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指南 |  新闻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体育频道 |  生活频道 |  国家地理 |  西部频道 |  广告频道

本期内容     往期查询         



谁来管管外来物种入侵


  主持人:观众朋友您好,欢迎收看《中国报道》。在人类跨地区活动越来越便捷的今天,其他生命物种也越来越多地从自己的领域扩散到陌生的环境,在中国的历史上蕃茄、玉米等物种的引进,被认为是外来物种引进的成功范例,但同时一种叫食人鲳的南美鱼种在中国遭到查没,也再次让人意识到外来物种可怕的一面,有资料显示,被列为世界濒危物种名单的植物园中,有35%到46%是部分或者全部地受到外来物种入侵的影响,查没食人鲳结束了一个南美鱼种的中国之行,开始了一场关于预防生物入侵的全面大讨论,到底什么样的外来物种能构成入侵,谁又该对生物入侵负责,就此话题今天我们演播室请来了两位嘉宾,一位是中国科学院生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中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蒋志刚博士,您好;另外一位是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王印证博士,欢迎两位到我们的演播室接受采访。首先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前不久发生的食人鲳风波。

  第一部分:

  几个月前,广西南宁一家水族馆将两年前引进的一批食人鲳,作为一个表演项目正式推出,引起了当地有关部门的警觉,这种鱼体型虽小,却性情残暴,攻击性强,即使是在它的原产地南美也被认为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生物。人称"水中狼族"。有专家认为,广西自然环境与南美类似,食人鲳来到新的环境,没有了天敌,一旦流入自然水域,可能会大量地“屠杀”水中其他的鱼类,形成优势物种,破坏生态平衡,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这一观点得到了广泛认同,一时间食人鲳事件成了舆论的焦点,并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2002年12月24日,农业部渔业局发出《关于查处食人鲳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全面围剿食人鲳。2002年12月27日,国家质检总局也向各直属检验检疫局发出通知,严防食人鲳等有害生物的传入。北京、上海、广东、广西、陕西、重庆等地都对食人鲳进行全面清查处理。

  主持人:许多人对食人鲳事件就发出疑问,既然是为了防止食人鲳流入自然水体,大量繁殖,只要禁止商业行为就能达到目的,为什么还要对食人鲳赶尽杀绝?像一些科普单位可以限量地留用,只要对它们加强管理就可以了,不是这样吗?

  蒋:你说的对,对食人鲳来说,我们完全没有必要赶尽杀绝,因为对于科学普及、对于科学研究,我们可以留下来少量的活体,像在水族馆或者一些科研机构可以留少量的活体,因为毕竟人们还是有认识它的价值,有科学的价值,但对普通老百姓来说,就完全没有必要养它了。

  主持人:其实在中国外来物种造成的危害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就像在这之前,还有像外来物种水葫芦、飞机草等等,已经见诸媒体了,但是外来物种入侵这个名词使用频率最高,还是在食人鲳事件发生以后,这是不是可以说,人们对外来物种入侵的预防意识已经非常地加强了呢?

  蒋:对,这的确是个很好的现象,表示广大公众对于科学、对国家的生态安全非常感兴趣,但是对外来物种入侵这个概念,要正确地定义,一个是什么是外来物种,外来物种指的是一个生态系统以外的物种进入这个生态系统,就是外来物种,是以生态系统为边界。另外入侵是个主动的过程,就是一个物种它有密度高的地方,向密度低的地方扩散的过程叫作入侵,或者从原来生长的地方到一个新的地方,这叫入侵,但是很多外来物种并不是主动入侵的,像食人鲳一样,它是人带进来的,有时候是人有意引进来的,好比我把食人鲳从南美买到中国,为挣钱,所以就把它带进来了,还有一个是无意的,无意带进来的,好比说有时候我们都有这种感觉,比如说你到国外去旅行,特别是你到了郊外,或者是到了森林里面,回来以后,你的鞋上面带了些草籽,草籽你可能不注意就带到中国来了,那些草籽很可能就是外来物种,因为中国没有,一旦落到泥土里面,它就生长发芽,然后就形成种群,所以作为外来物种入侵要正确地定义。它指的只是外来物种主动进入一个生态系统的过程,叫外来物种入侵。

