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消息:提交本次全国人代会审议的国务院政府机构改革方案,是这两天两会内外关心的一个重要话题。舆论注意到,此次机构改革方案撤消了几个部门,也新增了几个部门,更侧重于政府职能的调整与转变,在人员精简方面的力度并不大。不过正如方案起草人张卓元给本报记者分析的那样,经过前几次精简,国务院机构已经非常精干了,现在问题主要在地方,乡镇、县吃财政饭的人太多了,他们应该是今后机构精简的重点。
稍加分析就可以发现,财政少“养官”至少有三大好处。第一,减少财政支出,减少“扰民”隐患。新华社的资料说,财政供养人员增长迅猛,是导致各级财政困难加深的一个关键因素,在很多地区,新增财政收入约有80%以上用于人员经费。“养官”已经成为一个十分沉重的财政包袱,少“养官”则可以使这个包袱有所减轻,道理再简单不过。另一方面,在不少地方,财政无力供养大量冗员,一些单位的官员或工作人员就把手伸向市场和老百姓,或巧立名目大肆收费,或有意无意索贿受贿。这些机构和人员的存在,非但没有为人民服务,反而给人民带来危害,可谓“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要他何用?
第二,少“养官”可以实现“少管官,多管民”。原山西省长治市委书记、现山西省政协副主席吕日周有一个著名的主张,叫“少管民,多管官”,意思是说一个地方的主要领导,应该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对干部队伍的教育管理上,这样可以有效防止他们去扰民、害民;而对老百姓则要少管,只需营造公平、活跃的市场环境,放手让他们施展就业和创业的才干。针对吕日周的主张,一些人提出应当“少管官,多管民”,认为民的存在是官的存在的前提,官如果不管民的存在,不关心民的利益,其存在的合法性将受到影响。其实,这两种说法都不无道理。之所以要“少管民,多管官”,是因为官太多了,不管好、管住就会出问题;相反,如果大幅度精官简政,地方主要领导就再也不必把大量精力用于管官,而可以更多地倾注于直接为老百姓造福的实践,岂不更妙?
少“养官”的第三个好处是,有利于造就一支高素质、高效率、高自尊的干部队伍。我们多次讨论过“高薪养廉”,其实问题的关键不在于高薪能否养廉,而在于只有把官员数量精简到“科长比科学家还少”的状态,国家财政才有能力向官员支付高薪。官员数量大大精简,进入门槛必然抬高,素质也将随之提高,同时社会给了官员足够的荣誉与尊宠(包括高薪),成熟的市场也使得官员“生财乏术”,那么,他们在高薪之外搞“创收”的可能性和积极性也将大大降低,“养廉”乃可望大功告成。
精简机构,裁撤冗员,会造成一部分“吃皇粮”的人“下岗”。这不可怕。政府要想办法为下岗失业的普通老百姓解决问题,自然也要想办法为这部分被断了“皇粮”的人解决问题(但不是让他们回去继续吃财政饭)。更何况,他们以前毕竟是“官”,难道竞争力还不如普通老百姓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