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IPO放行 或导致存款活期化 增持(研报)
事 件
6 月10 日,中国证监会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的指导意见》,与此对应的是,IPO 放行也渐行渐近。对此,有部分投资者担心新股发行后的流动性频繁波动,会对银行的放贷能力造成影响,进而影响后续的信贷投放。
评 论
我们的看法如下:
1、办法有利于降低货币市场大幅波动的风险。新的发行制度下,网上申购和网下配售只能选择其一,同时对网上申购设置了千分之一的申购上限,这使得资金量较大的机构投资者只能更多选择网下配售。由于网下配售通常有3个月的限售期,套利的风险加大,这将减少机构投资者在新股申购和货币市场之间的套利,继而降低货币市场资金和利率的大幅波动。
2、货币市场局部流动性紧张的局面难以根本性改变。由于大量认购资金来自于散户,而推动机构投资者网下配售的结果,将提高小额资金网上申购的收益率,进而可能使得储蓄资金的申购更加踊跃。结果是,储蓄资金在各家银行之间的转移幅度可能更大。因此,货币市场资金局部流动性紧张的局面难以根本性改变。
3、超额准备金率可能上升,但幅度不会很大。资金波动带来的时点性流动性紧张,更多将通过同业之间的拆借化解,原因是波动不会改变整个金融体系的流动性状况(除非央行货币政策发生明显改变)。可能会影响到部分资产的投放,但不会主要是贷款,更多可能是债券或同业等相对收益较低的资产。
对于市场利率,可能会有影响,但不会很大,而且主要集中在短期,中长期的收益率,主要还是取决于整体的流动性状况和通胀预期。
4、货币活跃程度可能会提高,进而降低负债成本。原因是,在银行存定期的客户,也是相对注重收益的客户,随着IPO 的放行,如果“打新股”的超额收益能够继续,那么不少人可能会将原本存定期的资金转而用于“打新股”。与此对应的,是定期存款占比的下降和货币的活期化。07 年储蓄存款活期化的大幅提升,很大原因正来源于此。
5、相关理财产品可能会出现,但不会像07 年一样火爆。新股认购活跃,可能会带来相关理财产品的发行,譬如07 年发行了许多用于新股认购的理财产品,带来银行手续费收入的增加。不过,由于大额资金网上申购的限制,而网下配售的限售期使得新购认购资金的风险加大,因此,预计新的用于新股认购的理财产品不会太多。对于银行相关手续费收入的带动应客观评估。
整体而言,IPO 的放行,对于银行的影响可能略偏正面。IPO 验资期间带来的局部流动性紧张不会改变整个流动性宽松的格局,进而不会根本上伤害到银行的放贷能力;新股认购的套利行为可能会导致存款的活期化,从而降低银行负债成本。(联合证券)
相关链接:
责编:王玉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