  主持人:其实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有好多物种都是境外引进来的,而且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可以说是密不可分,成为不可缺少的食品,像蕃茄、玉米、土豆等等,这就说明并不是所有的外来物种都是有害的,都是不好的。

  蒋:外来物种要正确地看待,它有两面性,有可能给我们带来很大的益处,就像我们刚才说的蕃茄、玉米、辣椒,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可能它会造成危害,像互叶大米草、紫径泽兰、水葫芦、像食人鲳,它都可能带来潜在的危害,所以它的危害主要是什么,就是它挤占了一个物种在原来生态系统里面的生态位。

  主持人:在中国境内目前已经发现并被确认的外来物种有多少种?

  王:按照前一段时间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整个有16个种。

  主持人:有害的这是?

  王:有害的,就是危险性比较强的外来入侵物种,有16个种,但是这个数量还是相当不完全的,还有许多还没有包括进去。

  蒋:应该说动物方面造成危害,我说的动物就是脊柱动物这一类,包括鸟、鱼、哺乳动物有数十种,加上昆虫或者是植物,就数以百计了,这是两个数量级的概念,准确的数字目前还没有统计出来。

  王:我们国家现在对这个基本资料掌握的还是相当地全。

  主持人:在中国的西南地区发现了多种外来入侵物种。我们先来看一下记者从云南发回的报道。

  第二部分:

  云南省自然生态环境多样,适合多种生物种类栖息、繁衍,也为一些有害的外来物种提供了温床。四、五十年代,云南南部临沧地区运输货物的马匹因为得了一种奇怪的哮喘病几乎死光。几经查证,才发现是因为马误食了一种有毒性的草,它的名字叫紫茎泽兰。更为可怕的是,这种草的生长速度极快,借助热带季风的传播,从缅甸等东南亚地区进入云南后,历经五十余年,紫茎泽兰已遍布云南、广西、贵州、四川等很多地区,而且还在以每年50公里的速度向北扩展,每到一地,就和当地植物争夺阳光和水分,其他的草不再生长,侵占宜林荒山,堵塞河渠,妨碍交通。牧草大量减产。一些名贵的中药材几乎绝迹。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昆明分部刘伦辉八十年代就开始研究这个不速之客,然而几十年过去了,至今没有找到办法可以有效地控制和消灭它。

  采访: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昆明分部研究员 刘伦辉:当时我们采取的办法一个就是化学防除,用化学农药去杀死紫茎泽兰,表面上看起来是杀得死,是有效的,但是在实际应用上,群众不太接受,不太可行,还做了一个就是生物防治,引进了泽兰食蝇,我们国家没有,就是用虫来治草,这个我们引进来以后它寄生率太低,现在引进了一二十年,泽兰食蝇并没发展起来。有人尝试利用这种植物做纤维板和杀虫剂。以利用促防除,终因各种原因搁置了。

  在云南另一种令人大伤脑筋的外来物种是一种叫水葫芦的水生植物,水葫芦又名凤眼莲,原产南美,一百年前被作为花卉引入中国,后逸为野生。水葫芦主要分布于河流、湖泊等水域,无性繁殖速度极快。近些年,水质富营养化导致了水葫芦疯长,使得滇池的大部分水生植物濒临灭绝。每年昆明市政府花在打捞水葫芦上的钱就不下百万。云南省曾做试验引入水葫芦在原产地的天敌象甲虫吃水葫芦,效果很好,但又害怕象甲虫成为新的外来入侵生物,这项试验未能深入下去。

  主持人:蒋先生,除了刚才我们片中看到的一些外来入侵物种之外,在中国造成危害的还有哪些?

