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逐渐衰竭 股指或走W型
本周大盘高位震荡,缩量整理,周线收出一根十字星,是上涨中继,还是调整的开始?多空双方经过一周的拉锯战后,下周将决出胜负。
本周沪指周K线连续第三周上涨,涨幅0.75%,报收2645.26点,一周成交6698.94亿元;深证成指上涨0.89%,报收10273.23点,一周成交3541.18亿元。
多方逐渐衰竭
周一,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4月份CPI同比下降1.5%,PPI同比下降6.6%,连续第三个月出现双降,且降幅加深。CPI与PPI双双同步回落,显示生产与消费需求均不旺盛,经济回暖压力仍然很大,受此冲击,周一上海大盘放量大跌1.75%。
海关总署12日发布的数字显示,4月份当月我国进出口总值1707.3亿美元,同比下降22.8%。周二股指受周一大跌影响惯性低开,临近尾盘14时28分,指标股突然发力将指数拉起,但量能明显萎缩,出现量价背离现象。这被分析人士理解成"5·12讲政治行情"。
周三,指标股继续着尾盘拉抬的把戏,中国石油(601857)大涨6.07%,大盘量能较周二略微放大,但下跌股票为数众多。
周四没有延续周三尾盘的上攻,直接跳空低开低走,空头凶相毕露,下午地产板块发力将股指拉回,跌幅收窄。
从盘面看,权重股拉指数掩护其他股票出货特征明显。权重板块轮番发力,看似机会很多,但实则没有持续性,往往发力后第二天就会调整。
周五传来众多利好,如陆家嘴论坛召开;国务院发文加快海西建设;证监会公布创业板发审委正研究设立;深圳综合改革方案获批;央行、银监会充分肯定宽松货币政策。尽管有如此多的利好,但沪指仅微涨5.38点,缩量明显,显示多头力量逐渐衰竭。
股指或走W型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发电量2712.9亿千瓦时,同比下降3.5%,降幅比上月扩大2.2个百分点。相对应的是,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速为7.3%,比上月低1个百分点。
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可以看出,经济回暖不会一蹴而就。
近日,摩根斯坦利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表示,中国经济回暖的过程将走W型。
如果是这样的话,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且走势先于经济,会不会在经济数据进一步恶化之前调整?
回顾今年以来的行情,十分像与2007年大牛市行情的迷你版。2007年"5·30"之后蓝筹直接发动主升浪冲顶。今年会不会复制这种走势?从目前盘面看可能性很大。一方面,大盘出现二次顶背离,调整要求强烈。尤其在目前成交量无法跟上的情况下,调整随时会来。另一方面滞涨权重板块轮番躁动试盘。
如果走势像2007年一样,在5月末出现大幅调整,投资者则可以分批买入滞涨蓝筹。
二次顶背离
技术上,从周线看,依然在走上升通道,月线更是处于起涨阶段。
而从日线看,大盘则发出二次顶背离信号,这说明短线有强烈的调整要求。继续向上,一有上升趋势线上轨压力;二有去年奥运前夕的整理平台阻挡。
而经过一周的拉锯战,下周大盘将面临方向的抉择。从目前逐渐萎缩的成交量以及向上面临的两大压力来考虑,笔者坚持短线看空。
但如果向下调整,由于基本面、政策面和权重指标股滞涨因素,因此调整的空间也不会很大。所以,目前主要风险在于前期爆炒的题材股,而非大盘。
后市有两种可能:一是股指突然跳水,洗掉浮筹后,蓝筹直接发动主升浪;二是滞涨蓝筹继续逼空式上涨,最终引发多头力量衰竭,迎来较大级别调整。
本周从资金流向来看,散户资金流出明显大于机构,这意味投资者在逼近历史密集区主动减仓套现的意愿强烈。主力通过拉抬权重指标股来推动股指向上,目的就是吸引更多的散户资金跟风,以达到胜利出货或逢高套现获利筹码,而量能的逐渐萎缩显示散户不买账,追涨热情不高。遇到散户如此反应,主力下周仍会反复轮番拉抬权重股,刺激散户追涨神经,使部分信念不坚定的投资者高位接棒。
此时正是多空拉锯的中阴状态,如绞肉机般残酷,操作难度极大,多空通杀。很多股民现在的状态是,买了就感觉不妙,卖了又感到机会很多。
综上所述,目前股指高位震荡,量能不济,风险加大,此时投资者应该尽量降低仓位,锁定利润。不然一旦遭遇周一、周四此类急跌,将会直接没收前期多日利润。
市场有自身的运行规律,好像一个鲜活的生命,一呼一吸间保持着自己的节奏。而目前A股已经连续三周上攻,试问只呼不吸的生命能持续多久?
关注解禁概念
目前投资者应仔细分辨手中持股,对于已经连续拉抬放量出货以及主力出货破位后破罐破摔的品种,应该不管盈亏坚决出场。对于重仓持有滞涨蓝筹股以及没有出货品种的投资者,应该小涨小卖,大涨大卖,连续狂涨全部卖掉。已经空仓的投资尽量耐心等待调整,不要急于入场、买套止痒。
另外,下周将有151.65亿股限售股将解禁,解禁量环比增长228.89%,解禁市值也达到1191.12亿元。
如果下周解禁高峰可以把股指打压下来,倒不失为短线良机。5月19日,中国联通(600050)有10.75亿股上市流通,17日为电信日。经过前期的拉高后,中国联通正待消息配合,二次拉高出货。投资者可密切关注其下周表现。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