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中国报道》。由147名队员组成的第19次南极考察队,经过近万里的长途跋涉,于3月20日抵达上海,结束了为期120天的南极考察之行。与以往南极考察相比,此次考察除了常规科学考察项目外,还增添了不少新亮点,其中许多项目紧随国际南极科研主流,直接涉及全球变化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研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就相关问题,稍候我们还将在演播室采访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主任,曾赴南极和北极考察的曲探宙和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副主任杨惠根。首先请看记者十几天前随同"雪龙"号极地考察船一同靠港时发回的现场报道。
3月19日的上海,在连续几天的阴雨后,终于让人们感受到春天的温暖。这一天,中国第十九次南极考察队的全体人员乘坐"雪龙"号极地考察船驶入吴淞口,安全返回祖国。
记者:观众朋友,我现在所在的地方是上海吴淞口码头,"雪龙"船就停在距离这里不到20分钟航程的"吴淞口锚地"。由于要经过连检,"雪龙"船需要在锚地停留一天,真正靠港应该是在20号的早晨。一会我们将从这里乘坐交通艇,提前登上"雪龙"号,成为第一批迎接南极勇士归来的人。
3月19日上午 10 时30分,记者随同上海极地研究所和连检人员一同登上交通船。在船头记者发现了一箱箱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这引起记者极大的好奇。
中国极地研究所船舶管理处处长 汪海浪:南极这个地方条件很艰苦,而且时间长,蔬菜的保鲜很难保证,基本上出去十天半个月就没有绿叶菜了,基本上吃脱水菜和冷冻食品。新鲜的蔬菜很难吃到。我们队员回来的最大希望就是吃到绿叶菜。
20分钟后,交通艇终于靠近"雪龙"船这个庞然大物。在遥远、寒冷、寂寞的南极大陆渡过近四个月的考察队员们见到载着同事和朋友的小艇,立刻高兴地同艇上的人打起招呼来。5分钟后记者登上"雪龙"船。
2002年11月20日中国第十九次南极考察队乘坐"雪龙"号考察船离开上海,途经新西兰、克莱斯勒彻奇、穿越西风带到达长城站,完成长城站的后勤物资补给后,2003年1月17日到达中山站,2月21日,"雪龙"船离开南极,经过澳大利亚的夫利曼特回国,整个航次经历120天,行程23000多海里。
在往返南极的万里航程中,"雪龙"号要经过台风发生区、咆哮的西风带、气象万变的德雷克海峡,危险的冰山、浮冰区。可以说,航船几乎无时无刻不遇到这种或那种险情,稍有不慎就会有灭顶之灾。
2002年12月14日,"雪龙"船在穿越南纬45度-60度被称之为魔鬼西风带的必经之路时遭遇到强气旋。
雪龙船船长 袁绍宏:当时我们遇到的风速也就是30多米每秒,但是西风带的涌是非常大的,很长的时间,频率很高的机会,(雪龙船)的船头在波谷里边,船尾在波峰上面,整个船头全部扎到水里去,水全部(涌)入整个船体上面来,使船的浮力减小,船的上浮就非常缓慢,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稍有不周的话,就可能对(雪龙)船产生灾难性的后果。
据船长介绍,这是"雪龙"船10次穿越西风带以来遇到最大的涌浪。为此,雪龙船调整自己的航线,以每小时9海里的速度向南行驶3个纬度,从气旋的后部经过,然后南下,经过南极圈到达中山站。本次南极考察是历次执行"一船两站"任务中时间最短、现场科考任务最重的一次。
第十九次南极科考队领队 魏文良:我们有23项现场科考实施计划,后勤保障项目有六七项,总共近30项任务需要在这120天里完成,全体科学考察队员在南极这种特殊环境下,发扬这种爱国拼搏、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奉献的历史精神,可以说19次队的各项任务是圆满完成了。
在本次南极科考项目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埃默里冰架综合考察,这是我国新开辟的研究南极与全球变化的特殊项目,也是国际最前沿的科研课题。埃默里冰架是南极三大冰架之一,东南极冰盖近20%的冰量是通过埃默里冰架排泄入海的,它的变化直接关联着南极冰盖物质平衡过程及其对海平面变化的影响,同时又是南极冰盖发生变化最敏感的"指示器"。在目前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
