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估值处于合理区间
记者:金看多的声音越来越多,但包括私募在内的部分投资者对于目前“过高过快”的涨幅仍心存疑虑。从A股市场整体估值来看,是否合理?目前来看,部分行业中期业绩依然较差,A股市场是否已经出现结构性泡沫?
刘明月:“盘中调”是目前市场非常明显的一个特点。市场一调整就会有资金进入,这说明整个预期是好的,即使回调幅度也不会太大。从目前的估值水平来看,出现大的调整概率较小,中长期来看还是有值得投资的股票。
谈A股市场出现泡沫还为时过早。流动性既然能放,也能收。随着A股市场的上涨和估值提升,投资者的预期也会发生改变。经济复苏的速度超过了投资者的预期,所以中期业绩显得没有那么重要。
从行业结构来看,年初上涨最快的食品、医药现在开始调整,三月份轮换到房地产、家电,现在涨势也慢下来。股市是基于预期的,整个宏观是一条大的产业链,行业在轮动是经济复苏的迹象。不同行业、不同产业链相互影响,在不同时期表现不同,所以结构性的泡沫是比较少的。
许万国:公募基金看多,但部分投资者依然心存疑虑,说明市场存在分歧。对于市场的认识有一个常识:市场往往在极度悲观中见底,在怀疑中上涨,在极度乐观中见顶或者崩溃。事实上,短期对于市场走势进行判断,是高度不可测的,但如果遵从常识,可能预判效果会较好。需要注意的是,投资更需要专注于公司的长期价值,如果真正看好一个公司,当市场回调时正是买入的机会。
中长期来看,只要依然在做投资,都是基于一个假设,即预期未来会比现在更好。如果没有这个预期,那么最理性的方式就是把手上的资金拿去消费。但也会有一些极端的情况发生,例如墨西哥金融风暴或者二战期间部分国家发生恶性通胀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即便预期到未来不好,还是需要去做投资。就中长期而言,我对于中国经济还是谨慎乐观的。
谈到市场估值,我一直认为估值应该是一个三维空间。进行中长期投资时,紧跟估值效果最好。此外,不同的经济体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给予行业或者个股的估值并不相同。事实上,估值是市场预期的结果,人总是会犯错误,看动态的估值对于投资帮助更大一些。
目前而言,部分行业的估值和历史上估值相比确实不低。但如果对宏观经济中期不看好,看估值并没有意义,而如果认为未来宏观经济会向好,那么估值会得到修复。目前来看,包括银行板块在内的部分行业的相对估值或者绝对估值依然是偏低的。
黄小坚:后期市场走势取决于两个方面:一个是资金面是否充裕;二是基本面是否向好,如果上述两方面没有变化,市场依然会继续向好。
谈到估值,则要充分明白市场估值是有弹性的。在货币政策比较宽松的时候,市场估值会高一点;在货币政策比较紧的时候,估值会低一点;当市场信心比较强的时候,估值会高一点;当市场信心比较弱的时候,估值会低一点。这是投资非常艺术的层面。
现在来看,估值水平都是静态的,但如果看动态的估值,观察到企业盈利的变化,一旦企业盈利转好,市场的估值水平就会下降。目前来看静态估值来看是偏高,但是动态而言未必偏高,因为还是要对经济复苏的情况做一个预判。目前处于经济复苏的初期,大家看到的PE是静态的,局部的泡沫会有一些,但整体而言谈泡沫还为时过早。部分行业的中期业绩较差,这和经济的苏还是处于局部的复苏的阶段有密切关系,随着经济复苏不断推进,各行业也会逐渐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