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不怕打官司了,咱也知道怎么举证、质证、怎么辩论了。
说这话的是安徽农民史金虎,《新华社》说,老实巴交的史金虎认定这辈子 “屈死不打官司”,因为没啥法律常识,脑子里总是不敢想打官司这档事儿,很多农民还觉得打官司就是“刁民”,会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说实话,其实没这么难!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法院,通过设立农民模拟法庭,开展普法教育、指导诉讼调解工作,让农民自个儿当一回原告、被告,这么一来二去就搞明白了,打官司到底是咋回事儿。这老农史金虎也说了,“我现在不怕打官司了,咱也知道怎么举证、质证、怎么辩论了。”你看看,没那么难吧,懂了法,以后就省事儿多了!
40岁之前还是租房为好。
说这话的是房产商王石。《新华每日电讯》报道,率先抛出“房价拐点”说的王石解释说,他理解的拐点,是指房价的理性回归。他也建议说,实际拥有住房的好处是有安心感;不好之处是一旦你想变卖它,往往会因为你拥有房子而成为包袱,所以40岁之前属于没有最后定型,应该租房为好。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何况,房价这豆腐如今还烫手。
上车后用手吊着横杆,可以练习拉单杠;人挤人的时候,努力收腹岿然不动,还可以培养稳若泰山的心理素质。
说这话的是上海的白领郑星,《新闻晚报》说,郑星每天从家里到公司要坐2个小时的地铁,刚开始他就在地铁上打瞌睡,后来他发现自己的肚子越来越大,精神状态也不如从前,去健身房也没时间,哎,他把目光瞄准了地铁。他总结出了一套地铁“健身要领”, 高峰期用最快速度冲上车,可以培养肌肉和神经的协调性;上车后用手吊着横杆,可以练习拉单杠;如果拉的是活动的吊牌,可以练习推手;人挤人的时候,努力收腹岿然不动,还可以培养稳若泰山的心理素质。据说,他两个月在车厢内屏气凝神地练下来,还真有用,起码小肚子小了很多。强烈推荐练习最后一条,前几条还是请勿模仿。
跟不靠谱的堵车时间相比,这一块钱算什么啊?
说这话的是北京刘小姐。《法制晚报》报道,每到上下班的时候,人民大学东门的车就排成了长队,这可不是来上课的,是来借道的!尤其在上下班的高峰期,很多司机害怕堵车,干脆选择从人大的东门进去,西门出来,据说可以省下半小时时间。校方发现了问题,早在1月21日的时候提高了计时收费标准,半小时以内一律收费一块钱,但在中关村上班的刘小姐和其他司机一样宁愿掏钱,人家还说了:“跟不靠谱的堵车时间相比,这一块钱算什么啊?”校方保卫处交通科的负责人说,因为学校放寒假,车流量比平时少多了,不知道开学会将如何。是啊,一块钱是不算什么,但您别忘了,在校内发生事故,车辆可是要负全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