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底通胀就有可能来袭,但是明年通胀的可能性则更大。未来通货膨胀出现时,银行就必须回笼资金,经济将会又一次衰退,这与上世纪70年代相似。”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近日表示。近期,美元持续贬值,石油、黄金、铜、食用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通货膨胀的预期已经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
从国内情况来看,尽管CPI和PPI连续多月持续下降,但通涨的脚步声似乎已近:成品油调价如箭在弦,自来水、天然气等也在酝酿涨价,以豆油为主的食用油年初以来价格已经上涨了20%多,房地产等资产类价格也出现了止跌回升的势头。不少经济学家指出,潜在的通胀压力已大于数据层面上的通缩压力。
美元持续下跌
美国在决定大肆发行国债救市之初,经济学家就发出了美元贬值将导致通货膨胀的警告。近一个多月来,美元持续下跌,使得市场对因美元走势恶化导致美国通胀水平失控的担忧空前加剧。
上周,美元兑日元、英镑、欧元等主要货币全面下跌。截至上周五,美元指数刷新5个月低点,失守81关口。美元兑日元跌至2个月来的低点,兑英镑跌至6个月低点,兑欧元则跌至4个月低点。美元的持续走低,使得投资者纷纷抛弃美国资产,转向大宗商品以规避风险。
由于美国政府正在进行新一轮的国债收购招标计划,进一步增加了市场对美元贬值的担忧。外汇市场分析专家孙中正指出,美元兑主要货币跌至年内低点,主要原因是市场对美国预算赤字猛增的担忧使投资者对美国资产兴趣大减。
5月初,美国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斯蒂文·罗奇就表示:“美元目前接近波峰的顶点,将在两三年内呈现逐渐下调趋势,并较目前水平会有20%左右的下调幅度。”
市场分析人士表示,一旦美元走势继续恶化,该国的通货膨胀水平也极有可能失控,由此也将引发全球至少3到5年的通胀局面。
石油、黄金等大宗商品持续上涨
在美元走低的带动下,以石油、黄金、有色金属等为主的大宗商品价格近期却持续上涨。石油涨价会带动系列下游产品价格上涨,而黄金的上涨则反映了投资者的避险预期。
石油价格在短暂下降到30多美元/桶之后,今年以来呈震荡上行趋势,特别是4月份以来更是连续突破50美元/桶和60美元/桶大关。上周三,纽约市场的主力原油期货合约收于62.04美元/桶,涨幅达3.2%,创下了6个多月以来的新高。截至上周五,油价报收61.55美元/桶。全周升幅高达8.2%。“如果经济复苏,年底油价涨到80美元/桶是有可能的。”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指出。
在美元上涨的同时,黄金价格也走出调整格局,从900美元/盎司的价位上行。上周五,最高位每盎司见967.70美元,刷新了3月20日以来的高位,其后虽则回落,仍收报958.80美元/盎司,较上日价位升0.3%,距离2008年3月12日历史高位1002.95美元,仅差46美元。全周金价连升4个交易日,累计升幅达3%,并连续三周出现升势。分析师指出,金价升势正好反映美元弱势、油价上升及整体通胀忧虑等因素。倘若美元往后时间进一步下跌,加上油价升势未遏,金价有机会于6月底时创出1300美元历史新高,8月底可望进一步推高至1500美元新纪录。
此外,白银、铜等大宗商品的价格也大幅上涨,其中白银上周五一度升至每盎司14.86美元,创去年8月中以来高位。年初至今,银价累升30%。期铜价格上周五单日上升2.3%,全周累升4%,创去年中以来最大周升幅。
中国率先复苏会率先通胀?
美元贬值,大宗商品出现涨价潮,直接引发了国内通货膨胀的担忧。
由于国际石油价格大涨,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近期以以“资源紧张”为由,暂停对外批发成品油。而此前,中国石油已多次提请发改委要求成品油涨价,但相关部门并没有在价格调整问题上松口。不过,5月12日发改委还是上调了航空油价。“决策层可能担忧成品油调价,会打击正在复苏的经济。”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经济师牛犁分析称,油价上涨将带动其他原材料产品价格上涨,从而导致企业成本增加。“目前油价影响不大,但如果涨到80元/桶,将开始对通货膨胀产生压力。”林伯强指出。
普通消费者感受更明显的是食用油价格的上涨。今年以来豆油、棕榈油和菜油三大调和油价格都出现了明显的上涨,如豆油期货价格由年初的约6000元/吨上涨至7300元/吨,涨幅超过20%。食用油是食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食品价格在CPI指数中权重约为33%-34%左右。中央民族大学经济系教师李强告诉记者,按照以往的经验,通胀往往会从食品类开始,上一轮的通胀就是从猪肉开始的。不排除这轮的通胀仍然会从食品开端。
此外,近期以来,我国多个城市都在酝酿自来水、天然气(煤气)、电涨价,这些公共产品的涨价,必然会进一步增加通胀的预期。
不少专家预测,如“中国经济率先复苏”,必然就会有“中国经济率先通胀”。
相关链接:
责编:王玉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