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一翻一些领导干部的简历,前两年还是大专,现在摇身一变成研究生了!还有一些企业老板,钱赚得多了,学位也跟着上去了!”正在北京出席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部分教育界代表痛斥“学位腐败”,他们呼吁尽快完善在职学历管理制度,杜绝弄虚作假。
高学位文凭“注水”
近来,随着单位和企业鼓励在职人员继续学习,许多高等院校出现了一股“充电热”,在职研修研究生、博士学位的人数迅速激增。
“在职研究生什么人居多?”全国人大代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陆善镇分析说:“主要有两类人:一类是有权的,一类是有钱的。这两类人恰恰是时间比较紧张,工作、商务非常繁忙的人。在校生要用全部精力才能完成的学业,在职生只用不到30%的时间就能完成,质量如何不下降!”
不少怪现象让人大跌眼镜。首都北京高校名校云集,但是一些外地高校的在职研究生集中培训点却纷纷开设到了北京。在北京工作的机关工作人员、企业老板舍近求远,读上了外地的在职研究生。其中的“奥妙”不言自明——“谁知道参加考试和写论文的是他本人还是秘书?”即使在本地学习的人,一旦取得入学资格后,便“黄鹤一去不复返”,除了参加典礼之外,几乎见不到他们的踪影。
知情人士透露,有的在职研究生,学术论文像读书心得;更有甚者,考试时偷梁换柱找替身。文凭泛滥已经被人们视为新的“教育腐败”。
北大停招激起轩然大波
今年1月,有媒体传出消息,从2003年起,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和经济学院,不再招收在职博士生。
消息一出,立刻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拥护者称赞此举“向学术腐败发起宣战”,有利于保护学术净土不受污染;反对者声称此乃因噎废食之举,中国人民大学教师顾海兵认为,停招剥夺了另外一些认真学习的在职人员接受教育的权利。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停招的消息纯属谣传,是对真实情况不了解。事实上,北大的两所学院并没有停止招收在职研究生,而是严格限制在职研究生在校内学习的时间,只要确保有充分的时间学习,学校就欢迎他们进入北大学习。“我们对他们的上课出勤情况将进行严格记录。”许智宏表示,北大并不拒绝招收在职人员,控制的出发点是加强对这类学生的质量把关。
监督规范 严格把关
大部分人大代表认为,学习型社会应该鼓励人们在职学习,在职读研究生是追求进步的表现,本身并没有错,不要把在职求学的路堵死。他们异口同声地赞成通过加强监督和管理来保证教学质量。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认为,“宽进严出”是国际通用的规则,在入学、学习过程以及最后的考试几个环节都要严格把关。
他表示,名校更要珍惜荣誉并强化责任,对考试作弊等行为决不手软。纪宝成透露,中国人民大学便曾经处理过让人代考的官员,没有发给其毕业合格证。许智宏代表提出,在职研究生学制不一定要限制在两年或者三年内。他说,即便对一位全日制博士生来说,要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发表高水平的专业论文,完成一批科研成果都非常紧迫,况且是时间有限的在职人员。因此,可以适当延长毕业年限,什么时候合格什么时候毕业。另外,针对在一些政府官员中出现的追逐高学历的趋势,纪宝成认为,衡量一位官员的标准应该是政绩和能力而不单纯是学历。他说,如果不是做学者、搞研究,不一定非要修读博士的高学历。陆善镇代表强调,“关键是要把读在职研究生当成终身学习的手段,而不是当成升官的招牌、包装的金箔和敛钱的旁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