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非、增发、新股发行,这些原被认为是股市下跌“元凶”的因素,现在似乎都成了某种利好。而当利空都可变成或者“被变成”利好时,股市的下跌似乎也就失去了凭依。沪深股市的生态,如今已越来越接近完全竞争的市场,任何人,要改变市场运行方向,变得越来越艰难,政策的力量也渐趋弱化。所以,有理由相信,目前的股市向上,可以持续。
据上海证券报文章今年以来,沪深股票指数差不多已翻了一番,“高处不胜寒”,恐高的情绪似乎开始在投资者中蔓延。笔者以为,起码就下半年的行情来说,恐高似乎大可不必。
股市的真正魅力就在于,它如同人生,具有很强的短期不可预见性。今年以来的上涨行情,出乎几乎所有人的意料。不但普通投资者没有料到,就是那些曾经神乎其技的外国投行专家们,也看不懂。而经济学家、物理学家、心理学家甚至易经专家们的集体“失误”,正说明,没有任何一门学问,可以对股市的短期走势给出正确解答。
沪深股市的特征之一,是大起大落,至今依然。有人说此乃政策市使然,其实任何国家的证券市场都是政策市,可是政策市不一定就是大起大落。这或许与市场参与群体的心理结构、性格有关。矫枉须过正,正是这样市场参与者心理的写照。既然上证指数可以从6000点跌落到1600点,跌幅世界第一,为什么就不能从1600点,再回到原来曾经到过的高点呢,也许上涨尚未有穷期呢。
有人说,中国经济率先反弹,甚至反转,支撑了股市走牛。这是一种事后诸葛亮式的论调,不足为信。股市与宏观经济虽然相关,但并非直线性的关系,两者一致的情况不少,而背离也属常态。比如,中国经济在2003年至2006年间增长迅速,但同期的沪深股市却令人沮丧。
当前,中国经济确实出现了复苏迹象,可是,增长前景并非十分肯定,基础更非牢靠,比如失业率上升的势头没能得到根本遏制、居民对收入增长前景的预期跌到了谷底、出口至今没有起色。所以,很难说,股市上涨是对经济增长有信心的表示。反过来,即使下半年宏观经济出现不利的情况,股市也依然可能按照自身的惯性和规律,继续其反弹之路。其实,投资者的良好心情,是随着市场的好转逐渐调整、加强的结果,这种好心情,也不是猝然就可以改变的。
与其说宏观经济向好拉动股市,不如说货币政策鼓舞人心。必须承认,中国经济的此轮复苏,几乎全是货币政策的功劳。流动性空前充裕,是经济的真正兴奋剂。你可以从商业银行技术规则的角度,论证银行新增信贷资金不可能流入股市,可是,从不可能到可能,“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正是中国企业的拿手好戏。说不可能,未免太书生气。一面是中国建筑、成渝高速等新股天文数字般的申购资金,一面是商业银行拆借利率的持续攀升,难道还不说明问题么?信贷资金流入股市有某种必然性,现在,除了国有垄断部门、基础设施建设外,几乎没有可以赚钱的项目,投资股市和房地产,是最顺理成章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