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宁:历史重演 大鳄们又要炸鱼收网了
今年以来,除笔者预言的期货市场行情蓬勃外,虽然政策激励层出不穷,但股市的反弹却一直显得滞重无比,我虽然在去年10月便断定1600点一线多头可以组织抵抗,2008年末起会出现反弹行情,可以看高到2400点左右,但这轮明显滞重的反弹能最终站在2700以上却有些出乎意料。
或许,是中国政府的救市力度超出我的想象,也或许是我从去年11月起便把更多的关注给了期市和邮市吧,这次股市的反弹之“不屈不挠”的确超出我的预期。
事实上,作为一个刚刚受过“重伤”的投机市场,除了步入六月以来由大盘蓝筹策动的赶顶式疯涨外,单单从2400点到2600一线的200多点反弹历程间,市场成交金额便达到了惊人的14万亿,成交额直逼我国一年城乡局民储蓄余额!这样“不屈不挠”的执著反弹,其耗能量早已超越2007年最巅峰时刻的水平,实在是有了些“鬼神难测”的味道,不仅是作为冷观者的笔者觉得出乎意料,而且众多私募操盘的朋友也在其间进出了几遭,彷徨了数次,连呼“看不懂”!
当然,客观地讲,今年股市续涨拒跌还是有其历史和现实原因的:
第一,为了抗击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衰退,政府不仅出台了四万亿紧急救市措施,而且还连续出台了十余个产业振兴计划,几乎是在以倾国之力阻击衰退的蔓延,这在客观上为股市的反弹提供了政策支撑、资金支持以及“题材供给”。在一定意义上说,政府似乎有了“通过繁荣股市振兴实体经济”的国家意志倾向,虽然我们还不能完全做类似的断言。但无论如何,寻找亮点、提振信心、预期复苏的一贯做法都部分遮盖了经济衰退的真相,为投机力量的繁荣提供了绝好的“政策说辞”。
第二,为了“社会稳定”,安抚伤痕累累的股民之心,证监会从去年8月起便不得不停止了新股发行,在舆论上频造暖风,在政策上也是只出利好而回避任何“利空”,可以说是只放水,不抽血,这便为市场主力肆无忌惮的炒作腾出了绝佳的空间。于是,在经历了股改等革命性变革措施后,政策市特征不仅没衰退,反而又被强化了。
第三, 在经历了自2007年10月起的一年多大跌后,环球各股市均有“见底”迹象并萌生了强烈的自救冲动,这便有了外围市场的好转这一国内股市的最佳“互动题材”,因为A股的溢价被认为是正常的,所以跟涨便也成了“正常”,更何况曾经位居全球跌幅榜前列的A股市场本身便酝酿了更强烈的反弹冲动。
第四,2008年的大跌让包括公墓、私募以及个人在内的绝大多数投资者损失惨重,或割肉,或被套,因而看涨自救便成了绝对的“人心所向”;而在去年逃顶成功或空仓观望的资金在2000点之下也看到了“拣便宜”、“抄打底”的机会,这就有了本轮反弹最扎实的“群众基础”。此时,反弹乃至反转甚至重演大牛市的泡沫才是最痛快的,利益驱动之下,多数人都根本顾不得“中国经济是否还受得了这种疯狂”的国家利益了,“我走后哪怕洪水滔天”成了某些人私下的算盘。
第五,本轮反弹的背景是全球金融危机、经济衰退以及中国以外贸进出口委代表的实体经济的全面衰退,此时,中央政府年初提出的“保8”成了重大考验,所以大量释放流动性救急成了不二选择,但可惜的是,银行释放的巨量流动性有很大一部分通过短期票据、假按揭等方式流入了股市、楼市,而且,因为实体经济的振兴短期很难做到,做实业很难赚钱,于是,许多搞实体的资金都在逐利效应驱动下流入了股市楼市,导致国内实体经济投资环境变得更加恶劣。只不过如此一来,鼓楼二市的“小阳春”便出现了。
第六,在本轮反弹中,以摩根大通为首的国际投行大鳄们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虽然他们“坚定看多 ”言论在07、08年的绝大部分时间里让多数天真的散户最终被套割肉、再被套再割肉,从而血本无归,但从09年开始,在看到政策取向的180度大转弯后,他们逐渐摸准了政策的脉搏,摸准了国内机构和散户的心理,开始了神奇的唱多表演,而且,随着反弹高度的提升,其唱多论调出现得越来越频繁,看多基调也越来越坚决,直至股指反弹到2600之上变成了“牛市初期”大合唱。言外之意,“大牛市”才刚开始,谁出货谁就会冒“踏空”的“巨大风险”!这类论调在成熟市场根本忽悠不了人,但在新兴幼稚的国内股市却大有市场。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