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与纳税人有理由指责银行家不知羞耻,而银行家也有理由反击政府干涉。
高盛的高分红引来批评狂潮,这家公司遵循绩效工资文化,努力将分红数目控制在2007年的记录水平之下,当年高盛发放了202亿美元,这让被失业所苦的美国人目瞪口呆。
不仅如此,包括花旗集团、德意志银行和野村证券在内,一些全球性银行均已采取了用多年固定奖金来招聘和留住员工的做法,尽管他们坚称这种做法仅针对顶尖人才。法国财政部长拉加德表示,银行恢复向员工发放固定奖金,而不与业绩与长期风险管理挂钩的做法“太可耻”。在9月份召开的20国集团峰会上,各国政府应对此加以遏制。
对银行家进行道德痛批无济于事,从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他们对此类批评早已麻木。应该追问的是,银行家如此堂而皇之的无耻,土壤是什么?
是滥发货币造成的投资泛滥,使得投资顶尖人才成为稀缺资源,使银行不必理会实体经济的紧缩,通过理财就能过上天堂般的日子。此轮全球政府与央行联合救市,创造了上万亿美元的信贷,资产品价格脱离实体经济飙升,认准这一点的金融机构发了大财。
以高盛为例,今年截至目前,高盛的交易部门在固定收益和股票市场上赚了180亿美元,而2008年全年只有120亿,2007年则为270亿。高盛在偿还从美国政府的100亿美元注资之后,有理由奖赏自己。
所谓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包括德意志银行、瑞士信贷集团、瑞银和摩根士丹利等机构裁减了自营团队,摩根大通的一个自营交易部门已经解散。但高盛等银行却反其道而行之,今年第二季度,高盛集团的交易收入大幅增长,其中就包括用自有资金进行的投资。
曾经如过街老鼠的对冲基金同样如此,由于今年3月开始的反弹,他们过上了10年来最好的日子,对冲基金资产增值1000亿美元至1.43万亿,延续三个季度的资产价值缩水趋势戛然而止,资金赎回潮告终。今年上半年,对冲基金实现了约10%的增长,使其成为1999年以来表现最好的时期。第二季度的资产增长了1000亿美元,至1.4万亿美元,这是一年里第一次实现季度增长。据对冲基金研究称,可转换债券套利让CitadelInvestmentGroup和其他关注可转债的基金在1至6月份实现了平均29%的增长。对冲基金动用的杠杆正在恢复,他们趁银行自营部门收缩之际,大肆扩张地盘。
过多的货币正在让金融机构恢复传统的赢利模式,并非银行家卑鄙,而是政府给银行家制造了温床。我国金融机构的表现形式虽然与美国不同,但本质一致,银行家通过加大信贷追逐存贷差,通过发行次级债补充资本金,在短期内他们的资金如此充足、赢利数据如此之好,因此,可以毫无愧色地给自己发放巨额奖金,如据某些论坛披露,枣庄有银行员工不上班照拿20万元年薪。如果此事属实,毫无疑问是金融机构滥用资金的典型案例。
政治家们的愤怒有可能表现为严厉的制裁,这会让银行家们有所收敛,比如法国银行取消固定奖金。不过这种收敛是政治高压下的暂时行为,总有一天,游说团体会像政府证明,如果不利用高额资金激励机制,金融人才会流向他国。
不捣毁金融机构的旧有温床,不改变滥发货币与以金融生产力提升经济虚假繁荣的现象,银行家的道德无法好转。
在这方面,政府与央行有无穷顾虑。7月21日,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概述了美联储结束接近零利率政策的计划,但强调,鉴于经济过于脆弱,不会很快实施这一计划。这意味着,美国将长期保持低利率预期,直到就业率与CPI等数据好转。伯南克预计,就业率到2011年才会好转,低利率持续时间之长,给了投资机构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在这方面,中国央行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用数量型工具微调货币发行量,既防通胀更防通缩,这对于灼热的市场无异于杯水车薪。
宏观经济数据中就业率、出口与财政收入的下降,使央行坚持宽松的货币政策,实体经济的紧缩成就了投资市场的泡沫。
银行家还可以继续愉快下去。正如市场人士所言:“在可预见到的未来,投行业恢复元气之后,我们会发现那些交易人员最终会笑傲华尔街,而问鼎群雄的将是高盛,是技术娴熟的对冲基金,是各家大到不能倒的金融机构。”
相关链接:
责编:王玉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