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首页 > 经济频道 > 证券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沪市大小非过去两年套现2900亿元

 

CCTV.com  2008年06月17日 07:37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上海证券报  

  2006年6月至2008年5月30日解禁股计678.41亿股,其中25.47%减持

  A股市场今天迎来首家存量全流通的公司――三一重工。作为两市第一家进行股权分置股改的上市公司,三一重工限售流通股自2006年6月19日率先解禁以来,其大小非总共减持股份数量仅占公司总股份的3%不到,减持比例很低。而从记者日前获得的一份沪市公司大小非减持统计数据来看,这一现象并非个案。就股改形成的解除限售股份的减持而言,沪市公司大小非减持数量整体相当有限,每月减持股份总量占交易总量的比例算术平均值仅为0.44%。

  三一重工是两市第一家完成股改的上市公司。根据当初股改时的约定,2006年6月19日,三一重工完成股改一年,其部分限售流通股被允许上市流通,由此首开两市限售股流通先河。此后,其他上市公司限售股份陆续进入流通期,由此,限售股份的解禁及减持情况成为资本市场各方参与者高度关注的现象。

  尤其在下跌行情中,“大小非”减持更被认为是行情走低的始作俑者。但记者从上述统计资料中发现,“大小非”减持并非投资者想象中的如“洪水猛兽”般。统计数据显示,自2006年6月至2008年5月30日两年间,沪市上市公司因股改形成的限售股份解除限售共计678.41亿股,该部分股东实际减持172.77亿股,实际减持股份占解除限售总额的25.47%。累计减持股份总交易金额为2908.59亿元,仅占同期沪市股票交易总金额的0.65%,占沪市总市值比例(以2008年6月计)为1.74%。

  在这24个月中,沪市解禁股份最多的月份是2007年10月,当月总共解禁176.53亿股。而大小非减持股数最多的两个月份为2007年4月和5月,分别减持13.13亿股和16.09亿股,同时,这两个月大小非当月减持金额也颇高,分别达到175.16亿元和304.60亿元。而结合当时的大盘走势来看,这两个月正是上证综指涨幅最高时期。

  另外,从减持股数占上海市场总成交易比例来看,最高的是2007年12月,占总成交量的0.91%,当月上证综指上涨8%。

  通过分析大小非减持行为的特点不难发现,第一,大小非减持的数量有限。沪市公司每月大小非减持股份总量占交易总量的比例算术平均值仅为0.44%。因此,大小非通过减持股份卖出的数量十分有限,不是导致股市下跌的主要原因。

  第二,小非减持占主要地位,大非的减持意愿并不强烈。根据统计数据,截至2008年5月,沪市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减持51.36亿股,占总减持额的29.73%,持股5%以下股东减持121.41亿股,占总减持额的70.27%。在减持金额方面,大非减持股份金额总计840.91亿元,而小非减持股份金额达到2067.68亿元。

  第三,大小非减持意愿有减弱迹象。今年以来上证指数从5262点下挫至目前的2800点左右。进入3月份以来,大盘调整有所加剧。然而,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大小非股东的减持不仅没有增多,反而出现了下降。统计显示,2月份以来,大小非每月实际减持股份数量较1月份大幅下降,且维持在一个平稳状态,月减持金额也较1月份大幅“缩水”。

  综合以上各类数据来看,业内专业人士认为,对于大小非减持市场应持理性、客观的态度。一般而言,大非更看重公司的长远发展和控制权。在股改方案中,许多大股东都做出了诸如延长禁售期、设定最低减持价格等“额外”承诺,使其短期减持动机以及减持可能都受到限制。虽然实际操作中也有个别上市公司的大非在解禁后有一定的套现愿望,但这些公司或者属于非发起人的民企,擅长资本运作,或者属于业绩不佳、价值高估的上市公司。 这样的公司,理性投资人本应主动回避。(记者 王璐)

责编:金文建

1/1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请您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