在109场演出中,七台节目的售票率达到了100%,而上座率达到90%以上的有18台剧目,剧场观众超过25万人次,再加上46场广场演出,本届上海国际艺术节总体观众近百万人,并且形成了一个初具规模的演出市场,国内外艺术团体都对在艺术节上表演表示了浓厚的兴趣。

  中央芭蕾舞团团长 赵汝蘅:我们这个新的节目刚刚上演了四场在北京,就被选到这来,我们到国际上的艺术节也是,他们经常选择有创意的节目,或者新节目介绍给观众,透过艺术节很多的演出商来看这些个节目,然后把它带到市场,甚至国际市场,所以我觉得艺术节是一个好像很好的(艺术)商品交换的一个机会,那么我觉得多参加艺术节,对于剧团的成长来说是非常有好处的,因为我们也是刚刚从新加坡回来,我们也参加过香港的艺术节,所以我们想还有一点发言权。

  在纵观整个11月份的艺术节活动中,除包括了9项艺术精品展览外,还举办了大型的演出交易会,共有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多家演出商、300余人参加了本届艺术节举办的演出交易会,其中正式签约和以各种形式达成合作意向的演出项目共有82项,为了更好地组织和管理,上海国际艺术节成立了专门常设的经营机构。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总裁 陈圣来:作为一个艺术节,专门成立一个机构来运作这个艺术节,我觉得全国还不多,不管是艺术节,其他的类似办的节庆活动,专门成立一个长设机构来操纵这样一个节,据我所知不太多,既然是作为国家性的艺术节,政府要推动,但是社会方方面面要给它支持,同时又要形成一定的市场运作的机制,因为文化的产业它本身的运作,它需要经济的支撑,所以过去我们光靠国家的输血,我认为不是长久之计,它要形成自我良性循环的造血机能,不断地为它整个今后的发展增加它的后劲。

  作为承办地,上海市政府把国际艺术节当作文化产业的主导品牌来经营,为了打造一个具国际水准的、荟萃各国文化艺术的舞台,上海市政府提出,在保存自我文化形态的同时,兼容并蓄,海纳百川,与世界文化产生一种合作与竞争并存,契合与碰撞同在的新形态。

  记者:历时一个月的上海国际艺术节,现在已经成为当前中国最大的演出地之一,为了保持自身的生机和活力,在今年的节目构成中,在保证经典剧目的前提下,更加注重了原创剧目的首演和探索类节目的比重。这样在给观众提供不同层面艺术作品的同时,也更加促进了国际间的文化交流。

  本届上海国际艺术节是历届之中兼容性最广的艺术节,不但应邀表演的艺术团体来自世界各国,在节目形式上也是舞剧、歌剧、交响乐、室内乐、声乐、戏曲、话剧等应有尽有,更加可喜的是,参演的剧目中对经典剧作的改编和推出,中国唯一的国家级芭蕾舞团——中央芭蕾舞团上演的剧目《泪泉》就是继60年代后再次精心编排和创作的西方版本。

  中央芭蕾舞团舞剧“泪泉”女主演 张剑:当然我们觉得特别高兴也特别幸运能被艺术节邀请,而且我觉得我们这是一个非常好看的戏,我觉得所有的观众都会喜欢。

  “泪泉”在上海艺术节闭幕式上的演出,得到了全场观众持续而热烈的掌声,一位专门穿着中国传统服装前来观看演出的学者这样评价:

  外国观众:艺术节承载着宣传艺术、体现城市文化水平,促进国际艺术交流等许多社会功能,在四年的不断实践中,上海国际艺术节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国际艺术舞台。

  在艺术节期间,匈牙利、德国等国的文化艺术界高层人士纷纷来信来电,对本届艺术节的圆满成功表示祝贺,他们说我们坚信这次盛大的艺术节必将很快地被世界公认为全球最大和最有影响的文化艺术活动之一,我们要说你们以最大的努力展现了你们这座城市,展现了你们的文化遗产,也展现了你们的艺术节。

  记者:作为本届国际艺术节的两场压轴大戏,中央芭蕾舞团的《泪泉》是由俄罗斯作曲家作曲,美国芭蕾舞导演指导的,而著名歌唱家多明戈的演唱中,一曲中国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也激起了现场观众的强烈反响,在上海国际艺术节的聚拢下,各民族文化交相辉映,文化交流对于增进各国友谊,促进国家关系发展的作用正在进一步的强化和突出。《中国报道》记者田超颖上海报道。

  主持人:孙部长您好,我们首先要感谢您接受我们《中国报道》栏目的采访。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已经成功地举办了四届了,在这四年的发展过程中,上海国际艺术节已经成为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和平台了,您认为在国际文化交流和交往当中,举办这样的艺术节,能起到哪些重要的作用?

