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人的跨越——新中国60年经济发展述评_CCTV.com_中国中央电视台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央视网 > 经济频道 > 国内财经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惊人的跨越——新中国60年经济发展述评

 

CCTV.com  2009年08月10日 11:41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新华网  

  2007年1月9日,在美国拉斯韦加斯举行的2007年国际消费电子展上,参观者参观中国海尔集团展出的液晶平板电视(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王卫国一家的变迁只是亿万中国人生活变迁的缩影。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均存款增长约1万倍,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约150倍,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约100倍,汽车也开始步入百姓家。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的惊人跨越,还体现在亿万民众财富观念的变化。

  今年60岁的倪志兵早年在读《子夜》时知道了资本和股票,当时认为都是资本主义的东西。如今,倪志兵成为中国股民中的一员,他有两个愿望,一是让自己的炒股资金增加,一是出版自己的《股海日记》。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要始终保持忧患意识。我们曾经走过弯路,我们依然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人均国民总收入还排在世界100名之后。我们的很多位居世界前列的统计数字用13亿人一除,依然比较落后,这是基本国情。

  打破封闭 经济发展空间不断扩大

  人称“欢叔”的香港南北行公所理事长、远大贸易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李欢是一位铁杆“老广交”,1957年他就参加了第一届春季“广交会”。“展览场地在中苏友好大厦,只有纺织品和土特产两座馆,展示的商品大概有1万多件吧。”“欢叔”曾经回忆。

  可就是这样一届小型物资出口交流会,却成为新中国成立8年后与西方国家开展经贸往来的第一个直接通道,并且在很长时间是唯一通道。

  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这个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了政治、经济、军事全方位封锁,中国主要贸易伙伴只有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而此后的中苏交恶,迫使中国更加封闭。

  当时,我国建设急需的橡胶、化肥、钢材、机械等大量物质和设备需要进口,但进口渠道很少,外汇更是缺乏。国内的产品只有少量出口,几乎全部要靠国内市场“消化”,同时来自外部的资金、技术、人才和资源几乎为零。

  “这样极端局促的发展空间,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上世纪50年代就来华做生意的新西兰商人潘西佛曾经回忆,“那时,新西兰急切需要寻找新的贸易伙伴,而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中国无疑是我们的最佳选择。”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了改革开放的方针。从此,中国经济的大门毅然决然地向世界敞开,中国也从此逐步迈入世界大市场。

  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中国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对外开放的局面,一个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广阔的发展空间展现在人们面前。

  上世纪60年代广东省澄海人已经开始做玩具,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小作坊,小喇叭、塑料鸭子……做一件只挣几分钱。现在,这里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玩具生产基地,年产值160亿元。

  “对外开放为我们打开了外面的市场,带来国际市场的信息,玩具产业在近20年来发展得特别快。”澄海玩具协会会长郭卓才说,澄海玩具产品70%以上出口,产品已经销售到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4/6 < 1 2 3 4 5 6 >

相关热词搜索:   1950年  新农村建设  新水  新中国成立初期  经济发展  广交会  一五  俱乐部  欢叔  总账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