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冲IPO对市场的影响 530亿新基金增援股市保险资金或成幕后助力
发行认购活跃,开户数连创新高
IPO重启在即,无论是新基金的发行量还是基金开户数均再创新高。按照规模和投资比例粗略计算,大约将为市场带来530亿增量资金。
本周是新基金发行的密集周,据统计,共有11只新基金在发。广发聚瑞股票型基金首发募集规模达到70.7亿元,一举超过了今年4月银行系基金农银平衡双利基金首募的64亿元,创出今年开放式股票型基金的首发规模新高。另有中登公司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周沪深两地基金开户数达到55193户,相比之前一周增幅在2成以上,创11周以来基金周开户数新高。
从今年以来新基金的募集规模看,股票型基金拔头筹,混合型基金位居第二。
截至6月17日,数据显示,今年以来51只已成立基金募集规模为1147.92亿元,平均募集规模为22.51亿元,是2008年同期新基金募集规模的1.40倍,平均募集规模的1.29倍。2008年同期,共有47只基金募集,规模为820.909亿元,平均募集17.47亿元。
分类型来看,今年以来20只债券型基金共募集了353.862亿元,平均募集规模为17.69亿元;14只混合型基金募集197.92亿元,平均募集14.14亿元;18只股票型基金募集561.827亿元,平均募集31.21亿元。而2008年同期,17只股票型基金募集了307.566亿元,平均募集规模为18.09亿元;6只混合型基金募集了28.99亿元,平均募集仅为4.83亿元。
照此计算,2009年与2008年同期相比,今年股票型基金募集的规模是2008年的1.83倍,是2008年平均募集规模的1.73倍;混合型基金同期相比,今年的募集金额是去年同期的6.83倍,是2008年平均募集规模的2.93倍。
那么,今年发行的新基金又能带来多大的入市资金量呢?
按照投资比例计算,由于股票型基金一般投资比例在60%~90%之间,混合型基金投资股票的比例在30%~80%之间,所以混合型基金的入市资金量在59.38亿元~158.34亿元;股票型基金的入市资金量在337.10亿元~505.64亿元。债券型基金入市比例较少,最大比例为20%,但还有部分债券基金不参与二级市场交易,入市资金较少,暂且忽略不计,故偏股型基金入市资金量为396.48亿元~663.98亿元。折中来看,目前的偏股型基金入市资金大约530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基金销售活跃的背后或许还有保险机构的苦心与功劳。
近期坊间传言,为对冲IPO对市场的影响,保险公司将通过买基金的方式间接入市。另据称,一规模较大的保险公司会通过买基金的方式入市,资金可能在百亿左右,或许,不少基金公司都能有幸分得一杯羹。但该消息尚未得到有关人士证实。
经记者多方采访,从上海的一家合资保险公司了解到,该公司近期确实购买了一基金公司的数亿基金,但购买原因是不是像坊间传言的那样,并不知晓。而另一家规模较小的基金公司则表示,近期并未有所行动。
对此,记者将继续关注
掘金中报预报布局"高送转"
一位资深的证券分析师表示:"高送转概念在A股市中是常盛不衰的炒作题材,曾经造就过许多黑马,高送转也往往会成为半年度报告和年度报告出台前的炒作题材,中报下个月就开始公布,投资者可逢低提前介入一些有机会推出’高送转’的个股。"
如何识别"高送转"
如何判断那些个股会有"高送转"的潜质,或者说什么样的个股"高送转"才会推出"高送转"的分配方案呢?
资深的市场人士叶涛表示,推出中报、年报"高送转"方案的上市公司主要有以下特征:
一是资本公积金比较高的上市公司。资本公积金较高是公司实施高比例送转方案的基础。一般来说,每股公积金大于1.5元的公司就具有一定股本扩张潜力。
二是总股本相对不是很大、有股本扩张的可能的公司。通常,股本相对不大、扩张能力强的上市公司流通股本都比较小,股本扩张能力也相对比较强。这也是为什么推出"高送转"分配方案的个股以中小企业居多的原因。
三是上市时间还不是很久的公司。这类公司最好还有具有如下一些特性:"最近两年未实施过增发、配股等融资方案,未分配利润比较高,最近两年未进行过高比例的送转。"
四是盈利能力相对较强的公司,从历史上公布高送转方案的上市公司来看,其每股收益高于0.3元的占绝大多数;一些在所属行业处于稳定发展期、收益相对稳定且处于行业龙头地位的公司,也喜欢通过高送转来’回报’广大投资者。
五是或有融资的需求的公司。由于受增发门槛较高和配股比例的限制,一些净资产较高、业绩优秀的上市公司,为了考虑日后能更多地融资,往往也会积极地实施"高送转"的分配方案,为将来更大规模的融资提供便利条件。
"高送转"要提前布局
""高送转往往是半年度报告和年度报告出台前的炒作题材,但对于前期涨幅过大的高送转题材股,在公司公布高送转的消息时,要敬而远之,不宜在高送转的消息公布后立即追高"。私募经理张磊在接受《投资快报》记者的采访如是说。他解释到:"前期涨幅较大的高送转题材股容易在方案公布后,迅速转入短期调整,原因是涨幅较大的个股,主力资金可能是早己获悉公司会推出高送转的分配方案,先行进场’潜伏’。公司公布后相关方案后,存在较大的主力资金借助利好出逃的可能性,也就是所谓的"见光死"。因此,炒作高送转题材股要提前布局"。
"要注意识别主力资金的操作策略,有些投资者认为股东人数的急剧减少,意味着高送转个股的机会比较大,但很多时候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越是股东人数急剧减少的高送转题材股,越是暗藏着较大的风险,因为这往往表明主力资金早已进驻其中。一旦公司公布高送转的消息,主力资金往往会借机出逃。相反,一些主力资金介入不深的股票,在公布高送转题材后,股价会出现急速拉升。因此,普通投资者最好是提前布局’高送转’。"张磊如是说。
此外,张磊还表示:"上市公司推出高送转后,是否还有存在后续的炒作题材,以及后续题材如何,会直接影响到高送转后是否能填权,因此,投资者要密切关注这些信息。""当然,大盘走势也会直接影响到送转股除权后的走势。当大盘处于’牛市’中,高送转股有很多机会走出’填权’行情,而当大盘处于调整市中,股价走出’贴权’行情概率大。"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