第十九次南极考察埃默里冰架队队长 李院生:这次是我们国家第一次执行这样的任务,主要的成果有几项,第一条就是我们打钻打了301米,接近302米,301.9米,取得的冰芯的质量非常好,我们最主要的就是在301米的冰芯里面,我们把埃默里冰架中心地区从大陆来的冰层全部打穿了,取得了非常完整的大陆来的冰层和冰芯,还取了20米下面的海冰的冰芯,这个对整个了解埃默里冰架的结构是非常重要的。
与此同时,由地质、遥感、冰盖等方面的科学家组成的格罗夫山综合队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面积3200平方公里的格罗夫山地区是目前东南极极少数尚未有任何国家开展正规科学考察的地区之一。
第十九次南极考察格罗夫山考察队队长 琚宜太:这次格罗夫山考察是第三次综合考察,我们主要有四项工作任务,第一个是地质调查,第二个是地形图测绘,第三个是冰雪调查,第四项也是最重要的一项任务是陨石回收,我们主要完成回收了4448块陨石,南极陨石的特色就是比较小,我们这次陨石找的都比较大,最大的一块陨石是2500克左右,这些陨石除了普通球粒陨石,还有碳质球粒陨石,石铁陨石,还有一些从经验上看可能是比较特殊、比较珍贵的陨石,我想可能也会有来自大行星的陨石。
另外,此次新的大范围格罗夫山地形图的测制、地质调查、冰盖进退研究等工作也按计划圆满完成。3月20日上午10点,雪龙船停靠在上海民生港务局码头。第十九次南极考察队的队员们在一片热烈的欢迎声中走下浮梯,真正结束了此次南极考察之行。
记者:按照计划,第十九次南极考察队已经圆满、成功地完成此次考察的各项任务。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在南极考察国际事务中的地位。极地考察作为展示国家综合实力的舞台,它关系着子孙后代的利益,事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中国国家海洋局表示,将继续组织落实我国极地考察能力建设的总体方案,为积极维护国家权益,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做出新的贡献。《中国报道》记者霍虹在"雪龙"船上综合报道。
主持人:欢迎继续收看《中国报道》。围绕中国极地考察的相关问题,我们现在开始采访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主任曲探宙和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副主任 杨惠根先生。两位好,欢迎来到我们的演播室。刚刚结束的第19次南极科学考察可以说是圆满地完成了本航次的各项任务,和历次南极考察相比有什么不同?取得哪些突破进展?
曲:这次考察和历年相比,最大的特点是实施了一船两站的科学考察计划,也就是雪龙号船不仅到达了南极的长城站,也同时到达了南极的中山站,这两个站,一个是位于西南极的乔治王岛地区,一个是位于东南极的拉斯曼丘陵地区。在时间上比原来的科考时间大大地压缩了将近20天,而这次科考的任务也非常重,在科考的过程当中,有很多项目是带有开拓性的,比如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和极地研究项目支持的埃默里冰架的科学考察,就带有突破性的进展。这项工作可以说是国际最前沿的科研课题。埃默里冰架位于东南极,它是南极三大冰架之一,而埃默里冰架20%的冰量是通过冰架向海排泄的。所以它对于冰与海的相互作用起指示器的作用。同时我们这次在埃默里冰架的中心地区进行了冰样的钻探,获得了深将近300米的冰芯的样品,这对于分析整个环境变化的过程是具有特殊意义的。再有这次在南极大陆上,近3200平方公里的格罗夫山地区进行了考察,而对于这个地区的考察,我们是首次,其他国家也还没有开展对这个地区的考察。在考察的过程当中,除了进行地质、地貌、冰盖运动学的考察,同时回收了大量的陨石,而这些陨石是来自于不同的年代,也来自于不同的星体。我们现在采集到的南极陨石的数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三,而原来我们只是在世界的第八位。
主持人:最早在南极进行探险的是阿根廷人,是1904年,中国是在80年代初进行南极科学考察的,现在中国和国际上的南极考察总体水平相比是处在一个什么样的阶段呢?
曲:我们国家虽然开始进行南极考察的时间比较晚,但是我们的起点并不低,通过国际间的合作,我们科学家在南极的诸多领域开展了一些研究,有些领域我们处在比较领先的位置上,从总整水平来看,如果说好多发达国家将近50年的科学考察,他们处在那种稳定、持续发展的阶段,而我们是处在跨越式的发展阶段。
主持人:这次南极科学考察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许多项目都聚集国际南极科研主流。那这个国际南极科研主流具体内容是什么?
