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16.6%,同比加快3.7个百分点,创造近三十年来国内消费第二高点。
消费“短板”变长
政策刺激显效
年中盘点经济,消费令人刮目相看
上半年,我国GDP增长7.1%,受消费拉动3.8个百分点,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3.4%。同期,扣除价格因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16.6%,同比加快3.7个百分点。这个16.6%,是近30年来国内消费的第二高点。显然,自3月份至今,我国经济企稳回升,得益于内需的支撑。
消费逆势而上,多少有些出乎意料。半年来,国际金融危机仍不见底,很多专家曾担心经济增速下滑,就业形势严峻,居民收入增长放缓,可能会拉低消费需求。现在,就统计数据看,“消费马车”跑了起来,跑得很欢。尽管在内需中,消费的增速远比不上投资,但较之以前的“只见投资,不见消费”,3.8个百分点已是来之不易。举个例子,由住房消费带动的家居、高档电器市场升温,就有力促进了相关行业回暖。消费,这个三大需求的“短板”正在变长,不仅消费“盘子”扩大,消费结构也加速升级。
消费持续稳增,折射出居民的刚性需求,更是国家一系列刺激政策效应的显现:
家电下乡全面实施,将补贴品种增至9类共12种,提高部分产品最高限价,上半年累计销售下乡家电961万台,金额162亿元;
购置税减半、汽车下乡、汽车报废补贴等,给低迷的车市打入“强心针”,上半年609.88万辆的汽车销量全球第一,增速近18%,连续4个月上百万辆水平,创历史纪录;
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启动后,仅6月份就卖出高效节能空调56万台,为去年同期的250%,据不完全统计,当月推广的1、2级能效空调直接拉动消费约17亿元;
健全农村流通网络,新建和改造15万家“万村千乡”农家店和1000个农村物流配送中心,加上各种支农惠农和“下乡”政策,使农民购买潜能不断释放,农村消费增速首度快于城市……
另外,发消费券、办“外贸大集”等非常之策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消费热情。打造家政服务网络平台、建立标准化菜市场、实行工商水电同价、方便刷卡消费、开展大规模多样化促销等措施陆续见效。尤其像餐饮、日用品、旅游休闲等消费一直走旺。
同时,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扩大医保覆盖面、千方百计稳就业等举措,对消费者信心指数都是利好。
预期未到高点 抑制因素犹存
不过,我国经济的外贸依存度较高,而上半年出口下拉GDP增长负2.9个百分点。总的看,内需并未完全弥补外需的缩减,消费还不能“顶”起原先出口的作用,经济增长明显依赖投资。就最终消费率而言,我们与发达国家相差25—30个百分点。据商务部监测,今年1—6月千家重点零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速仅比前5个月加快0.7个百分点,“数字还不够漂亮”,说明抑制消费增长的因素犹存,金融危机的阴影仍在盘旋,消费预期还没达到理想的高点。
进一步扩大消费,需要提高居民可持续消费能力,包括收入、就业、社保等,但这是长期工程。上半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分别增长11.2%和8.1%,在GDP中占比却依然偏低,居民储蓄和投资意愿趋强。新增就业虽有积极苗头,但农民工和大学生就业仍面临很大压力。基本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和城乡社会救助等,还有大量要做的事。
至于农村市场,由于农民购买力水平偏低,消费基数较小,增幅所带来的消费绝对量有限,加上农产品价格下跌,如果没有更多更有效的实招,农村消费大幅增升恐难长时间延续,更不可能始终快于城市,而通过农村消化大量“外贸转内销”产品也不现实。
上半年我国CPI同比下降1.1%,上一年同期则是上涨7.9%,而且自3月份以来,CPI环比一直下降,这或将对消费总额的增长产生影响。
信心持续回升 力保消费增势
目前,继续扩大投资空间有限,且边际效益将会递减。着力激活最终消费需求,使消费与投资的比例日趋合理,关系近期经济回升基础的稳固,关系下一轮经济增长的动力源。下大气力稳定并改善居民消费预期,迫在眉睫。
从下半年消费走向看,国家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系列新政将持续发力。据测算,汽车、家电“以旧换新”实施后,如果今年报废的270万辆汽车和9000万台家电全部更新,将拉动消费逾5000亿元。“节能产品惠民工程”还将推广冰箱、平板电视、洗衣机等高效节能产品,正迎合了消费新时尚。服务型消费不断升级会形成庞大的消费群。社保等领域的下一步改革将诱发更大的购买潜力。
业内专家认为,去年四季度国内消费放慢,今年消费信心逐步回升,应当好好珍惜,并保住这一势头。投资拉动消费有一个过程,去年底开始落实的4万亿元投资会在下半年部分转化为消费,而中秋、十一等大小长假以及新年前夕也是消费旺季。可以预计,下半年消费仍将平稳较快增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会大于上半年,全年消费总额也一定会高于去年的10.8万亿元,再上新台阶。 (龚雯)
相关链接:
责编:张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