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成为富翁的捷径_CCTV.com_中国中央电视台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央视网 > 经济频道 > 理财参谋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揭秘成为富翁的捷径

 

CCTV.com  2009年07月18日 08:16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中国经济网  

  B 房产趋于理财型投资

  《中国新富人群的理财需要与金融创新报告》最近发布的一份调查显示,在目前居民对各种投资理财工具的实际选择比例中,房地产以13.6%的比例列在第五位。但对于占中国城市人口5%的新富人群来说,房地产以最高的预计未来收益水平(24.5%)成为他们最钟爱的投资产品。

  该报告对新富人群的定义为:个人金融资产在50万元以上,年收入20万元以上。如今的新富人群则形成了民营经济所有者、各类企事业中

  高层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三分天下的格局。报告还显示,这些高收入群体主要集中在金融、IT、电信、房地产、贸易以及专业人士发达的中心城市,约占这些城市总人口的5%。报告中对潜在投资者的调查还显示:对于各类投资理财工具在未来1年内收益的看法中,房地产以53.2%位居第三,低于国债和基金,高于子女教育基金、股票、定期储蓄和收藏;在未来1年内对各种投资理财工具的

  选择调查中,房地产以8.3%的被选择率列在第二位,仅次于基金……对此,业界分析人士认为,居民对房地产投资的未来收益普遍看好。

  日前,记者在成都的多个商用物业的投资客采访和调查中了解到,成都有近80%的购房者都是中小投资者,他们一次性投资额均在30-100万元之间,年收入大多在20万元以上,属于典型的新富人群。为此,一商用物业的营销总监在采访中认为,成都市作为我国西部的中心城市,金融、IT、电信、房地产、贸易等行业均十分发达与活跃,因而城市新富人群在不断增加。对占中国城市人口5%的新富人群来说,由于他们已逐步具备较为成熟的理财观和丰富的物质资源,在投资中更愿意选择具备良好发展势头和能持续创造利润的中长期物业。由此近来一直保持旺盛发展势头的房地产投资成为首选也就不足为怪。

  C 人人都可以做理财高手

  财商这个词由来已久,但真正能明了其概念的人并不多。它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让人们走出了以往理财的很多误区。

  通常贫穷人家对于富人之所以能够致富,较负面的想法是认为他们运气好或从事不正当的行业,较正面的想法是认为他们更努力或克勤克俭。但这些人万万没想到,真正的原因在于他们的理财习惯不同。投资致富的先决条件是将资产投资于高报酬率的投资标的上,例如股票或房地产,比如说,有的人能通过自身的努力奋斗,赚很高的薪金,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的财商高,只能是他的工作能力较强罢了。有的人在投资过程中,作风泼辣,敢于冒险,经常有很大的斩获。可是,也不能算是财商高,只能是他的投机能力强,外加运气不坏。举例来说,一百万的房子,转手就赚十万的这种投机做法就不算财商高。

  日常生活中,人们所说的“财商”,是运用自有资金,赚取稳定收益的能力。譬如:花100万买了个房子,拿来出租,租金就算是稳定的收益,而收益越高,就意味着你的理财能力越强,所以,光靠简单的“有钱”,是不能让人安心退休的。因此,对于消费者(尤其是投资者)而言,必须善于运用你的财富,让钱代替人去工作,只有当钱能让你获得像工资一样稳定而充足的收入时,你也就可以退休了。

  真所谓“上天赐与我们每个人两样伟大的礼物:思想和时间。”轮到你用这两种礼物去做你愿意做的事情了,你,且只有你才有权决定你自己的前途。把钱无计划、不节制地消费掉,你就选择了贫困;把钱用在长期回报的项目上,你就会进入中产阶层;把钱投资于你的头脑,学习如何获取资产,财富将成为你的目标和你的未来,选择是你做出的。每一天面对每一元钱,你都在做出自己是成为一名穷人、中产阶级还是富人的选择。也正是居于如此的理财观念,城南某黄金商铺一则“年少无知,年老无资”的广告语乍一见诸报端,便引起了人们对选择贫困或财富的共鸣。