杨:现在南极科研主流的方向就是冰川学研究,冰川学研究一方面就是在南极进行深钻,来恢复以前的古气候记录。另外一方面就是在冰川上面进行大面积的剖面,进行冰川学的剖面调查,这样来研究整个南极冰盖,它的硬度、它的动力学过程,以及它对全球变化的影响。
主持人:您认为这次南极科学考察对提升中国在国际上南极科学考察的水平,您觉得有重要意义吗?
杨:这次南极考察应该说是在几方面都有所突破,在世界上是很有显示度的一些研究,包括陨石的采集,中国从32块陨石突然跃居为世界第三位的陨石拥有量,对冰架的研究,中国是从无到有,而且一开始就取得了很多在冰架调查方面,先行那些国家所没有的(成果),一次性就获得了300多米的冰型,同时又做了冰川学的剖面。我认为这些方面都是在世界上非常有影响的工作。
曲:我们国家在十五期间,国务院已经批准了进行极地考察能力建设,这次在这些方面也进行了一些探索,特别是在很多新的领域开展了一些研究工作,和国际上比较关注的一些课题和内容更为接近,更便于在国际间进行项目的交流。在很多领域我们是带有开拓性的,也为其他科学家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一些经验。
主持人:这次是第19次科学考察,今年会不会组织第20次南极科学考察呢?
杨:我们肯定会组织第20次南极考察的。
主持人:一般南极科学考察都是什么单位组织?
杨:是由极地考察办公室和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共同来组织,全国性的各部委参加。
曲:来自各个部门的科学家,也有负责南极的长城站和中山站后勤支撑和保障的一些人员,比如说发电的人员、机械师、厨师、医生等等围绕着科研人员服务的这些人员,辅助人员。再有我们雪龙号科学考察船的船员,近年来多次承担了赴南极考察的任务。
主持人:中国未来南极科学考察的主要内容和重点会放在什么地方?
杨:第20次南极考察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察,一个方面就是常规观测,包括地磁、气象、极光、电离层等这些研究需要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这些我们将一如既往继续(观测)下去。另外一个方面就是进行调查研究,特别是包括生物的采样、生物、地质冰心的采样,未来的重点,一个是陨石方面的研究,刚才已经提到,我国已经是世界上拥有陨石的第三大国家。第二个方面就是进行冰架的考察,我们中山站所处的位置正好是世界上第三大冰架,埃默里冰架附近,这是我们得天独厚的条件。第三个方面的重点是空间物理的研究,主要是极光,我们将进行白天测极光的研究。第四个重点是在dome-A地区进行冰盖的深钻,到中山站的一个剖面的冰山学调查。
主持人:观众朋友,围绕中国极地考察的相关问题,我们正在采访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主任曲探宙先生和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副主任杨惠根先生,稍后欢迎继续收看。
主持人:大家都知道地球有两极,南极和北极。南极,中国已经在那建立了两个科学考察站,那么北极还没有建科学考察站,为什么在北极的科学考察站建立的这么缓慢呢?
曲:首先从他们的地理特征来看,南极位于南半球,南极是由冰盖覆盖的大陆,在大陆上建站,由于没有各国主权的要求,只要是硬件设施条件具备了,进入这个地区来建站,相对北极来讲容易一些。而北极是一个长年冰覆盖的北冰洋,大家知道在冰的移动状态下,在冰上面建站,肯定是不现实的。另外由于一些客观环境条件的限制,也影响到我们国家对北极地区的考察工作。
主持人:1999年中国首次去北极进行了考察,今年会不会再组织去北极进行考察?杨所长。
杨:会的。
主持人:什么时候开始?
杨:今年将在7月中旬出发,到9月底进行中国第二次北极航次的科学考察。这次考察将有35名中国的科学家和12名外国的科学家参与,主要进行北极海冰、海洋和大气之间相互作用,及其对中国气候的影响。这次北极考察跟1999年考察相比,它的出发时间推迟半个月,其原因,上一次我们发现去的太早的时候,冰情非常之严重,不利于我们的考察船进入。
主持人:会不会在北极建立考察站,曲主任,打算什么时候建呢?
曲:中国在很早之前就在考虑,在可能的情况下,在北极地区建立我们的长久性科学考察站,这个想法在十五期间,能力建设项目当中,已经列入计划,我们准备通过努力,争取在今年秋季,在挪威的斯匹兹卑尔根群岛上面的新奥尔松地区,建立我们国家长久的科学考察站。
主持人:在这个地方建立有什么优势吗?
