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二沪深股市给人留下的最深印象,并不是当天股指的宽幅震荡,而是颇为悬殊的个股涨跌比。数据显示,当天沪市上涨股票与下跌股票的比例为1:1.73,深市股票的涨跌比则是1:1.69。这样的情况今年以来很少见。我们认为,“二八格局”的强化将加剧市场短期调整的风险。
“二八”现象令人担忧
就周二的盘面来看,股市本来是有一定调整要求的,隔夜海外市场的下跌也对此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不过,银行、钢铁板块在这样的背景下仍然逆势上行,特别是下午银行板块中的国有控股大银行,如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的上涨,极大地刺激了市场,令股指从下跌转为上涨,沪市一度还创出2941.05点的今年以来新高。
但是,这种表面上的繁荣并不能掩盖市场疲弱的本质。在缺乏追涨资金,以及多数投资者对这种个股明显分化的局面感到厌倦的背景下,大银行股的强势行情也没有能够延续到收盘,沪市在不到半小时内从2941点下跌到2892点,最后还是以下跌结束全天交易。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一段时间随着部分大盘股上涨,市场出现了多数股票滞涨的局面。当然,在一定程度上这也容易被理解为个股间的结构性调整所致——部分原先滞涨的股票出现补涨。但是,当这种局面愈演愈烈的时候,还是会引发部分投资者的不安。毕竟,由于指数计算上的原因,在少数大盘股明显上涨的时候,即便多数其它类型的股票下跌,股指也还是有可能继续上行。问题在于,对于众多普通投资者来说,当其手中股票没有随指数的上涨而上涨时,其未必会转而追涨大盘股,相反很可能从市场中撤出资金。因为以往的经验告诉他们,当市场涨跌比不那么平衡,甚至显得悬殊时,很可能是市场结构发生了问题,这个时候风险实际上已经显现了。
现实的情况是,投资者的这种担忧在本周二全面得到了验证。在两市的涨跌比已经达到1:1.7这样的水平时,股市未来的走势也就不可能是强劲的;而且尽管股指还可能有所上行,但成交量的减少乃至萎缩,也是早晚要出现的。这样一来,股市上的个股风险也就很可能发展为整个大盘的风险。就像本周四收盘时那样,沪深两市均告下跌。而且即便是少数几只大盘股,其带有较长上影线的日K线,也显示出了上行将遭遇到很大阻力。
2900点显现调整压力
回顾一下沪深股市的历史就可以知道,历史上多次出现过涨跌比悬殊的状况,其极端表现就是“二八现象”乃至“一九现象”,而与这些现象所对应的,基本上都是当即或随后不久股市出现明显下跌。
尽管现在也有人提出,股市应该摆脱齐涨共跌的局面,个股分化正是市场成熟的标志。但是,就目前沪深股市的实际情况来说,恐怕还不可能绝对避免“齐涨共跌”的局面,特别是在面临共同的系统性风险或机会的时候,多数股票的走势应该是基本一致的。而当市场上不再出现这种多数股票与股指的同向运行格局时,实际上即表明市场结构出现不平衡,同时也反映市场存在较大操作理念分歧。事实已经多次证明,在这种情况下,股市很可能会无力继续上涨而陷入一波调整。
就沪深股市的现状而言,调整实际上已经不可避免。对沪市来说,2900点作为一个整数关口,也确实需要有充分的整理才能够实现有效突破,而化解涨跌比悬殊所揭示的各种风险,正是再度向上突破的重要前提。(申银万国 桂浩明)
相关链接:
责编:王玉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