  蒋:在我们中国造成危害的外来物种,一个是互叶大米草,这个当时引进来是为了除淤保滩,在海边除去淤积的泥沙,保护海滩,起这么一个作用,防止海浪把海堤给冲坏了,所以引进来一种植物,但是现在已经蔓延到很大的面积,而且把其他的植物给挤掉了,这是一个问题,而且危及到渔业生产,危及到红树林,像我们其他的,像紫径泽兰,在南方也造成很大的危害,另外在国内,有些鱼类的引种也造成了危害,像四大家鱼,鲢鱼、鲫鱼、草鱼引到云贵高原以后,把当地一些土著的鱼种给挤掉了,因为当时引种的时候,一方面是四大家鱼的作用,另一方面就是不小心把一些杂鱼,生活在别的地方的,比如生活在南方的一些小鱼,引到云贵高原以后,把当地小鱼的鱼籽都吃掉了,挤占了它的生态位,这样的例子很多,还有像松材苋虫,松材苋虫号称是松树的癌症,得了以后很难治愈,把松树给毁灭了

  主持人:有统计吗?现在造成松树有多大面积或者是多大的量?

  蒋:多大的量,现在可能是造成数以亿计。

  主持人:现在世界上有没有个黑名单?比如说这些断定已经明确了,它就是外来物种不要引进了,有吗?

  蒋:目前没有,好像没有。因为物种数目太多了,由于有些还处于入侵的初期,有些入侵不成功,有些虽然是外来物种,但是它离不开人类的照料,好比栽培、养植,离开人类的照料就死掉,像玉米就不会成为入侵物种,辣椒、蕃茄也不会,它必须要栽培,好比经过施肥、除草、杀虫才行,我们知道的一些外来入侵物种是什么,就是那些物种它能够进入这个生态系统,而且不需要人的照料,能够自己生长,而且繁殖很快,而且能够很快地把其他物种挤掉,这个物种叫作外来入侵物种。

  王:它已经规划??了,就像我们当地的野生物种一样,它在自然界随便分布了,实际上外来入侵物种之间也是有区别的,有些物种的入侵性是相当强的,有些入侵性并不是太强,最近我们搞了一个对比研究,有两个种,一个就是合贝苋??,有一个是藿叶指甲草??,合贝苋??是苋科的,贝类??植物苋科的,还有一个是藿叶指甲草,是贝类植物里面石竹科的,这两个种很有意思,都是70年代中期和70年代后期发现的,到现在藿叶指甲草主要就发现在庐山植物园,到现在我们其他地区还没有见到这个藿叶指甲草,在江西庐山周围还没有见到。

  主持人:它的危害是什么?

  王:很难说它有危害,只是它已经规划??了,就是已经在庐山见到了,它不是我们国家自然分布的种物,这是从外面入侵过来的,或者已经规划??的,但是好像这20多年它就原地不动似的,它没有很迅速地扩散,像有些外来种的扩散能力是相当强的,从我们最近研究来看,有许多外来入侵物种,主要是植物方面,可能要有15到20年的潜伏期,这个潜伏期之内,它可能要适应当地的生态条件,大概过了这个潜伏期以后,如果有扩散潜能的,它就会迅速地扩散,而且扩散速度相当地快,从我们这个点图,过了15年、20年,它的扩散速度相当快,你想最近我们看到,一个就是刚才说的藿叶指甲草??,这20多年,它大概是1974年第一份标本材料,到现在已经是有28年了,它几乎是原地不动,就在庐山,另外一个合贝苋,传播速度相当快,它是1979年在泰安采到第一份标本,它作为山东的特有种发表的,一个外来种作为特有种发表了,后来发现它是外来种,1979年到现在大概是23年时间,第一个是在泰安,标本在泰安看到,到现在已经扩散到山东全省境内,以及安徽的北部。

  主持人:它扩散出来以后造成危害了吗?

  王:现在还不是太清楚,现在只知道它的扩散速度是相当快的,而且速度是相当惊人的,现在我们北京郊区都有。

  主持人:王教授讲的是植物方面的,动物方面有什么例子没有?

