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息空间不大?
对于新出炉的CPI、PPI数据,众机构最关注的还是未来货币政策走势。对于降息空间的争论,成为影响债券基金未来收益率的一个重要参照。
富国基金昨天给出的观点明确:双双告“负”的CPI与PPI数据,增加了央行降息的压力。
博时基金副总裁李全昨天也指出,目前许多行业依然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工业品价格进一步下降的压力仍然较大。而需求萎缩的态势依然在继续,预计上半年CPI都可能维持负增长。随着政府投资效应的显现,下半年CPI同比增速可能回升。目前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仍有较大的下调空间,CPI下降导致实际利率上升,央行存在小幅降息的可能,但时点还有待观察。
华富基金人士认为,由于当期基准利率与CPI的差额是衡量真实利率的指标,因此2月份CPI呈现负增长,理论上为央行降息创造了空间。但是央行不会单纯因为CPI数据变化就降息,而会更多地考虑实体投资、实业资本可承受的成本线。从刺激经济、鼓励投资的角度来看,降息未必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一位基金公司债券基金经理则认为:“个人觉得,减息周期已经结束,去年年底的时候,我就是这个观点,前段时间市场有一个误解,就是把我们的基准利率和美国市场利率做一个比较,就说利率有很大一个下浮空间,其实我们(将)基准利率和基准利率比较,市场利率和市场利率比较,就有一个结论出来,我们的市场利率和美国是差不多的,都没有太大的空间。”
在降息空间不大的前提下,一位基金公司固定收益投资总监直接对机构建议:“如果大家既可以买股票又可以买债券,就不要买债券了,都买股票去,因为收益(都)是有一点风险的。如果只能买债券的还是可以买‘一点’债券,但现在债券的机会真不多。”(记者 肖莉)
责编:金文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