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首页 > 经济频道 > 收藏 > 正文

与竹木为友的逍遥 竹刻收藏正红

 

CCTV.com  2007年12月14日 10:46  来源:  
[内容速览]  邝远丰是北京一位藏家,他迷恋于南方的竹子,就在北京找了一块地,种起了竹子。据介绍,竹刻的范围还是比较广的,包括竹制插屏、挂屏、扇骨、烟盒、笔筒、搁臂以及直接用竹雕刻成的人物、动物等。

  

  邝远丰是北京一位藏家,他迷恋于南方的竹子,就在北京找了一块地,种起了竹子。一年后,他果然让南方的竹子在北方落了户,问起其中的辛苦,他苦笑着用“罄竹难书”来形容。没想到,一年之后,千辛万苦种下的竹子全部冻死了,他只好在以笋干、竹筒饭过嘴瘾的同时,四处收集竹刻藏品来慰问自己。

  以前,金玉之贵大家都知道,而竹木器因为材质普通而一直不受重视,所以竹刻藏品一直局限于文人圈内赏玩,被称为冷门艺术。如今,越来越多的玩家开始认识到以刀代笔,以竹为纸的竹刻艺术,其收藏价值不亚于名贵书画,于是他们开始投入到这新兴的收藏之中,杭州的陈一就是其中之一。

  与竹木为友

  陈一先生酷爱书画,在他的紫檀书桌上,摆着上好的端砚、徽墨、贡宣、湖笔,当然也少不了其他文玩珍品:竹刻的笔筒、臂搁,还有紫檀镶竹黄的镇纸……

  说起竹雕,他就滔滔不绝。

  据介绍,竹刻的范围还是比较广的,包括竹制插屏、挂屏、扇骨、烟盒、笔筒、搁臂以及直接用竹雕刻成的人物、动物等。《清秘藏》载,宋高宗时有个名叫詹成的竹刻名家,能在竹片上刻成宫室、人物、花鸟、纤毫俱备,精妙绝伦。可见在宋时,我国的竹刻艺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虽然从宋代就有人玩竹刻,但是一直到清代才流行起来。在收藏界,竹刻一直不是大类,仅仅归在杂项中,直到这几年才热起来。

  据介绍,历史上的竹雕大师一般分为“嘉定派”和“金陵派”,而近现代又出现了“留青派”和“竹根派”。

  金陵派不太讲究精雕细刻,往往随材料的天然形态稍加雕琢,别出心裁,有自然之美,刻法主要是浅刻,画面独具笔墨意趣。嘉定派以朱鹤祖孙三代为代表,擅用深刻、浮雕、圆雕法,运刀如运笔,人物山水皆刻划传神。这个流派在明、清两代出现了许多著名的竹刻艺术大师,如朱三松、朱小松、封锡爵、封锡禄、吴之幡、周芷岩以及独创留青竹刻的张希黄等,可谓大宗。

  “竹刻藏品一般都流传有序,所以背后总是会有一个很长的故事,这也是这类收藏最吸引我的地方。”说话间,陈一的痴迷之情溢于言表,与竹木为友,闹市中得山野静气,倒也其乐融融。

1/2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请您纠错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更多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