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I是否已近强弩之末
一般而言,PPI居于CPI的上游,PPI应该是CPI的领先指标。但从实际情况看,PPI的走势却往往滞后于CPI。以2004年前后的物价上涨为例,CPI于当年7月达到5.3%的高点,而PPI则于10月达到8.4%的高点,峰值的出现晚了3个月。目前,CPI已有明显阶段性见顶迹象,人们因此猜想,PPI是否也会在下半年见到高点呢?
分析今年以来PPI的上涨,根源在于原油、煤炭等上游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另外,6月底成品油和电力价格调整,对PPI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从当前的情况来看,PPI在经历了快速上涨后,短期可能已接近于强弩之末。
国际市场上,由于美国等经济增长放缓,以及新兴市场国家的紧缩,全球经济已明显进入调整期。受此影响,7月以来原油等大宗商品的价格已出现大幅下挫。国内来看,在石油价格下跌的影响下,煤炭价格也有所回落,下游钢铁价格也已经开始回落;随着经济增速的放缓,通胀的压力将进一步减轻。进入四季度后尤其是在11月份以后,由于去年同期基数的原因,PPI回落的可能性进一步加大。
虽然PPI上涨向CPI传导要受多种条件限制,但毕竟增加了通胀压力,当前应继续采取措施,坚决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从长期来看,成本上升可能是企业今后要面对的趋势性问题。随着市场化的推进,土地、劳动力、资金等要素价格,以及能源、资源类产品价格都将趋于上升;实行节能减排,治理和保护生态环境,也会增加生产成本。对此,专家建议,应对PPI上涨的重点是提高企业对成本增加因素的消化能力,通过改善企业经营发展环境,充分发挥市场竞争的作用,在压力下推动企业加快技改升级,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从而为稳定经济增长和抑制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奠定坚实基础。(许志峰)
抢 眼 新 闻
|
|
|
|
|
|
|
|
|
责编:金文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