  孙:首先我觉得对外文化交流对于我们全面的贯彻改革开放这样一个方针是非常重要的,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当中也谈到这一点,将继续地扩大民间的交往,扩大对外文化交流,通过扩大对外文化交流来增进中国人民与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来促进国家关系的发展,所以对外文化交流可以说是我们贯彻全面的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的方面,而且举办大型的国际艺术节,在对外文化交流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是一个多边的文化艺术的交流活动,像上海国际艺术节、北京国际音乐节还有相约北京,这一系列的活动,这个活动的作用在对外文化交流当中主要我看是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首先我们构筑这样一个舞台,来向世界、向各国的文化界的人士、艺术家、旅游者,来展示中华民族的优秀的文化艺术,是这么一个大的舞台,第二个方面它可以说也是一个窗口,是中国人民通过国际艺术节来了解、来借鉴世界各国的优秀的文化艺术,因为中国对外开放我们要引进各个国家优秀的文化艺术,这种引进一个它必须是质优,选择好的引进,第二个它是均衡引进,就是我们不是仅仅引进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而是全方位地引进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因此国际艺术节就可以很好地可以贯彻这样一个方针,把各个国家的有民族特色的、优秀的艺术品种、艺术的剧目吸引到中国来,所以它是个很好的了解世界的窗口。第三它实际上也是一个文化艺术的一个大的交易会,所以这次来参加艺术节的国内的除了艺术家之外,还有很多的演出商、演出经营部门,包括国外的大的演出经济人公司,都到中国来,他来看节目,这样可以推进文化艺术产品的交易,通过交易的渠道,来促进文化的交流,所以我觉得它也是个窗口,也是个舞台,同时也是个交易的市场。

  主持人:举办上海国际文化艺术节,对活跃文艺创作和文化创作方面,能起到哪些作用?

  孙:文化艺术的演出以及流通营销,它反映过来对文化艺术的创作是产生一种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的,因为整个可以把文艺创作的结果和文艺创作的成品及作品,在一个国际和国内的两大市场上展示出来,从艺术借鉴上来讲,国际性的这些各个国家的作品在一起,能够不断地在同一时间进行演出、展示、比较,这样就互相可以借鉴、互相可以激发起艺术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我想举办国际艺术活动,对于活跃创作、促进繁荣,无疑是有很积极的作用。

  主持人:孙部长,正像您刚才所说的,举办这样的艺术节活动,可以加强各国之间人民的友谊,推进各国之间关系的发展,而且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那在进一步扩大对外文化交流方面,文化部将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呢?

  孙:中国政府历来很重视通过对外文化交流这样一个渠道,来让世界了解中国,同时也使中国人更多了解世界,因此政府也是对这方面抱着积极推进的方针的,大致我看现在采取的这样的多种的办法来推进扩大和对外文化交流,一个是我们要有意识地、全面地把中国悠久的文化介绍到世界,使世界各国人民能了解中国的历史,中国的文化,全方位的了解中国,第二点我们要更加注重向世界介绍当代的中国,人人都知道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但是当代中国人他在做些什么呢?想些什么呢?当代中国人他对世界的期望是什么呢?这些外国人是很想了解的,第三点我们就使对外文化交流的渠道能够不断拓宽,除了政府举办的一些政府之间的文化交流以外,要大量地动员和依靠民间团体,各种的文化团体、文化协会、艺术家组织,还有地方的友好城市之间的,也就是更多的是民间的渠道了,官民并举、多渠道,还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一些文化企业,一些演出经营的机构,这样子它可以通过商业的渠道,通过市场把中国的文化介绍到国外去,另外我们正在逐步在国外建立文化中心,除了经常地举办一些活动以外,我们比较能够有一个常年不断地在重要国家和重要地区建立文化中心,通过文化交流、通过汉语教学这种方式,向国外来介绍中国文化。

