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欢迎回来,话说宁夏中卫的香山地区十年十旱,不管种什么都是颗粒无收,偏偏西瓜却长得特别好,为什么?因为西瓜喜欢!
解说:其实西瓜的原产地就是遥远的非洲沙漠,西瓜就喜欢高温干燥的气候。相传四千年前埃及人开始种瓜,四五世纪时,由西域传入我国,所以称之为“西瓜”(打字幕:西瓜,种出西域,故之名――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而宁夏种瓜的历史据传也有一千多年了,自古这里的人就发明了一种独一无二的种植方式。那就是,首先在干旱的黄土坡地表面铺上15厘米左右的砂石,而且这活只能在冬天干。
杨飞
都是在地冻瓷的时候车才能进去,这儿旱嘛,如果不是冻瓷的时候,汽车进去了那个土可以泡嘛,都是颗粒状的了,不是()状的了,车都囊下去了,就干旱到那种程度,到上冻的时候车才能进去
解说:铺好砂石,等到了四月份,就开始播种了。把石子刨开一个个小坑,放进种子,盖上沙土和石块,再铺上地膜,过不了多久西瓜就开始发芽结果,而这都得归功于那层厚厚的砂石。
杨飞
一是保墒,就是雨水下来以后,上面铺的这种沙能把它这个水分给遮盖住,防止太阳晒到蒸发,还有一点就是这个沙对提高地温,它把温度都吸收以后,就储存起来了一样,对西瓜的生长有一定的作用。
主持人:说起这些砂石的蓄水能力,那称得上神奇,我给您举个例子,2005年的上半年香山地区旱的一场雨都没有,可砂石地能靠去年保留的一点湿度,长出瓜秧、结上果。有一位瓜农前一年遇到了雷阵雨加冰雹,结果这年西瓜长得比谁家都大,就因为去年的雨水都保存在砂石下面了。而且据说这些砂石含有丰富的矿物质,经过雨水冲刷能被西瓜吸收,再加上香山地区海拔2000多米,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所以这石头瓜吃起来还真是不错。
解说:当年下岗后的杨飞发现有零星的客商来中卫收瓜,他才有了种瓜的心思。不过杨飞个子不高,胃口却不小,他一干就想干大的,做香山地区最大的西瓜种植户。三个冬天,天寒地冻,每天他都和妻子起早贪黑的铺砂石。
杨飞的岳父
每天都是披星戴月,早上一早就要出发,晚上看不见的时候才回来
杨飞的妻子
累啊,到了晚上好象是眼睛一闭就是天亮了
解说:干着超体力活,累点苦点夫妻俩都觉得没有问题,最难受的是吃不上饭,饿得受不了。
杨飞的岳父
哪有饭吃,早上吃完饭,中午你就带点干粮
杨飞的妻子
就是饿的时候就吃点馒头喝点水
杨飞
那时候饿的,真是到晚上的时候,甚至连上炕的劲都没有了,就到那种程度
解说:这样干了没两天,两个人脸上、嘴上都被风吹得裂了口子,稍微一动都疼得倒吸气,杨飞自己倒还受得了,可一看妻子,他就满心的不忍。
杨飞
头发都看着苦苦焦焦的,脸都晒的黑黑的,我们所说的都晒起了一层锈,嘴唇都裂了口子,让人看着确实心疼,挺心疼的,满身的灰尘。
解说:杨飞劝妻子歇歇,可妻子是一声不吭,每天照样跟着他起早干活,三个冬天过去了,杨飞夫妻俩终于拥有了1200亩压砂地,真成了香山地区最大的西瓜种植户。播种
发芽、结果,杨飞看着自己种的西瓜一天天长大,心里是充满了希望。
杨飞
到瓜地里晚上转一转,睡在瓜棚里,因为我们这儿海拔高嘛,抬头就好象够到月亮那种感觉,晚上安静的很,虫叫声,还那个西瓜噌噌噌长的声音,也就是说离我们的希望、愿望更近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