  蒋:对动物来说,特别是哺乳动物来说,它的扩散速度与它的经济价值有关,我举两个例子,一个例子就是麝鼠霍家鼠,它是一种毛皮动物,它的皮可以做衣服,所以前苏联就从北美把它引到苏联,养在一些池塘、一些河流里面,野生动物就慢慢扩散,从密度高的地方,向中国境内扩内,向中国的东北、三江平原,向新疆这些地区,因为麝鼠它是毛皮动物,人们可以捕捉它,剥它的皮卖钱,所以它快速地就慢得多了,因为人们可以利用它,另外一个例子就是霍家鼠,在新疆原来是没有霍家鼠,就是小老鼠,在新疆没有,我们修了铁路,修到乌鲁木齐以后,霍家鼠就沿着铁路,跟着铁路跑,列车带进去,慢慢地带进去,它的扩散速度就非常快,而且现在向南疆扩散,向沙漠一带扩散,为什么?它没有利用价值,因为霍家鼠人们可以剥它的皮来卖钱,可能扩散速度要慢一些,它没有利用价值,再加上它繁殖能力非常强,所以它扩散的非常快。

  主持人:只要这些外来物种入侵了,控制它是很难的是吧?

  蒋:一般它成功地入侵,往往它繁殖能力非常强,它的采食能力、竞争能力都非常强的。

  主持人:食人鲳事件发生后,人们很自然地会问,既然这种鱼这么可怕,为什么没有把它挡在国门之外?那些给中国带来灾害的外来物种,都是怎么进来的呢?物种入进一般有两个途径,除了物种自然的扩散,就是人为的引进,撇开非法走私不说,任何外来物种及其产品要进入中国,都要经过中国检验检疫部门的严格检验,刚巧一批来自法国的鱼苗最近到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让我们跟随记者到那去看一看。

  第三部分:

  10箱2万尾法国大鲮鲆鱼苗作为种用繁殖将被引入山东省。经过各项审批,顺利通关,准备接受首都国际机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现场查验。为了加快通关速度,现场查验阶段一般比较简单。

  首都国际机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科长 王永卫:临床检查时包括核对数量,查验包装,看看它的成活情况,还有有没有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症状,口岸检验检疫临床检查做完以后,就运送到目的地,由内地的检验检疫部门再对其进行后期检疫工作。

  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动物检验检疫处副处长 王松:这批货物在通关之后,还要进行隔离,我们要求现在对大动物要求是隔离45天,对其它动物要求是隔离30天,在隔离期间我们对动物还要做进一步的临床检查,以及疫病的检查,有必要还要进行抽血检查,对动物产品我们要求在动物产品进境之后,要进入我们指定的生产加工企业和冷库,我们加强进境动物和动物产品的检验检疫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国外的动物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不进入我国,保护我们国家的农业、牧业、渔业的生产和人民的身体健康。

  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植物检验检疫处处长 种焱:进境植物检疫和动物检疫是相似的,主要是为了防止国外的危险性有害生物随进境植物传入我国,危害我国的农业生产,保护我国农业的健康安全。

  主持人:也就是说如果食人鲳从海关进入的话,根据现在的法律法规和部门的规章制度,食人鲳如果它本身并没有什么疫虫、也没有什么病虫害的话,那它是不是可以安全地过关?是不是这样?

  蒋:应该说是这样的,为什么就是我们目前的动物检疫法、植物检疫法、防疫法这类,都是看你进来的活体上面是不是携带着病源体,是不是可以导致疾病、导致传染病。

  主持人:如果食人鲳没有病虫害,没有疫情,它就可以安全合法地入境?

  蒋:对。

  主持人:如果一个外来物种已经进入国门了,有没有一些部门直接对它跟踪,进行监控,使它的危害减小?有这样吗?比如说发生任何问题,都有部门来对它负责?

  蒋:目前没有,比方说大家可能发像我们的城市里面,最近这几年草地多多了,而且草长的很好,这些草大部分都是外来的,都是北美引进来的草,对这些草引进来以后,没有人监控它,好像没人监控。它们就是外来物种。

  主持人:那现行的规章制度、法律法规也没有明确地规定吗?

