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周,山东潍坊人大常委会在网上公布了566名人大代表的电话,目的是为了方便市民反映问题,同时也为了促进人大代表更好地为人民利益代言。可《法制日报》却说,这些号码中只有两成是代表本人的电话,其余的多是代表们办公室的电话。这不禁让人想起前不久一条类似的新闻,说卫生部新闻办公室在公布了各省区市卫生厅局新闻发布机构的电话后,有记者就尝试了一下,结果发现有15个电话无人接听,1个是单位总机,还有三个是新闻发言人“联系人”的电话。
于是,《新华每日电讯》就说了《电话“公”而不通,纯属“叶公好龙”》既然公布号码,就得保证能接通,而且还得保证有人接听,这才符合公布的初衷。或许有人是被上级要求,而本身无意公布号码的,所以随便弄了个号敷衍了事。只是,在公布之前咱是不是也应该先对这些号码打个假呢?
真龙能吓跑叶公,假号码也能吓跑真想反映问题的公众,电话号码可不只是几个阿拉伯数字那么简单,这个文章也很大啊!
下一条。
《新华社》说,4月2日,因在治理超限超载过程中不作为,致使超限超载车辆严重泛滥,中共山西省朔州市委免去了左中伟山阴县委副书记的职务,并提名免去其县长职务,同时被追究责任的还有23人。4月9日,山阴县人大常委会接受了左中伟辞去山阴县县长职务的请求。因治超不力“丢”了县长职务,左中伟是全国第一例。
对此,《新华每日电讯》评论《山阴:“猫鼠”配合默契,超载“无极限”》,在山西山阴县的岱马公路上,怪现象可不少:不到10公里的路段上设有一个治超点、一个煤焦营业站、交警、交通流动检查点4个站点。不过,这些站点都是“摆设”。更怪的是,在检查组拦截非法超限超载车辆时,个别执法人员竟然指挥超载车辆从小路逃走。超载之所以能“无极限”,有赖于“猫鼠”配合默契,背后存在的是内外勾结和腐败的嫌疑。治超,下边涌动着暗流,追责,往往流于形式。要想办成一件事,必须动真格的。治超先治人,“下课”的县长,只是这场战役的第一枪。
下面来看一下今天的读报留言。
政府部门要像上市公司一样公布年报。
这个观点是深圳市人大代表周成新提出来的。《南方日报》说,在深圳市四届人大会议上,周成新代表说,上市公司每年都要公布年报,政府部门其实也应该借鉴这样的做法。咱们可以把政府机构比作公司,那么纳税人就是出资者,也就是股东,是政府机构理所当然的“幕后老板”。既然是“老板”,自然就有权了解自己花钱开的“公司”和聘请的工作人员。如果哪一个“公仆”的绩效评定为不合格,“老板”甚至可以按照程序予以解聘并追究责任。可现在,纳税人虽然贵为“老板”,现在却往往难以知晓自己“公司”的绩效。一句话,还是要增加透明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