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场景】
“签合同的时候,人们一般会注意主材料的品牌,但装修辅材就写了腻子、水泥、沙子,根本不知道这些还有品牌什么的,所以也没注意。后来发现我家进的腻子粉是禁用的。”
【明白人释惑】
合同容易出现的问题很多:比如只有付款时间约定,没有前提约定,例如工程装到什么时候,什么标准后才付款;合同中只有验收办法却没有验收标准,没有标准如何验收?只能对方说了算;对施工方的违约约定很少或者不清;缺项少项、约定材料不明等。
【变明白】
1,在合同签订前要弄清所需要的各种主要和辅助材料的价格、品牌、等级标准、型号等,且都要写进合同,避免将来出现各种问题。
2,此外,为确保材料的优质,材料进场前施工队必须有一份施工流程告客户通知书,何月何日进何种材料,材料到达施工地客户一定要验收。
指导:张志刚,北京市驰跃翔工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装修事业部经理
陷阱4 公司消失、售后不保
【典型场景】
“选择了朋友介绍的一家装修队,价格比较合理,装完也感觉不错,装修队的工长表示他们会像大的装修公司一样进行回访。但后来发现卫生间墙面瓷砖有几块快掉了,再打电话给工长时,已经打不通了。”
【明白人释惑】
从消费者投诉情况看,家装的售后服务问题是最容易被消费者忽视的,也是最容易引起纠纷的。如保修期内出现问题,装修队故意拖延维修时间,或以种种理由不给维修;或者公司倒闭了根本无法继续保修合同。
【变明白】
1,对于品牌装饰工程来说,售后服务是信誉的一个重要保障,一般不会出现上述情况。而对于一些小公司来说,消费者的预付款成了不少装饰公司的资本投入,公司没有风险,但风险都留给了消费者。
2,在装修前一定要选好装修公司,要考察该公司有没有能力、有多少能力存活。
指导:孙威,北京实创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
陷阱5 低价拉活、高价“收网”
【典型场景】
“装修前遇见一家装饰公司正搞促销,推出打折优惠。在对方出具的施工预算单上,罗列的各项价格都很“诱人”,结果装修完一比较,价格反而比别人高出了上万元。”
【明白人释惑】
多数消费者对家装工艺不是很了解,仅单纯以装饰公司报价的高低做选择,一些装修公司在做预算时有意省去一些项目,以低价为诱饵引消费者上钩,工程开始后不断增项。
【变明白】
1,消费者应避免盲目选择促销活动,在咨询中仔细了解打折促销的条件和要求。
2,不要仅单纯以公司报价来评价装修公司的价格水平,却忽视了核查整体设计和装修项目。如果两家同水平的装饰公司之间的报价相差太大,一定要小心。
指导:张丽,北京阔达建筑装饰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裁
高手支招
不要相信口头约定
●刘杰,男,27岁,健身教练
当时签下装修合同时和设计师口头约定,除基本硬装外,公司保证设计师一周到工地3次、免费搬运装修材料等等。但在施工中,我却发现这些约定皆没兑现。但在合同中也没明确写明这些,我也没办法,所以提醒其他人,在装修时一定不要相信口头约定,能写在合同里的全写上。
可以突击检查 施工进程
●张影,女,30岁,图书编辑
我家装修时,第一次见到工长时,他就问我是做什么工作的,有没有周六日什么的,当时还觉得这个工长人不错,挺平易近人的。后来才明白,他是在套我的作息规律呢。每次周末我到时,工地上都放着我要的材料,而有一次我周三休息突然“袭击”时,发现他们用的乳胶漆居然不是我买的。我问我买的哪儿去了,他们说用完了。我当然不信,但即使真的用完了,也应该和我商量啊。
在装修时,一定要不定时地出现在工地上,避免装修工人摸清你的时间规律,趁业主不在偷换一些劣质材料。(付娟)
责编:李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