  蒋:没有,如果能够采取一种登记的制度,什么时候进来了,引到哪个地方去了,如果你要监测的话,你可以有目的的进行监测,要不然的话你不知道到哪去了。而且引进来一段时间以后,你可以继续注视他们,好比说你再次转给谁了,转到什么地方去,应该有记录在册。

  主持人:也就是说一个外来物种能不能引进,应该有一个科研部门,或者是专门的部门进行搜集整理,列出一个名单,提交有关部门,现在有这样的部门吗?

  蒋:目前没有,像我们引进草籽的话,我们发现它能不能栽活,能不能长好,发现它是不是会造成危害,会不会成为杂草,没有人关心那一点。

  主持人:既然这样,我们是不是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有关外来物种的问题,中国的法律体系方面还是空白,可以这样说吗?

  王:几乎是空白。

  蒋:像国外注意到外来物种这个问题,也是最近一二十年的事,像在生物多样性公约里面,纳姆萨公约里面,关于捕鲸的公约里面,有关外来物种或者是人们捕鲸的时候、渔业生产的行为准则里面,都是最近一二十年才有相关的条款,我们国内对这个问题的立法目前还没有,只是在21世纪议程里面提出对外来物种的危害要有充分地认识,对物种引种的时候要进行评估,但这只是建议而已,我们还没有相应的法规。

  主持人:到目前为止,这些法律法规里头,涉及到外来物种入侵这样的条目有吗?

  蒋:现在我们国家的法律系统里面好像没有,像21世纪议程实际上是一个政府文件,我们现在目前活的动植物进出口,我们关注的就是它是不是携带着病源体,好比说像你刚才说的,是不是有苋虫,是不是有寄生虫,有没有致病的微生物、病源体,只是关心这方面,没有关心这个物种引进来以后还会大量繁殖,排挤其他生物,没有关心这个物种引进来以后,它是不是会向周围的环境里释放一些毒素、有害的化学物质,危害其他生物的生存,没有关心到这一点。

  主持人:到底缺少了哪一块使得食人鲳能够顺利进入中国?

  蒋:我们目前没有一个外来物种法或者叫物种法,我们应当有一部这样的法律,就是对濒危物种的保护,对资源物种的利用,对有害物种的防制,和外来物种的引入,对这种行为加以规范,一个是我们今天谈外来物种,一个外来物种引种应该走什么程序,首先是向哪个部门申请,然后什么样的机构进行登记,进行监测,最后看这个物种能不能成功地在中国的生态系统里面生存下来,它会不会扩散,这个过程我想应该引进一个物种,需要10年或者20年的监测过程,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为它的入侵危害不是一两年,不是一两天能表现出来的。

  王:上一次在国家环保总局提到这个建议了,我们对外来物种,我们引进外来物种要实行登记制度,你登记了以后,总知道是哪个物种已经引过来了,将来它如果入侵到自然系统的时候,我们知道它什么时候引过来的,至少这个信息我们清楚。再一个方面,从法律方面我们还要对有危害潜能的这些外来种,是要检测的,不能让它进入我们的生态系统,自然的生态系统,比如说一些物种它作为外来入侵物种,在我们的周边国家已经造成很大危害了,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以法律手段,把它拒之在国门之外。

  主持人:通过刚才两位谈话,也就是说要想制止外来物种的入侵和危害,还是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是这样的。感谢两位就外来物种的问题接受我们的采访,谢谢两位。食人鲳并不是第一个入侵中国的外来物种,也绝不会是最后一个,食人鲳事件算得上中国预防外来物种入侵的一个成功案例,要使紫径泽兰的悲剧永不再发生,靠少数从业人员的职业敏感是不行的,保护生态安全、预防生物入侵必须有法可依,我们的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有关部门正在为此努力,农业部渔业局正在起草一个水产苗种引进管理办法,国家环保总局联合中国科学院,前不久已经拟出一份重要外来入侵物种的名单,并提交了国务院审批。好,感谢观众收看今天的《中国报道》,明天同一时间我们再见。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