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差异导致水土不服?
在国内基金业对华尔街金融人才虎视眈眈之际,业内人士也对中外基金公司之间的文化差异引发的问题表示出了担忧。北京一家银行系基金公司分管市场的副总经理表示,中国基金业要不断成长壮大,走出去是必经的一环。目前,已有南方、华夏、嘉实、易方达等四家基金公司在我国香港设立分公司,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基金公司试水海外。华尔街危机无疑给国内基金公司的人才储备战略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所担心的是,中外基金公司的企业文化,双方所面对的市场环境等都存在很大不同,引入的华尔街人才能否适应,的确需要仔细思量。”这位人士表示,迄今为止,国内基金公司聘请外籍人士担任基金经理或投研部门负责人的,还没有哪一家做得非常成功,一些基金公司的外籍高管甚至最终以被迫辞职收场。
银河证券研究所基金研究总监王群航表示,国内基金公司在衍生品和海外投资方面亟需成熟人才,华尔街危机刚好提供了“捡”便宜人才的良机。 但海外人才能否尽快适应国内基金业的企业文化,确实是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
一家全美前十的猎头公司上海分公司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近期确实越来越多的华尔街金融人才通过他们寻求在国内发展,“但他们不会说一句中文,更谈不上对中国有深入了解,国内基金业的一些潜规则,如人事斗争、行政色彩等,一旦面对,他们恐怕无所适从。”华尔街的高端金融人才,一般都是打拼多年,在美国有家有口,即使来国内基金公司就职,他们恐怕也不大愿意长期居住在中国,而如果让他们就在美国办公,如何对这种异地办公的模式进行完善的监管,又是一大问题。
王群航还表示,即使招聘到了满意的华尔街金融人才,还需要能够长久地留住这部分人才,才是真正地“抄底”。而如果华尔街回暖,新招的人才回流到华尔街去,国内基金公司难免“赔了夫人又折兵”,“所以我们也不要对华尔街的金融人才抱太高期望,美国不也是由于滥用金融衍生品而爆发了金融危机么?”王群航反问道。
![]() |
![]() |
抢 眼 新 闻
|
|
|
|
|
|
|
|
|
责编: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