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央视国际首页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正文

[两会聚焦]两会评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央视国际 (2003年03月10日 18:30)

  新华社北京3月10日电:就像没有人否认计划曾有的作用一样,也没有人会否认计划曾经带给中国的羁绊。3月10日,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获得通过。“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正式更名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计划”的淡出,表明中国建造更加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厦的决心。中国的发展正在掀开崭新的一页,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将更加充分地涌流。

  “计划”从淡化到淡出,中国在世界平台上建造更富活力的市场经济体系

  从国家计划委员会,到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再到今天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一个名称的变化史,勾勒的是中国经济体制的变革史。

  追忆过往的岁月,人们感慨万千。50多年,国家计委的职能变更不断,关注的焦点始终围绕着“计划”二字。在中国,计划最早是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联系的,深深地打上意识形态的烙印。尽管不少人意识到体制的弊端,但是不敢越雷池半步。

  “‘计划’的突破,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开始的。特别是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后,计划的范围在大幅度缩小。”河南省计委主任张大卫代表说,“我最突出的感受是:计划的本子越来越薄了,调研的材料越写越厚了;指令性计划越来越少了,市场调节越来越多了;审批的权力越来越小了,调控的责任越来越大了。”

  “实际上,计划本身的含义也在发生变化。”北京大学教授董辅礽说,“过去的计划是指令性的,后来演变为指导性、预测性。今天的计划对于企业和地方来讲,只是一种参考、指导,没有硬性的约束。”

  张大卫代表说,“与1998年的更名不同,这次变革:一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的前提下,适应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进行的;二是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条件下,按照决策、执行、监督的构架,设立与国际惯例相适应的宏观调控体系而展开的。从体制外向体制内,从低端市场向高端市场,从国内化向国际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向更高阶段迈进。

  一些代表提出,计划逐步淡出,将使整个国民经济更加富有活力,但并非“计划”两个字取消,就可以万事大吉。天津市计委主任李亚力代表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还要简政放权,其他部门也要减少审批。比如国家计委下放投资审批权,如果配套的部门不放权,等于一纸空文。计划经济的思想并不会随着“计划”的淡出自动消失,还有一个艰难的转变过程。

  “调控”从建立到加强,中国经济更加追求健康有序的增长

  “一放就乱,一管就死”,曾经是中国经济的顽症。在“计划”淡出的同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宏观调控职能正在进一步集中和加强,中国经济更加追求健康有序的增长。

  过去,基建项目和技改项目分在国家计委和国家经贸委两个部门审批,这种情况在国外是没有的。黑龙江省计委主任唐修亭代表说,新建的算基建,老企业改造算技改。有的地方报项目,基建走不通,就走技改;技改走不通,就走基建。去国家计委报不批,就去国家经贸委报。重复建设“按下葫芦起来瓢”,很大程度上与职能分割不清有关。

  唐修亭代表说,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并不鲜见:有地方想建一个“小造纸”厂,国家计委规定不能上,他就跑到国家经贸委报“技术改造项目”,目的是提高产品档次,可能就批了。其实他回去就是扩大规模。两家政策不一样,重复建设很难控制。

  河北省计委主任沈小平代表说,还有行业规划,国家经贸委搞、国家计委也在搞,各出各的方案,相互还有不一致的地方。产业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两家都出。本来就是一个部门的事,非要两个部门做。这对于宏观调控、提高效率极为不利,自然会发生扯皮推诿现象,造成局部的失调。改革以后,技改和基建项目的审批权合并了。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也统一起来了。过去剪不断、理还乱,撕扯不清的事情现在清楚了。这对于加强管理,统筹考虑总量平衡,提高宏观调控的有效性肯定大有好处。

  改革从“独立”到“合并”,中国的改革更加注重发展的实际

  改革,是中国发展的强大动力,这个动力不能少。改革推进到今天,留下的难度更大,相互牵扯,需要综合协调,才能进一步深化。改革和发展的融合,已经是大势所趋。

  董辅礽说,过去,改革的任务比较繁重,需要有一个专门部门来规划改革,制定方案。现在,改革大部分已经铺下去,需要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不是说改革的任务不重了,相反难度更大,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更多地重视和发展的协调,需要更多地考虑社会承受能力。否则,改革不但不会成为发展的动力,还会成为稳定的隐患。

  他举例说,国有企业改革,减员增效,必须考虑减下来的人怎么办,这就涉及到发展问题。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好,改革可能影响发展,改革本身也无法继续推进。“我们曾经有过教训。”董辅礽说,如果在商品供应缺口较大的情况下,全面放开价格,价格必然暴涨,影响社会稳定。1988年价格闯关选择的时机不对,结果造成价格飞涨,价格改革也停了下来。国务院体改办的职能并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利于解决改革和发展的协调问题。

  一些代表提出,现在最迫切的是国有企业改革、金融体制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市场规范改革,还有农村改革。每一项改革都不是一个部门所能完成的。国有企业改革,涉及到职工怎么办,由劳动保障部门负责;债务怎么办,这又和银行有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承担改革的职能,可以有一个通盘考虑,协调推进。

  李亚力代表说,调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但是有一条永远不变,那就是有利于发展。既要加快改革,又要掌握好时机,符合实际。改革为发展提供“高能量的燃料”,发展为进一步改革创造良好环境,在良性互动中,中国经济社会才能快速平稳地前行。

责编:陆珏如


[ 新闻发送 ] [ 打印 ] [关闭窗口 ]
相关新闻

  • [两会聚焦]五类广告违法的主要表现形式(2003/03/10/ 17:09)
  • [两会聚焦]医疗广告中禁止出现8项内容(2003/03/10/ 17:06)
  • [两会聚焦]大学校长谈校园文化建设(2003/03/10/ 16:16)

  • 閸忓厖绨珻CTV | CCTV.com娴犲绮� | 婢额喛顫嬫禍鍝勫鐠у嫭绨崒銊ヮ槵鎼达拷 | 閻楀牊娼堟竟鐗堟 | 濞夋洖绶ユい楣冩6閿涙艾娓ら幋鎰伐鐢牅绨ㄩ崝鈩冨 | 閼辨梻閮撮幋鎴滄粦 | 楠炲灝鎲¢張宥呭 | 閸欏鍎忛柧鐐复
     娑擃厼娴楁稉顓炪亷閻絻顫嬮崣锟� 閻楀牊娼堥幍鈧張锟�
    娴滅悂CP鐠囷拷060535閸欙拷  缂冩垳绗傛导鐘虫尡鐟欏棗鎯夐懞鍌滄窗鐠佺ǹ褰茬拠浣稿娇 0102004
    缂冩垿銆夌拋鎹愵吀閿涳拷娑擃叀顫嬪▽鍐叉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