曲:因为目前很多国家都是在这个地区建立考察站的,在这个地区建立考察站,便于国际间相互的合作,同时这个地区由于很少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所以在某种意义上,它更加符合科学研究和考察方面的安静和干净的要求。
杨:新奥尔松所处的位置,跟我们南极中山站正好处在同一根磁力线上,所以说在南极站跟新奥尔松站将可以观测到同一个极光(更利于考察研究)。
曲:而且从它的地理位置上来讲,处在北纬的80度附近,这应该非常靠近北极地区的陆地。
主持人:建站的规模将有多大?
曲:就目前情况来讲,我们准备建成的考察站,能够最多容纳20个科学家同时在站上进行考察和生活,总体来讲和有些国家的站规模大体相当,比如像法国站和韩国站,这样的规模大体相当。
主持人:中国的第一个北极考察站会叫什么名字呢?
曲:这个我们希望全国人民来替我们出好主意,我们希望大家踊跃地参与这个站名的确定工作,这项工作将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开展。
主持人:南极和北极考察有什么不同?
杨:南极根本来说是一个大陆,它所覆盖的是一个大的冰盖,北极虽然也被冰所覆盖,但它是海冰,两者之间成冰过程都不一样,南极的冰是因为降雪,经过多年沉淀,积压以后成冰,它是一个非常好的气候记录器。而北极,它的冰是由海水凝结成冰,所以这从根本上是不一样,你从大家研究的课题来说,南极是冰川,北极是海冰。现在在南极最有名的一个非常热点的问题,是冰下湖。而在北极是冰间湖。在南极关心的是臭氧洞和企鹅,在北极的动物是北极熊。
曲:从它的地质、地理特征上,他们所处的位置不一样,刚才杨副所长也说了,在生物的物种方面也不一样,而就我们国家来讲,对我们环境的影响程度也不一样,因为他们的距离是不同的。
主持人:在人们心目中,南、北极就像跟我们现在的距离一样遥远,并且陌生。那么人们就想问,南北极的考察跟人们的生活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曲:大家都生活在自然环境当中,自然环境当中的这种冷暖的交替,空气的运动,实际上都是要受到冷源和热源相互作用影响的。就地球来讲,太阳是一个热源,而南极和北极,作为地球上的两个冷源,是重要的冷源,加之地球自转的影响,冷暖空气的对流,形成大气流动,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风,比如冬季刮的寒风,夏季吹的暖风,这些实际上都是整个地球大气环流形成的一个重要基因,可以说南极和北极以及太阳的辐射作用,构成了大气运动的发动机这样一个角色,实际上对环境变化的了解,更能使人们了解整个地球环境变化过程,来预测未来环境对人类的影响,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有的科学家做过数值模拟,因为在南极,等于世界上70%以上的淡水是以冰的形式在那个地方保存着,如果受到温室效应的影响,有的科学家做数值模拟,说南极的冰如果融化了,整个世界的海平面将会上升60米,也就是说现在很多的岛国,包括近岸都会变成海洋,这无疑对人类的影响是灾难性的,当然这种影响不可能在短时间之内发生,我们不希望这种情况发生。
杨:刚才曲主任谈到了南极,就北极的海冰问题,其实现在观测已经显示,北极的海冰在变薄,海冰的覆盖范围在缩小,甚至现在有数值模拟,有模型预测,在未来,也就是50年,有一种可能,就是在夏季,整个北极的海冰会完全消失,如果说北极的海冰一旦消失,那么在海冰下面,以冰地藻类为食物链的一些物种就可能会灭绝,同时栖息在浮冰上的像北极海豹,以及北极熊,都有可能从这个地球上消失,这绝不是危言耸听,以现在的发展趋势,只要50年。南极考察的一个最重要的目的,就是预测未来的气候。
主持人:通过南、北极的科学考察,对解决这些问题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曲:它至少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揭示一些环境变化相互影响中的一些规律性东西,使得我们最大限度地减少人类环境,人类的生存活动对于自然环境的破坏作用,同时也能有效地去利用自然当中的一些资源,特别像南极地区存在着丰富的科学资源,来为我们今后的科学发展研究提供服务。
主持人:感谢两位就中国极地考察的相关情况给大家做的介绍,谢谢。观众朋友,也感谢您收看今天的《中国报道》,明天的同一时间我们再见。
主持人:赵俐婷 责任编辑:霍虹 导播:赵妍妍 字幕:宁小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