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胡俞越
□ 本报记者 张歆
“A股市场从去年10月创出高点以后一路暴跌且跌幅超过58%。但我仍然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充满信心,而目前最需要做的是救市和治市并举。”在一个阳光普照的惬意午后,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胡俞越与《证券日报》记者所聊的话题却十分沉重。
不合理暴跌背后的合理性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A股市场去年的大幅飙升还历历在目,但“今朝”股指已经物是人非。昨日,沪指盘中击穿2400点,与去年10月的最高点6124点相比下跌了60%。
对于A股市场持续数月的暴跌,胡俞越指出,A股的这一轮下跌确实全球罕见,也是极为不合理的。如今,股民总量由股改前不超过3000万发展为如今的1亿,同时投资者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增的投资者主要是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70后”、“80后”),如果挫伤了这些新增投资者的信心,资本市场付出的直接和间接代价可能是严重的。
但胡俞越同时认为,股市不合理暴跌的背后也有着一定的合理性:
一方面,股市本身的特征就是有涨有跌,这符合市场规律。而且,A股市场也确实需要对去年股市的暴涨做出适当的调整(当然,对暴涨的调整模式并不应该是暴跌)。此外,我国市场属于新兴加转轨的市场,因此比发达国家成熟市场的波动更大一些也是合理的。
另一方面,在经济次高速增长期,股市也会所有调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有两次连续5年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第一次是1992~1996年,第二次是2003~2007年(2003~2007年中国GDP年均增长10.8%),而2007年可能是本轮经济增长的峰值。2008年,国内外经济环境变数较多,经济运行将高位趋稳,经济增长率小幅回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势头放缓,固定资产投资略有降温,消费品市场活跃旺盛,外贸顺差增速有所回落。因此,2008年以后中国经济将有可能进入一个次高速发展期或者称之为调整期。在此阶段,中国经济还会保持年均7%~8%的增速(在全球范围内依然属于高速增长),但与2007年之前的几年却很难同日而语。
胡俞越强调,在经济的次高速增长期,中国经济面临且必须实现产业升级、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因为经济的质量远远比单纯的数量来得更重要。对于资本市场来说,上市公司也必须随着经济结构的大环境进行结构性调整。目前,上市公司的产业结构调整只是刚开始,可以看到端倪但是还看不清具体眉目。
救市与治市要并用
对于如何使A股市场摆脱如今过度低迷的状态,使其真实反映中国经济发展走向,发挥市场合理功能?胡俞越强调,“要标本兼治”。
胡俞越进一步强调,“治标就是救市,治本则是治市”。无论何种情况下,治市都是必需的。而在目前的情况下,救市也是必须的,毕竟“远水难解近渴”。
胡俞越认为,可以用来作为短期救市的措施还是很多的,也有着各自的现实基础。
首先是目前市场呼声很高的调整印花税至单边征收。日前财政部宣布,上半年财政收入相当于今年全年预算收入58486亿元的59.52%,财政支出相当于全年预算支出60786亿元的37.64%。从财政盈余来看,将印花税调至单边征收是在财政能够承受的范围内的。
其次是对于大小非的流通进一步规范。胡俞越承认股改取得的巨大成功,“股改解决了股权结构不和谐的问题,这曾经是我国资本市场最大的不和谐”,但“股改本身作为价格改革的一部分,衍生出了另一个价格改革的问题,也就是大小非问题。既然目前主要是从时间上限制大小非,那为什么不能从减持价格上同时进行限制?这也是治标的措施之一”。
第三是再融资的市场化。无论是首次融资还是再融资,都是资本市场的自身重要功能,本身都不是问题。市场参与各方应该牢记,上市公司不是大股东圈钱的工具,再融资只能通过市场化的方式来解决。
第四是要及时推出股指期货。胡俞越认为,在目前的点位推出股指期货很合适。股指期货是股票市场内在稳定机制,可以双向操作且拥有杠杆效应。如果理性运用股指期货,可以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而且股指期货也很可能是唯一一个能够做到防止股市大起大落的金融工具。
纵观世界金融市场,在一个高效率现代化的金融市场中股指期货必不可少。根据有关模型测算,中国股票市场总风险中系统性风险所占比例达40%,远高出国外发达国家股票市场25%的平均水平。
胡俞越强调,不要把金融衍生品视为洪水猛兽。“有人担心外资熟练运用股指期货,从而会控制A股市场,实际上谁最不愿意推出股指期货?恰恰是外资。因为外资已经通过境外的中国指数期货(新加坡、美国等都推出了针对我国A股的股指期货,例如新华富时A50)拥有了避险工具,外资可以通过在境内炒作A股、在境外做股指期货来实现避险,而我国国内的机构投资者却不能”。
而对于最根本的治市措施,胡俞越也有着自己的思考:“治本最根本的是从市场制度上入手,包括完善制度性缺陷,健全交易机制、实现股市债市的平衡、实现场内场外的平衡。”
以实现股市债市的平衡为例,大力发展公司债是目前工作的重中之重。过去,我国资本市场的融资模式“重股轻债”,股市和债市无论从交易量还是融资规模都存在较大差距。好在如今这一问题已经得到监管部门的重视,债市的未来发展是可期的;而场内场外不平衡的问题目前解决的比较慢。我国目前并没有真正的OTC市场,天津虽然在推动但效果还不明显。而在国外,股市债市、场内场外的交易量基本平衡。这是由于大量的股份公司是非上市公司,他们对股权的流动性需求也很难增大,这些融资需求需要场外来解决,当然前提是场外必须同样拥有退出机制。
抢 眼 新 闻
|
|
|
|
|
|
|
|
|
责编:韩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