  主持人:在上海艺术节这四年的举办过程中,无论是从结构还是内容上都有一定的创新,比如说像今年把澳大利亚文化周就引入了国际艺术节当中,现在看来效果还不错,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文化创新对文化事业的发展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孙:文化创新一个首先本身文化艺术可以说创新是它的灵魂,如果是完全是不创新那就是抄袭,只能因循守旧,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当中把文化创新作为一个体系,很重要的方面加以强调,对文化艺术界确确实实是很符合他们的愿望的,他们从中受到了很大的鼓舞,从宏观上来讲,文化创新它大致包括几个方面,一个方面就是关于文化观念的创新,也就是说理论,理论要创新,第二个文化的体制和机制要创新,就是说我们文化的管理体制、文化运作的机制,过去我们长期在计划经济下面,经常是政府拿钱,文艺单位生产文艺作品,然后给人民演出,有的甚至是无偿的,这当然也需要,公益性的文化也需要,但是我们要想在当今社会把文化艺术繁荣起来,它的体制必须要跟上时代,跟上时代一个它根据我们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这种特点和要求,文化艺术的自身的规律,同时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第三个就是说我们文化艺术创作的手段也要创新。

  主持人:据我们了解,在这次艺术节上原创剧作占了很大的一部分,是不是在未来邀请国外文艺团体到中国演出的时候,原创剧目会作为考虑的内容之一呢?

  孙:是的,是的,当然也有一些通过历史沉淀,经过历史的检验和群众检验的一些经典剧目,它会持久不衰地受到大家的欢迎,我们仍然会给予一定的重视,继续地重视,但是我们更加重视原创,因为原创最能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乃至一个作家他最新的他那种意识,他对社会对生活的理解,所以原创剧目不仅是在文化交流当中,在国内的文化艺术工作当中我们把它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我们文化艺术工作者考虑的问题,就是要为人民群众奉献一些比较更体现民族特色,更能够体现当代时代精神的这种原创的新的作品。

  主持人:您刚才谈到了扶持公益文化事业,那在扶持公益文化事业方面,文化部门有些什么具体的措施?

  孙:公益文化当然是这样的,有一个叫公益性的文化公益事业,还有文化产业,如果要分类大致也可以相应地将它粗分一下,因为从我们国家的性质来说,从党的这样一个宗旨来说,它是要全心全意为老百姓谋利益,谋利益包括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所以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更优质的文化服务,始终是作为我们政府和政府文化部门自己的天职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责任,支持它们。主要就是现在要全面落实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有几个重点方面的扶持,一个首先要重点扶持和支持国家重点文化项目、文艺的团体,使它们能够生产更多的既有民族特色,又有强烈的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工作,第二个我们要扶持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公共性的文化设施的建设,像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站,它是为大多数人共同服务的,第三就是在文化的发展过程当中,要特别重视广大的农村、西部地区特别是一些贫困地区的文化的发展。

  主持人:对老少边穷和西部地区在文化扶持方面有没有什么倾斜政策呢?

  孙:国家每年要拿出一笔钱,支持西部地区的图书馆、博物馆的建设、文化馆站的建设,还有我们叫万里边境的文化长廊,就是周边地区建设一些文化的设施,国家每年都拨出专项经费,专项经费都在成倍地增加支持,各级政府也拿出一些钱,来支持部文化的一些地区的建设,因为西部地区是我们文化资源十分丰厚的一个地区,他们历史很悠久,而且现在势头发展的也是不错的。

  主持人:另外国家还提倡扶持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重大项目和艺术院团,在这方面有没有什么具体的措施呢?

  孙:重大的文化项目它包括的面很多了,包括一些重点剧目的生产,重点剧目的生产,最近几年国家支持的力度在不断地加大,从今年开始我们还专门设立了叫国家精品工程,每年拿出大概4000万,准备五年拿出2个亿,来支持一些体现民族特色、代表国家水平的一些重点剧目,这些重点剧目不能由我们的文化部门、政府部门来定是哪个项目,这些剧目首先要文化艺术工作自己申报,申报上来以后逐级地进行评选,并且要看它在市场上受欢迎的程度,进行深度地加工,五年大概要用2个亿,每年4000万,实际上通过这个来带动各级都抓一些(工作),每个省它有它自己的一些项目和它的重点的院团,逐步建立一种优秀作品生产的基地。

  主持人:上海国际艺术节通过市场化运作,无论是在规模还是在国际上的影响,一年比一年好,而且越来越大,那么它的成功经验对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有哪些启示呢?

