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首页 > 经济频道 > 证券 > 正文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2007年年终个股盘点之十大忽悠

 

CCTV.com  2007年12月10日 14:12  来源:中国经济网  
  [内容速览]回顾2007年,从整个市场的角度,堆砌怎样的华美修辞来描述它的快速发展似乎都不为过。5月24日,*ST大唐再次发布澄清公告称,电信科研院没有计划对大唐电信进行业务或资产重组,没有计划进行以大唐电信为主体的院整体上市的相关安排。

  回顾2007年,从整个市场的角度,堆砌怎样的华美修辞来描述它的快速发展似乎都不为过。但表面上的花团锦簇也掩盖了市场一贯的险恶崎岖。磕磕碰碰间,新股民也成了老股民了。不过,对他们而言,比起在市场的起落中摔打更为让人郁闷的,恐怕就是落入那一处处有心或无意掘出的“陷阱”了。

  在这里,我们评选出了2007年里最经典的“十大忽悠”案例,虽然它们未必是市场里跌幅最大、套牢股民最多的“罪大恶极”者,但它们各自诱人入彀的花巧,和从其中能得出的教训,却能给我们以最多的启发。

  十大忽悠之“估值靠不住”类

  下半年里,由于机构投资者主导了市场行情,而机构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多建立在研究机构的估值基础上,自然而然的,估值成为了市场的关注热点。但中小投资者们很快发现,按照机构的估值操作,往往与市场的走势南辕北辙,无怪乎有散户牢骚道:“估值靠得住,大象能上树。”

  1、“天价还是神话”的中国船舶 (600150)

  忽悠记录:

  中国船舶以831%的年内涨幅(截至10月11日,未做复权处理)和“中国A股市场首只200元股”等等出色表现完美地诠释了“蓝筹”的涵义。但该股从10月11日没能戴稳“A股市场首只300元股”这顶新的高帽开始,一路骄傲高飞的股价就一口气落了下来,截至12月7日,收盘价为211.38元,较10月11日最高价300元下跌近30%。

  事件回放:

  通过定向增发形式,中船集团成功借壳原沪东重机,实现其造船业务的整体上市,无疑是2007年里多起借壳上市案例中最为经典的一个。我国不断增长的国际贸易带来的对海洋运输和船舶制造持续旺盛的需求,控股股东中船集团持续地将各造船厂资产注入公司的预期,为许多研究员在对中国船舶进行估值时提供了太多的溢价。统计各份关于中国船舶的估值报告,其中最乐观者给出的估值其2008年市盈率最高达到将近50倍,而12个月内目标价的最乐观估计为400元!

  事实上,预支未来发展潜力的估值完全经不起市场调整的检验。在10月间,公司的股价终于被日渐增大的调整压力压垮,截至11月23日,中国船舶达到近3个月内的最低价190元,从最高价300元下跌超过30%。

  记者观察:

  分析师们在对公司进行估值时考虑到将要注入的优质资产的影响本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我们也注意到:第一,承诺中并无相关资产注入的详细确定的时间表,因此将这部分资产完全计入公司未来1~2年的盈利预测中是不尽恰当的;第二,计算相关资产注入后的业绩贡献时,多数研究报告是建立在现有行业景气的基础之上,但由于资产注入时机未定,因此,分析师们其实是对其盈利贡献做出了最乐观的预计;第三,中船集团的资产注入承诺在7月底8月初就已出台,但以此为据密集地上调公司估值的报告则扎堆在9月至10月间,估值调整动态和公司基本面信息变化明显脱节。

  忽悠星级:★★

  2、“不是踏空就是站岗”的中国神华 (601088)

  忽悠记录:

  有句老话: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如果拿这句话来形容研究机构在对中国神华估值屡屡出错的事件时,则多了那么一丝苦涩的滋味。中国神华上市前,机构预测的合理价格价为50元上下,结果却开在了68元;眼见势头不对的机构忙不迭把估值上调到70-75元,结果神华又一口气涨到了90元以上;在随后几日沪指大跌的影响下,神华的股价很快回到了80元左右;但在这个位置也终究没有坚持多久,宽幅震荡了十几个交易日以后,又一路山崩水泻,跌回到了62.66元,才算稍稍稳住阵脚。说起来,机构判断频频失误事小,惨的是在机构上调估值后,趁热追进的股民们纷纷在高价被套,而解套则遥遥无期。

  事件回放:

  今年三季度里,中海油服、建设银行、中国神华等大型央企回归在市场里掀起了一阵波涛。为实现监管层“摊低市场估值水平的愿望”,新股发行价格的市盈率水平都大幅低于A股市场可类比企业的市盈率水平。而新股上市后,市场上对于这些价格偏低的新股的热烈买兴又迅速推高了它们的价格,使其市盈率水平表现出迅速向A股市场水平回归的趋势。而且,由于这部分企业的特殊地位(央企、行业龙头等等),市场往往认可其估值的市盈率高出A股市场上的可类比企业。

  于是,新股的价格在市场整体高市盈水平和企业个体溢价因素的双重推动下,股价大幅上涨。而市场规律决定了,这样的股票往往不会在它“应有的价位”就稳稳停住,而是很有可能带着巨大的惯性继续上涨,从而把机构们早先的预测远远抛在身后。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反应迅速”的研究机构则根据市场反应迅速上调了估值。表面上,这些短期内被修高的估值跟从了市场的趋势;但如果在一个更长期的时间段里审视,我们发现,这些从市场出发的估值的严谨性大成问题。于是我们有了跌幅超30%的中国神华,和在90元左右被套的近300亿资金(10月12、14、15三日的成交额之和)。

  记者观察:

  各研究机构在给神华这样的企业做估值时可谓“老办法遇到了新问题”,陷入两难境地。他们发现,即便不考虑A股市场整体估值水平已经偏高,以市场现有市盈水平给这些新股估值,也会无法追随市场的强烈购买欲望,导致估值大大偏低;而如果在估值中预先考虑到市场反应,以种种理由给予更大幅的溢价,则得出的估值又完全经不起市场调整的检验。在这种两难局面的压迫下,我们注意到一个微妙的变化就是:10月中下旬出炉的许多研究报告中,仅给出了对企业的评级,而具体的估值,则被有意地忽略掉了。

  10~11月间的这轮调整,许多大盘蓝筹股股价都遭遇了重挫,从而也清楚昭示了大盘蓝筹股中存在的泡沫。而在10月前市场的上涨阶段,那些给出过高估值的研究报告不能不说在泡沫的持续膨胀中多少发挥了作用。但由于这种两难局面的存在,我们也许可以不必过分苛责那些给出了过高估值的分析师们。不过,正如在本刊从前的专题文章中所提到的,我们应当仔细检讨“给出估值”这件事情的本身。

  忽悠星级:★★

 

1/6

更多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