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全民“失财”:压在心头的8种滋味_CCTV.com_中国中央电视台
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首页 > 经济频道 > 理财参谋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2008年全民“失财”:压在心头的8种滋味

CCTV.com  2008年12月29日 08:54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新华网  

  5 后悔

  投资靠常识不靠概念

  信股评家而不信自己,当被重度套牢时很多散户才发现,原来炒股靠常识不靠概念。不仅股评家救不了股市,奥运也救不了股市。2007年的牛市,恰恰就是提前发动的“奥运行情”。

  直到年终,很多投资者才体会到:原来,所谓的“奥运行情”,在一年前6124点时就已被提前透支。剩下来的时间,只不过是熊市的煎熬而已。

  熊市一年中,因为抄底而套在半山腰的故事从未停止过。从“明天是抢反弹的最佳时机”,到“不要把肉割在地板上”,从“不会是简单的反弹”到“最后的加仓机会”……股评家们“低吸高抛”、“逢高减磅”的论调也从未停止过。从年初持续到年尾,却依然没能把牛市说得“起死回生”。

  “我天天看的一个股评家的博客,其实我也感到不可信,可还是听信了他。”股民马建福有些悔不当初,“这个股评家从6000点一直唱多到3000点,我就是听他的话进场抄底,结果被套。”

  马建福说,这种博客的点击率,行情火爆时每天至少有数十万的量,“真是害人的黑嘴啊!不知道害了多少人!”

  “血的教训让我明白,炒股就得靠常识。”马建福说,亏损不仅没有模糊他的心智,反而让他一直在思考。“A股6124点的高峰,市盈率达到惊人的七八十倍。这其实意味着现在的投资成本将在七八十年后才能收回,这样的市场如何能持续?”

  马建福在随后的日子里发现,身边还是有人在高位逃顶,理由无非就是——感觉股价高得令人恐惧了。

  现在,他总结的看法是:中国股市这次暴跌只是自然规律使然,和历史上没什么不一样。因为过去涨得快,所以现在跌得急;因为过去涨得高,所以现在跌得狠。上市公司的“基本价值”才是支撑股市的根基。

  6 悻然

  长期投资≠长期持有

  你理财,财不一定理你,好企业不等于好股票,长期投资不等于长期持有……牛熊一年间,似乎又回到了起点,然而历经磨炼的新股民已经成长,老股民更加成熟。

  当“买了中石油,生活不用愁”这句名言火爆之时,很多中石油的持有者走上了不归路。

  “中石油可能会套牢整整一代人。”在奉行长期投资的艾葳看来,很多股民在48元买入中石油将会是一个“历史性”的悲惨结局。一年前原油牛市高峰时艾葳曾预言,作为一个典型的长周期行业,从长远来看,未来石油的合理价格将维持在30至40美元的水平。那么当下一轮熊市来临时,它的价格应该是在40美元左右的水平(同一时期美元的购买力可能有所下降)。

  今天回过头来看,竟是惊人的精准。

  “如果我们假设30岁的投资者以中国石油的开盘价格买入,并且试图做长期投资的话,那么或许将不得不等到他的孩子而立之年时,才能成功解套。”艾葳表示。

  无论此话是否有理,如果知道作为两市第一权重股,只有大盘超越历史高位后,A股中石油的股价才可能重新回归,就知道48元的价格是多么的非理性。

  而随后市场预期的极度悲观加上上市公司经营的周期性变化,市场“戴维斯双击”的巨大杀伤力让投资者目瞪口呆:无论是140多元的中国平安,还是300多的中国船舶;无论是被投资者奉为圭臬的第一优质股贵州茅台,还是被中小投资者赞不绝口的招商银行,无不经历了高位的腰斩再腰斩。

  “好公司不等于好股票,以为只要是好企业的股票,不问价格就买入持有,也是国内投资者对于长期投资的常见误区。”私募经理张可兴认为,价值投资和持有时间的长短并无必然联系。无论多么好的股票,只要其股价被严重高估或透支,其价值已经完全甚至过度实现,都应该坚决卖出。

  血的教训告诉所有的投资者,价值投资并不是单纯地长期持有,更不是简单地“买入最好的股票并持有一辈子”。

3/4 < 1 2 3 4 >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请您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