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频道 > 市场热评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IPO重启箭在弦上 三类公司直接受益

 

CCTV.com  2009年06月08日 08:27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证券日报》  
专题:新股发行制度改革

  6月5日,《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期结束。自2008年9月25日华昌化工登陆A股市场以来,新股发行上市已搁浅超过八个月,过会未发行的公司已累积达32家。按照官方说法,该征求意见结束并正式发布后,即会安排新股发行。

  IPO十年历程再回首

  回顾A股近10年的新股发行频率,可以发现,IPO项目审批、放行节奏几乎完全跟着股票市场表现走。

  以时间为序,我们撷取A股近10年历史上的4个重要时段,比照上证综指的走势与IPO情况,上述结论将更加清晰。

  1999.5.19-2001.6.14:股指、IPO比翼齐飞。这是近10年来让人记忆犹新的一轮波澜壮阔的大牛市。其间新发266家上市公司。

  2004.8.31-2006.6.7:熊市+股改叫停IPO。2004年8月31日,证监会暂停审批新股上市。此后,股市继续下滑至998点。A股在15个月内无新股上市,这在IPO历史上绝无仅有。

  2006.6.7-2007.11.13:大牛市催生超级IPO。由于上市公司股改逐步推进,股市迎来千载难逢大牛市。06年融资额1339亿,07年融资额4780亿。

  2008.9.17至今:金融风暴堵死A股IPO。08年第三季度,A股IPO数量只有18个。至9月17日,证监会发审委停止审核新股,IPO大门关闭。

  重启后回升概率较大

  统计资料显示,在此次暂停之前,我国股市曾经历过6次较长的新股发行暂停和重启IPO,有5次是重启前下跌、重启后企稳回升。根据莫尼塔统计指出,这6次重启IPO后的一个月内,上证综指上涨概率高达83.3%。IPO重启后月涨幅最高的一次出现在1995年6月30日,当月IPO融资规模只有1.7亿元,是6次重启当月融资规模最小的一次。月度融资规模最大的出现在2006年6月,达到232亿元,而上证综指表现依然强劲,涨幅达5.76%。IPO重启后一个月指数惟一一次下跌出现在2001年11月29日,而当月融资规模只有49.3亿元。从融资规模统计发现,随着融资规模的扩大,股指也并未被拖垮,这说明融资规模与指数走势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从历史上这6次IPO重启的具体情况分析,1995年至1996年的前三次IPO重启与2005年至2006年的后两次IPO重启,我国经济都不在萧条期,GDP增长都在10%以上,这种市场背离产生的内在上涨力量完全能对冲掉重启IPO的资金压力。

  然而,2001年的第四次IPO重启情况恰恰相反,当时经济相对低迷,GDP增速8%,而股市却在高位,这使得IPO重启后市场改变了方向。令不少投资者担心的是,本次IPO重启的背景与历史上第四次IPO重启情况相似。国海证券分析师认为,这是一种累积了经济下行与股市上行的背离。那么历史是否会重演呢?我们将拭目以待。

  两种代表性观点

  金融海啸下,A股市场在去年下半年急挫,市场悲观情绪浓厚,当时确实不是在市场集资的好时机,而中国证监会执行的“平衡资金供求,控制新股发行节奏”原则,没有让IPO展开,防止对市场资金再带来冲击,被视为政府救市的重要政策之一。今年以来,A股市场回暖,宽松货币政策下,市场资金充裕,IPO重启势在必行,那么此举对市场的影响如何?归结各券商报告观点主要分为以下两种:

  乐观预期:不影响向上趋势

  以金元证券、申银万国、平安证券等为代表的研究机构认为,IPO重启不影响股市趋势,无须过于担心。若资本市场的“平稳发展”,是建立在没有新增供给的基础上,这样的市场本身就是不健康的,这种环境下出现的上涨也是理念错误、不堪一击的。可持续的上涨行情,一定是扩容与增值、融资与业绩、发行者与投资者、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能够实现共赢,并且是循环增强的。承受不了IPO重启冲击的上涨,是跛足的,难以持续,不要也罢。IPO重启,可看作是对2008年11月开始的这波上涨,进行定性检验。

  谨慎判断:阶段性调整确立

  以银河证券、海通证券为代表的机构认为,市场阶段性调整趋势基本确立。近期对机构投资者的调研发现,乐观者的主要理由有经济见底回升趋势确立、股市运行趋势良好、投资者心态稳定等方面,更多的是心理层面,而心理层面的基础是最不坚实的。IPO重启对市场的短期影响而言,增加了股票供应数量,加大市场震荡在所难免。在市场自身上升动力减弱的背景下,IPO重启是促使股市运行趋势发生转变的重要催化剂,本轮反弹基本宣告结束,阶段性调整基本确立。

  三类公司直接受益

  随着IPO重启进程,三类上市公司有望直接受益。

  一、上市券商因承销收入增加而受益。根据统计显示,A股共有32家拟上市公司在2008年已经通过证监会审核等待上市,这些“准上市公司”总发行规模超过700亿元,如果能顺利完成这些项目,将会为券商带来18亿-24亿元的承销收入。从32个项目的预计发行股数来看,除中金公司承担的一家超过120亿股的项目外,其他均为中小型项目。从承销商来看,上市券商海通证券和国金证券分别拥有2个和1个项目,而广发证券拥有3个项目,均为5000万股以下的小项目。因此,从承销商来看,中小型证券公司的受益程度要高于大型券商。另外,申银万国认为,IPO重新开闸对券商股的信心作用大于实质作用。券商投行业务收入占比仍相对较低,且业务成本相对较高,从营业利润的角度看,投行业务影响相对有限;但IPO重启会使得市场对于券商的直投及自营业务等重燃信心,尤其是对于冗余资本较多,利用效率低下的中信、海通而言,其自营业务获利能力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二、参股券商的上市公司因券商业绩提升而有超额收益预期。据不完全统计,主要包括以下上市公司:

  参股国泰君安的中大股份、泸州老窖、华电能源、泰达股份、焦作万方、中华企业、航天机电、华茂股份、大冷股份、大众交通;

  参股长江证券的武钢股份、葛洲坝、长江电力、保定天鹅、锦江股份、海欣股份;

  参股东方证券的上海建工、浦东金桥、百联股份、上海九百、长城信息;

  参股华安证券的黄山旅游、浙江东方、东方创业、江苏舜天;

  参股华鑫证券的上海金陵、上海贝岭、飞乐音响、飞乐股份;

  参股宏源证券的华茂股份;

  参股东北证券的亚泰集团;

  参股国元证券的模塑科技、皖能电力;

  参股中信证券的雅戈尔、两面针、南京高科;

  参股国金证券的九芝堂;

  参股西南证券的*ST珠江、太极集团、九龙电力、亚盛集团、重庆路桥、长安汽车;

  参股海通证券的世茂股份、东方创业、申能股份、厦门国贸、兰生股份、浦东金桥、华银电力、百联股份、双钱股份、南方汇通;

  参股申银万国的爱使股份、豫园商城、东方明珠、飞乐音响;

  参股兴业证券的中国平安、福建水泥、厦工股份、青山纸业、福建南纺、大众公用、交大昂立;

  参股中信证券的雅戈尔、马应龙、华升股份、南京高科、两面针等。

  三、参股潜在IPO目标的上市公司将受益于股权投资的市值提升。例如参股光大证券的大众交通;参股招商证券的中海海盛、中粮地产、深圳华强、中信集团、中国医药;参股宇顺电子的莱宝高科等。

  相关链接:

责编:金文建

1/1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