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里的这两位女孩是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偏远山区的长丰变电站的员工王小芳和黄自兰,她们抬着的满满的一盆雪就是她们要喝的水。1月18日,王小芳和黄自兰像往常一样到变电站值班,按照班次,她俩21日就可以交接班,可是道路结冰特别厚,交通运输都中断了,接班的进不来,交班的也出不去。怎么办,面对这种与世隔绝的状态,她们非常冷静,不仅每天照常巡视检查电力设施,认真填写值班记录,而且还开动脑筋解决了生活上的难题。断电了,她们就用大铝锅装雪在煤气灶上煮沸;吃的不够了,她们就把一日三餐改为一日两餐,就算这样,到了第十天的时候,也只能靠一碗稀粥勉强度日。三天的班她们艰难地上了十四天。四天的存粮他们吃了十四天。我们在这里向那些在抗灾过程中,始终坚守岗位的人致敬。
其实,不光我们人类在经受着风雪的考验,南方的动植物也经受着严寒的考验。在安徽,人们在与冰雪搏斗的同时,还向动物伸出了援助之手。
来看《新华社》的这张照片,几只被冻得瑟瑟发抖的猴子相拥在一起取暖。在安徽黄山风景区西南部的野生猴谷里,猴子们在暴风雪中忍受着寒冷和饥饿。为了保证它们的安全,管理员汪日光每天早上六点就背着60多斤玉米翻山越岭到猴谷里给它们喂食,山上的积雪深得没过膝盖,胶鞋外要套上草鞋才能挪步,就这样也没阻挡住汪日光,从早到晚上山喂食要进行四次,每趟下来不仅都衣服湿透了,还要跌跤好几次。半个多月下来,他的腿上已贴满了止痛膏药。为了防止有猴子发生意外,他还给每个猴子都取个名字:白眉、山雄、花岗……每天最后一次投食和第二天早上第一次进山,汪日光总要对这些猴子一个一个“点名”,以便及时掌握它们的伤病情况。
回想这场抗灾保卫战,有艰辛、有痛苦,但留给我们更多的,是温暖,是感动。
下面来看一下今天的读报留言。
等待“拍砖”就是等待民意。
这是《广州日报》一篇评论中的话。说的是广州市人大常委会正在制定《广州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条例》,从前两天开始在网上向网民征求意见,接受网民的公开评点。这在广州立法史上尚属首次。虽然网民的意见并不能代表全部的民意,可是至少代表了一个群体的民意,因为大众的意见从某种意义上决定着法规实施的成败,因为法规是要靠大众来遵守的。既然是等待拍砖,就会有支持有反对甚至骂声。广州市人大的做法就是:不会封杀网友的任何意见!网民的意见就是民意,不仅仅是网易!
今年春节一共收到181条短信,其中两条发错的,原创的有23条,非原创、转发短信156条,其中转发不改名字的一共有2条。
这是一位不好意思留名的朋友的遭遇。《市场报》说,做媒体工作的李女士统计了一下自己的短信,200多条来自不同手机号码的短信,100多条主要集中在6个短信版本上,什么鼠你能干,鼠你好运,鼠钱啦鼠钱啦之类的,再好的短信重复多了也没意思了!而且有的短信竟然在转发的时候连署名都没有改。春节七天,短信量可以用“轰炸”来形容了,陈先生这几天就清空了短信收件箱8次,误删有价值的短信3条,其中一条涉及一笔300多万的生意。短信拜年省事,但越来越形式化了。手机只是我们嘴的延伸,并不是心的延伸,更不是真诚的延伸!
我们刚刚结束给老板加班,现在我们开始为自己的命运加班。
这句话已经成为“打工文学”的标志。今天的《新华每日电讯》说,来自湖南打工作家郭建勋,是最早一批打工者。15年的打工生活,让他创作出18万字的长篇小说《打工》。这部小说以原生态的方式,记录了一个打工群体的生活和情感经历。这部小说在完成后不久,就被国内一位著名导演买断了电视剧版权。郭建勋说,“打工文学”根本不需要虚构,因为打工故事本身就足够生动、丰富,足以感动人心。打工文学不仅记录了他们的梦想,也记录着他们的生活。“打工文学”不仅是文学,也是历史。
上联:夜夜麻将声,怎能学习?下联:天天想一中,你去考吧!
这对联是南京的初三学生小魏作的。《南京晨报》说,过年这几天,从三十到初六,小魏的家里天天人流不断,闹个不停,麻将牌一开就是两桌。小魏6月份马上就要中考了,只好每天一大清早,骑着自行车、背着书包去附近公园看书,为了发泄自己情绪,他就想出这么个对联。小魏的老爸可不干了,撕烂了对联不说,还对小魏一顿揍!大过年的,适当娱乐当然可以,可也别以牺牲孩子学习条件为代价啊!不过话说回来,学生们这几天也该放放假!我给加个横批:以和为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