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8月26日电(记者雷敏、陈菲)今年以来,面对极其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我国出台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不断增多,经济回升向好的势头日趋明显。
26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分组审议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25日所作的《国务院关于今年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对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研判。
热点一:外需萎缩能否根本改观
7月份,我国出口环比增长10.4%,这不但是连续第5个月保持反弹,而且反弹的幅度也进一步加大。同期,制造业新出口订单指数也已连续3个月高于50%。
7月份的数字对判断下半年经济走势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因此有观点据此认为中国的外需已经回暖,下半年出口形势趋于乐观。
在综合分析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基础上,《报告》对下半年外贸出口作出了谨慎研判,认为“总体来看,世界经济仍处在衰退之中,实现复苏是一个缓慢曲折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全年的外贸形势将十分严峻。”
“要努力稳定对外经济特别是外贸出口。”张平说,“抓紧落实已确定的稳定外需的各项政策,引导企业加快调整出口结构和开拓新兴市场。”
不过,全国人大委员会委员牟新生也表示,考虑到国际市场萎缩以及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价格上涨、环保压力加大等因素,未来我国出口也很难再像过去那样持续快速增长。
热点二:就业压力能否缓解
今年以来,我国就业形势基本稳定。1至7月,我国城镇新增就业666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74%;下岗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分别为315万人和93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3%和93%。
但在谈到下半年就业形势时,张平表示“压力仍然较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调查显示,当前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一些行业、一些企业生产经营还比较困难,尽管返城农民工绝大多数找到了工作,但工作不稳定的情况较为普遍。
此外,目前已落实就业去向的高校毕业生有415万人,全国仍有近300万毕业生未实现就业。
“保就业是当前经济工作中难度最大,也是最重要的任务,是让老百姓真正得实惠的工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辜胜阻说,“各级政府应把保就业作为首要任务来抓。”
“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和城镇困难群体的就业工作。”《报告》掷地有声。
热点三: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如何增强
当前国内需求较快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政府的政策推动和资金的投入,同时,一些拉动消费政策的效应也会逐步减弱,国民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有待增强。
张平坦言,在居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难度较大、社会保障水平总体不高、消费环境亟待改善,以及鼓励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的体制机制尚不健全的情况下,增强国内需求自主增长的动力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拉动内需必须解决深层次问题,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同时要把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作为扩大消费的重中之重。”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周玉清说。
《报告》明确,要继续实施好促进汽车、家电等消费的政策措施。继续发挥好投资对拉动经济和调整结构的重要作用。对新兴产业发展要加强引导和规范。
此外,“要改变政府投资热,民间投资冷,公共投资热,私人投资冷的现状。”辜胜阻说。
热点四:节能减排目标能否按期实现
上半年,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3.35%,降幅比去年同期扩大0.47个百分点。尽管节能减排取得了不小的进展,但完成情况仍落后于“十一五”规划的进度表。
尤其在当前,经济的加快向好加重了节能减排的压力,不少人担心一些落后产业借机死灰复燃。据专家测算,今后两年全国单位GDP能耗的每年降幅都必须达到6%,任务仍相当艰巨。
“毫不放松地抓好节能减排”,这是《报告》对下半年节能减排工作作出的明确要求。
《报告》提出,进一步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落实奖惩措施。实施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深化循环经济示范试点。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大对各类违法排污行为的处罚力度。
“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加大产业调整力度,淘汰落后产能,防止出现新的污染和浪费。”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黄跃金说。
热点五: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能否保持稳定
今年我国夏粮产量达到2467亿斤,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连续6年增产;农村居民收入也保持了较快增长,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增长8.1%。
但是,《报告》中也特别指出,“当前我国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难度仍然较大”。主要包括:实现全年粮食丰收还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此外,农民工就业人数增速和工资水平增幅均有明显下降,加上农产品价格下行压力较大,影响了农民收入较快增长。
“要增加中低收入者尤其是农村居民的收入,提高农产品价格,真正缩小‘剪刀差’。”牟新生说。
《报告》提出,下半年要认真抓好秋季作物田间管理,加强防汛抗旱、病虫害防治等各项工作,力争全年粮油生产再获好收成。
“要落实主要农产品最低收购价政策,防止农畜产品价格下跌。引导农民发展设施农业、特色优势农业。推进生猪、奶牛规模化、标准化健康养殖。”张平说。
相关链接:
责编:陈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