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频道 > 产经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中铝注资力拓失败可以转变为好事

 

CCTV.com  2009年06月16日 10:59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要紧的是办好自己的事情

  6月5日,中国铝业公司注资力拓宣告失败。后者撕毁早先达成的195亿美元融资协议,改向资本市场配股融资152亿美元,并与铁矿石行业另一巨头必和必拓合资经营。

  中铝注资力拓本可成为中国企业迄今最大的单笔海外投资项目。按照当初达成的协议,中铝可以购得9处矿山部分股权,并将去年波峰期购入的140亿美元力拓股份平均价拉低。其战略意义,更在于中国将籍此大大拓展资源,获得与资产保值的多元方式。作为先例,与中国同为资源品进口大国、制成品出口大国以及外汇储备大国的日本,正是通过大量采用类似方式,不仅较为成功地抵御了初级产品价格上涨带来的风险,甚至还在其中坐收渔利。

  中铝注资力拓失败与四年前中海油竞购优尼科失败一样,真正的阻碍均在于西方国家某些政客根深蒂固的冷战思维。

  往者往矣,面对外来的挫折,最好的对策即如第一次申奥失败后小平同志所指出,“要紧的是办好我们自己的事情”。具体来说,眼下需要我们自己进一步办好的事情是:

  其一,中国的引资政策应按互惠原则进行调整。原因在于:内生于改革开放初期的“双缺口”,中国在其后的30年间逐步成为了世界上开放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大量涌入的外资企业动辄占据了中国半数以上的市场份额,不少行业甚至已经为外资企业全盘掌控,作为成果,中国也确实因此成为了“双盈余”国家。而新形势下新一轮变革的基本诉求则是,中国不可能长期容忍某些国家既要坐享中国开放带来的好处,又要拒绝本国开放的调整,最后,还要反咬一口将其一手造成的贸易逆差归咎于中国。

  其二,中国的“走出去”战略应以更为主动的姿态直面挑战。原因在于:事实一再表明,面对全球实力格局的必然变化,某些国家固守既得利益的保守心态不减反增,此严酷现实决定了中国的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不可能顺风顺水合理配置,中国必须以更为主动的姿态去创造机遇、把握机遇。

  其三,中国的产业调整应把效率提升放在首要目标。原因在于: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又是一个资源小国(按人均拥有量),此先天禀赋要求中国更为坚决地告别以往主要依靠生产要素大量投入的粗放式增长模式,毕竟,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即使从理论上说,可供中国开发利用的全球资源也已有限。

  其四,中国的要素价格市场化进程应予提速。原因在于:人为压低的土地、资金、能源、排污成本致使国内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从其立项之初起即缺乏严格的约束,因之形成的重复建设、产能过剩极不恰当地加剧着中国“买什么什么涨价、卖什么什么跌价”的尴尬,本该属于国民的福利就此大量外流。

  综上所述,中铝注资力拓失败不是什么好事,但却可以转变为好事,此中辩证关系用经济学家刘易斯的话来说就是,“自然资源决定发展的方向并构成一种挑战,而人的精神意志可能接受这个挑战,也可能不接受”。何去何从,关键还是要靠我们自己。(《中国经济周刊》评论员)

  相关链接:

责编:肖成迪

1/1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