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分娩的孕妇李艳来到医院等待幸福时刻的到来,可这幸福时刻差点累坏了医护人员。《辽沈晚报》说,1米68的李艳往体重称上一站,指针就归零了,因为她的体重超过了体重仪的上限,大夫说,她的体重肯定超过300斤。麻烦事还有,一般的麻醉针太短扎不透脂肪层,得换一种针头超长的缝合针才行,等麻醉完了,得需要8个医护人员喊着号子一齐使劲儿才能挪动她!李艳怀孕前就有些肥胖,怀孕之后就更胖了,预产期临近,又出现高血压,全身水肿。这样的孕妇只能进行剖腹产,好在生了个7斤7两的男婴,母子平安。大夫说了,大多数人觉着怀孕的时候使劲儿吃,那是为了孩子,可医生还说了,这对孩子也没有一丁点的好处!所以奉劝准妈妈们:科学饮食,定时定量,您好宝宝也好。
要过春节啦,您算计过要花多少钱吗?《中国产经新闻》说,沈阳的侯先生算了一笔说,去年春节压岁钱就给出去两千多元,另外,去串门最烦心的就是送礼品,花销不少,还不知道买什么。和候先生感受差不多的大有人在,有调查数据显示,春节消费额与年龄结构呈现了一定的关系。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绝大多数在三四千,而刚刚成立家庭的或“三口之家”的春节消费预算最多,一般在五千到一万左右。年龄50左右的家庭,基本就没超过三千。春节期间,“红包”,“送礼”是最大的支出,红包支出一般都超过一千,少数还超过三千。这过年的压岁钱真的是“压岁钱”啊,不过,是压力的压,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要过年了,给亲朋好友送什么礼物成了很多人的烦心事。《浙江日报》说,28岁的礼翁哲去年刚结婚,今年春节去亲戚家拜年是重头戏,送什么礼物好呢?小礼想起来小时候,家里人自己动手炒花生芝麻糖,做鳗鱼干,正月初一去拜年,拎上自制年货,外面用厚厚的糙纸一包,扎上红绳,比起现在超市里买回来的大同小异的礼物实在要有诚意得多。于是小礼跟妻子商量,自己动手做点东西,把红薯肉挖出来,和上黄油、面粉,放烤箱里一烤,就做成红薯饼干了,一口气做了好几斤!妻子还上网买了几个精美的礼品盒,扎上丝带,还真像那么回事!都说如今过年越来越没意思,其实稍微花点心思这年味儿不就出来了!
钟点工回家了怎么办?年夜饭饭店爆满怎么办?《浙江日报》说了:《过个自己动手的年》。来认识一位80后的新媳妇高丽丽。往年过春节,丽丽都是在家享受着父母忙里忙外做出的丰盛年菜。今年,丽丽坐不住了,她要和丈夫到婆婆家过年,第一次上婆家,可得露两手。这不,不会做饭的丽丽开始利用节前的这段时间“临阵磨枪”了,先是在美食网站和书里研究了半天,锁定目标为喜庆又美味的“八宝鸭”;接着拉上奶奶、老妈在厨房里反复实践,总结经验,越战越勇。丽丽决定以后每年过年都要学一个高难度的私房菜,做一个“出得厅堂,下得厨房”的极品女人。
这正是:
儿媳下厨公婆尝,
临阵磨枪快也光。
自己动手衣食足,
亲人团聚笑满堂。
今天的读报就是这些内容,就到这里吧。
责编:庞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