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网下配售结果显示,此次参与这只超级大盘股申购的机构结构出现了较大变化,企业年金的退潮和保险资金的大举介入使得之前保险、基金、企业年金、券商自营“四分天下”的格局被彻底打破,“财大气粗”的保险机构几乎占据了中国建筑网下“打新”半壁江山。
在此前发行的几只中小盘个股网下申购中,企业年金与基金交替占据着网下打新头号主力的位置,实力雄厚的保险资金一直未有抢眼表现。不过在此次超级大盘股中国建筑的申购中,保险机构开始显露出强大的资金实力。据本报统计,此次524个有效配售对象中,保险占据71席,虽然数量不多,但其合计申购股数达到926.7亿股,占到网下认购总数的40%;保险机构申购总金额近4000亿元,相当于一只中小板股票的冻结资金总量,平均每家配售对象的申购资金达到55亿元。
与保险资金大举介入相反,此前在中小板股票申购中一枝独秀的企业年金出现大规模“退潮”。统计显示,此次中国建筑有效配售对象中企业年金仅有81家,数量远低于IPO重启后的前四只新股中的水平;其合计认购股数也仅75.9亿股,占比大幅下滑至3.3%。
此次网下认购的另一特点是参与基金数量大增。524家有效配售对象中基金占了188席,远高于其他各类机构,相比此前发行的四川成渝多出四成。此外,基金合计认购股数也达到311.2亿股,仅次于排名第一的保险。
从认购金额上看,中国建筑网下冻结资金近万亿,524家有效配售对象的平均认购金额达到18.4亿,显示出机构对于这只超级大盘股的追捧。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网下认购出现了14家“顶格”认购对象,也就是以48亿股的上限进行认购,也就意味着这14家对象的单个账户认购金额均超过了200亿元。
此外,此次网下认购出现了德意志银行、花旗环球、美林国际、斯坦福大学、新加坡政府投资以及野村证券等6家QFII机构,也是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以后最多的一次。(潘圣韬)
相关链接:
责编:陈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