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首页 > 经济频道 > 证券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京沪两大环境交易所同挂牌 催生"环权"交易市场

 

CCTV.com  2008年08月11日 07:43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中国证券报  

  8月5日上午,北京环境交易所在北京金融街北京产权交易所正式挂牌。北京环境交易所作为专业服务于环境权益交易的市场平台,旨在发掘环境权益交易项目价值,推进中国环境权益交易的市场化进程。

  同在8月5日上午,与北京环境交易所遥相呼应,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在上海宣布成立。

  接下来的8月6日,环境保护部和财政部在北京召开关于《天津滨海新区开展排放权交易综合试点的总体方案》的专家论证会,天津排放权交易所总体方案通过专家论证。

  业内人士认为,北京、上海两地环境权益交易所同日成立,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准备工作最后冲刺,反映了在当前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节能减排需求逐步被激发出来的背景下,中国相关机构已经瞄准环境权益交易的巨大市场前景;而它们以市场化的手段,与政府的行政手段相结合,又将进一步推动中国的节能减排大业。

  产交机构布局节能减排

  北京环境交易所有关人士介绍,该所是由北京产权交易所等发起的公司制环境权益交易机构,是利用经济手段解决环境问题的公共平台,是国际环境合作的市场化平台,是重要的环境金融衍生品市场。

  北京环交所董事长熊焰表示,该所业务分为四个梯次在分步展开。第一个梯次是节能减排与环保的技术交易。北京环交所目前在这方面的业务资源比较丰沛,今后的目标是建成国际性的环境技术转移中心。第二个梯次是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COD,衡量水受污染的指标)交易。北京环交所是国家二氧化硫交易规则制作的参与单位之一,目前已经聚集了一批包括中央企业在内的项目资源。第三个梯次是节能量指标交易,已经进入了“预研究”阶段。以国家“十一五”期间节约20%能源的节能减排指标为例,指标的分配存在不平衡性,发达地区、不发达地区间的配额交易是有可能的。

  最后一个梯次是碳交易,也是目前业内最为关注的环境权益交易。熊焰透露,碳排放配额今后将在该机构平台上公开出售,从而有望改变过去国内碳排放交易价格远低于国际交易价格的局面。

  北京环交所已经存储了30多个节能减排方面的技术交易项目,以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和节能减排技术为主。北京市政府已决定,北京市所有的节能减排交易,都必须进入北京环交所进行。同时,一些有技术转移的跨国公司已经与北京环交所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上海能源环境交易所由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全资设立,其核心业务是为环境能源领域各类权益人和节能减排集成商、科研机构、投资机构等各类企业、机构,提供节能减排咨询、项目设计、项目评价、经营策划、项目包装、基金运行、项目投融资以及技术支撑等各类资本、经营、信息与技术服务。

  《天津滨海新区开展排放权交易综合试点的总体方案》,则制定了排污权交易所平台建设、二氧化硫排放交易产品、COD排放交易产品等设计方案。

  记者了解到,除了京津沪三地设立交易所集中开展环权交易外,其他地方的一些产权交易机构其实也有在已有平台上开展环权交易的计划。例如,武汉光谷联合产权交易所计划开展二氧化硫排放交易,交易系统、制度设计都已经做好准备,目前正在等待相关部门对方案的批复。

  市场潜在空间大

  多家机构同时备战环权交易,反映了在当前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节能减排需求逐步被激发出来的背景下,中国相关机构已经瞄准环权交易的巨大市场前景。

  国务院印发的《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指出,到2010年,中国万元GDP能耗将由2005年的1.22吨标准煤下降到1吨以下,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要在钢铁、有色、煤炭、电力、石油化工、建材、纺织、造纸、建筑等重点行业,推广一批潜力大、应用面广的重大节能减排技术。

  数据显示,2005年我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高达2549万吨,五年后必须控制在2290万吨才能算完成目标。为了促进公开交易,控制二氧化硫排放,环境保护部《火电行业二氧化硫排污交易管理办法》即将出台。

  目前我国淮河、海河、辽河、太湖、巢湖、滇池等重点水域的污染十分严重,国务院通知要求,要确保到2010年,COD排放比2005年削减10%,新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明确规定重点污染物实行总量控制、排放许可制度,为流域性的COD公开交易奠定了基础。

  将来我国环交所可能开展的CO2等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即碳交易)业务,则是目前全球排放权交易的热点,市场规模已经十分可观。2005年2月《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后,2005年~2007年,全球碳交易额分别为110亿美元、300亿美元和640亿美元,而之前的2004年仅为4.4美元。

  在清洁发展机制(CDM)下,没有强制减排义务的发展中国家成了碳交易的主要供应方,发达国家则成了主要需求方。据世界银行估计,2008至2012年,全球碳交易需求量为7至13亿吨,交易值每年可达140亿至650亿美元。其中,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交易国,将提供1/3的碳减排量。有业内人士认为,碳交易额未来还可能继续上升,价格可能继续上涨。

  占领未来碳交易席位

  由于节能减排浪潮在全球范围内掀起,国外已经出现了多家专业从事以碳交易为主的环权交易所。例如欧洲气候交易所从事二氧化碳排放配额现货和期权业务,亚洲碳交易所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提供碳交易平台,荷兰CLIMEX交易所已经成功组织了500多万吨碳信用额的拍卖业务。此外,全球主要进行碳交易的市场还有欧洲奥斯陆的北方电力交易所、法国的未来电力交易所、德国的欧洲能源交易所,澳大利亚也将建设自己的国内交易市场。

  中国已成为国际碳交易的大卖家,并且市场潜力巨大,但是在国际市场上,中国企业在与发达国家的交易中处于相对被动地位,交易价格往往也较低廉。

  受制于各种因素,碳交易并不是近期中国环交所的关注重点,但是开展此业务只是时间问题,成立交易所可为未来的碳交易谋得一个席位。届时,依靠国内环交所平台,中国有望在国际碳交易市场获得与其经济规模相称的定价地位。

  中国环境谈判专家、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邹骥教授透露,中国企业的碳资产交易价格约为10欧元/吨,但是买家到欧洲市场再次卖出,则能获得15欧元/吨甚至20欧元/吨以上的价格。如此之大的价差中,除了部分是交易商的合理利润外,其他部分是由于中国企业谈判能力薄弱所致。中国企业对交易各环节的了解不够,有些时候还难以找到买家。

  邹骥认为,成立环境交易所后,可以将合格的项目在交易所挂牌,这有利于整合我们的项目资源,提高我们的谈判力量。他还希望,未来国内环交所能够帮助企业以专业化的队伍对外谈判,从而降低国内企业的交易成本,并获得更有利的价格。 (陶俊 陆洲)

责编:李菁

1/1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请您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