  孙:我觉得一个最重要的启示我认为文化艺术我们讲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文化产品它作为一种生产,它需要资金,要投入产出,它有经济效益问题,我们贯彻文化方针就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要尽量争取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就国际艺术节给我们很大的启示,就是你要取得社会效益,要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最根本的在于作品本身,作品的质量要好,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以及群众的欢迎的程度,这种程度越高,它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越好,好的作品看的人越多,社会效益越大,经济收入也越高,这种两个效益的统一,我觉得很重要的是通过市场统一的,在市场的运作当中,好的作品它受到欢迎,它的社会效益就大,它的经济效益相应地就高,这是一个很大的启示,第二个启示就是除了根本的问题是作品好以外,运作的机制一定要有个好的机制,有个好的机制很大程度上文化艺术它可以借鉴其他产品的、一般性的产品的运作的经验,它是个特殊的产品,它要遵守精神产品一些特殊的要求,同时它有一般产品的特性,它在市场上怎么运作,因此发展文化产业,大力地发展文化产业,通过文化产业的运作,使文化创作的积极性得到提高,同时通过市场地运作,使好的文化产品能够不断地为广大群众所接受,它不断地在市场上占有它的份额提高,好的作品不仅在国内市场上它能够占有很好的份额,它而且可以走出国门,到国外市场上去,这种运作好了以后,它经济上的回报、经济效益就高了,经济效益高了以后,反过头来它可以支持新的作品的生产和创作,我觉得就是它的产业的运作,这种好的体制和机制这也是艺术节给我们很大的启发,发展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事业,需要有这么一个好的、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机制。

  主持人:据我们了解,这次上海国际艺术节政府并没有投入太大的资金,是这样吧?

  孙:你要从资金来说,上海市政府确实是没有很多的投入,但是应该说首先要肯定,就是国际艺术节是得到上海市人民政府大力的支持的,因为它有大量的组织工作、管理工作,这都体现了政府对它的支持,给它构筑了很广阔的这种活动的空间,这样一个舞台,另外上海经济社会事业地各方面的发展,它也有一个文化艺术节提供了一个很宏观的良好的这种氛围和环境,包括各方面的城市的设施、服务设施,对国外公众的吸引,这应该说都是政府对它的支持,但是对具体的艺术节的项目,上海市政府放手的让他们运用市场经济的机制,所以它很好的剧目都是通过演出公司,双向选择,有很多都是分头地用演出公司、经济公司的办法来操作的,这样操作了以后,不仅仅是节省了政府的投入,更重要的是这样一种运作更贴近群众。

  主持人:中国正在加强建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事业,在这方面取得了哪些成绩?

  孙:首先我刚才讲就是政府加大了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和支持,同时现在正在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改革大致是这么几个方面,一个就是我们在加快政府管理部门职能的转变,政府不要过多地干预文化企业和文化事业单位的一些具体的工作,还是它依法管理,掌握大的一个方向,引导坚持先进文化的方向,依法管理以外,更多的把自主权交给文化企事业单位,这是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第二个正在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文化企事业要发展,必须进行结构调整,现在有些这几年发展很快的,但是现在看来总体上贴近老百姓的,老百姓能够花得起钱的这些文化产业的发展还是应该扶持的,就是价廉物美的文化活动和文化产品,大众型的文化消费,就在产业结构调整当中我们要很好地发展的。另外真正是民族的和符合体现时代精神的这些文化的生产、艺术的生产是可以给予支持的,第三个我们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加快演出展览中介机构的这样一个集团或者说一些企业的发展,就是说有好产品要有人会运作,像你演出公司、展览公司,包括一些演员、经纪人公司,下一步都会得到进一步发展,使它的流通搞好,通过流通来促进艺术的生产。第四个要加快就是进行文化企业、文化团体内部的改革要加快。

  主持人:孙部长,感谢您就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和中国文化事业方面的问题接受我们的采访,谢谢您。观众朋友,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结束了,感谢您的收看,明天同一时间再见。

  主持人:赵俐婷 责任编辑:田超颖 导播:滕双双 字幕:宁小鸿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