  让金钱为我而工作,而不是我为金钱而工作,成为金钱的奴隶,这是正确的理财观念。获取财富并不一定要通过艰苦的劳动,理财不理财的结果可能相差万里。

  D 前半生栽树、后半生乘凉

  对广大城市新富人群而言,每当功成名就之后,“退休”一词又成为他们心中化不开的情结和忧愁。于是,“我希望在××岁退休”、“等我有了××万的积蓄,我就退休了”……如此这般的感慨和豪言壮语时常充斥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也曾经成为网上讨论的热点。那么,新富人群拥有多少钱才可以退休、安享晚年呢?曾经在网上有一个比较经典的玩笑是397.2万元。它包括:买一套普通的房子得花50万元、买车至少100万元(以15万元/辆计,退休到死需要三辆)、养一个孩子要30万元、孝敬父母43.2万元(一对夫妻要养4个老人,按每月给每个老人300元计算)、全家开销108万元、休闲费30万元、退休养老36万元。

  其实以上的例子,虽是个玩笑,但它用概念的意识传递给我们,理财,首先要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或者通过工作的积蓄,或者通过投资。

  有了原始积累之后,就要通过投资去获得稳定的现金收益。只有以稳定的现金流为目的进行的投资,才能让人们在投资领域拥有持续的赚钱能力,才能规避投机行为所带来的风险。既有稳定收益,又能规避风险,这样才能让人安心退休。

  当然,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人的理财观念处于一种相当不成熟的状态,多数人用投机的心态投资,总想听一个消息就能赚一大笔,而忽略了投资是一项艰苦的工作,有大量的功课要做,过于看重“一笔赚了多少钱”,而不去钻研如何获得长期稳定的回报。而在一些发达国家,人们看重的是稳定而持续的投资收益,而不是大起大落的赌博式投资。所以,如果更多的人能以现金流为目的,进行理性的投资,那么,不仅退休的理想可以早些实现,整个社会的投资环境也会更加理性。(资源网)

  找出富人理财的共同点

  我们知道富人正变得越来越富。我们知道富人数量在增多。我们还知道,基金管理行业和银行业正向“财富管理”这一新领域投入巨大的资源。

  从经济数据以及对财富管理行业最粗率的理解来看,这一切都非常清楚。

  《福布斯》(Forbes)等出版物公布的全球富豪排行榜也令上述说法不容置疑。这些排行榜光彩易读。

  但目前还不那么清楚的是,富人的投资方式与其他人究竟有什么不同。

  我们在概括“富人”及其需求的时候,需要谨慎行事。《福布斯》排行榜显示,按照排名前后,全球最富有的5位富豪分别是:一位美国软件企业家、一位成功的美国投资管理者、垄断全国电话市场的墨西哥投资者、宜家(Ikea)的瑞典创始人和整合全球钢铁行业的印度企业家。比尔·盖茨(Bill Gates)、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卡洛斯·斯利姆(Carlos Slim)、英瓦尔·坎普拉德(Ingvar Kamprad)和拉克希米·米塔尔(Lakshmi Mittal)都非常富有,但对他们进行太多的概括,可能会很危险。

  财富管理行业的假设

  然而,财富管理行业的经营似乎的确建立在一种假设基础上:即我们概括出富人的一些特点。

  其一,为了进一步扩大财富,他们愿意承担公众不可及的更大风险。

  近几年来,对冲基金和私人股本这两个行业一直在推动着市场,它们理所当然地获得了大量关注。但普通散户投资者无法直接利用它们。

  它们属于富人,也是私人银行和财富管理活动的中心。富有投资者还可以运用多种策略,例如卖空或大量使用衍生品,而监管机构禁止多数散户投资者采取这些策略。

  不过,富人真的需要这些吗?

  至少从理论上而言,一位“财富”经理应能不去理会标准基金管理层有关贝塔和阿尔法——它们分别是与市场相关和不相关的回报——的所有担心,也应避免根据市场平均回报设定基准的做法。

  相关链接:

 

6/8 < 1 2 3 4 5 6 7 8 >

相关热词搜索:   富人  财富  文化缺失  券商佣金  哈士奇  全球钢铁  穷人  退休  投资理财  野心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