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 > 经济频道 > 房产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判断房价,靠知识不靠经验

 

CCTV.com  2009年09月11日 07:51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中国青年报  

  关于中国房价高低、有无暴利、是什么因素推高房价,一直存在各种说法,主要是一些业界人士和所谓专家在言说。任志强就说过“高房价可控制人口增长与人口素质”、“房价永远上涨”,都是惊人之语。近日中国房地产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顾云昌说,是“丈母娘需求”推高了房价,虽然他前天澄清,其意只是“丈母娘需求”推动销售上升,但此论已擦出舆论火花。

  其实这类问题并不复杂,只要进行严谨的调查研究,就会得出权威结论,但我们没有这样做。没有定论,现在似乎是一件好事,业界人士可以故作惊人之语,以便把自己置于聚光灯下。各种奇谈怪论,成为各路媒体的抢手货,不分青红皂白即说即登,要的就是一语惊人,最好成为评论素材。释疑解惑的需求,又让各路专家找到了用武之地,他们想到就说,成为另类奇谈怪论。

  有人感慨,任志强已经变成一个娱乐人物,有关报道应当被安排在媒体的娱乐版。专家也娱乐化了,反正是没有定论,只要自说自话、自成一格即可,何妨信口说之。一个产业经济问题,随着公众的广泛关切,早已变成一个公共问题,但随着言说的五花八门以及社会的敞怀接纳,严肃的公共问题娱乐化了。房价问题,已经成为当下娱乐新闻生产的一个富矿。

  透过现象,可以看到理性在社会上的极度匮乏。市场经济社会是理性社会,所谓民主与法制,也离不开公共理性。每个人无论在市场经济还是在社会生活中,其一举一动都意味一个决策,而决策总是基于必要的知识和规则。知识,构成了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前提。人们买不买房子,房价有没有泡沫,是否继续上涨,需要一系列知识。政府要不要调控房地产,如何调控适当,也需要知识。但这样一种必要的知识,竟然长期付之阙如,而且大家反而自得其乐。

  这意味着什么呢?人们的行为可能是非理性的,政府的监管由于没有可信的知识作为基础,也不免有非理性色彩。专家靠专家的经验判断,买家靠买家的模糊印象,政府监管也是经验性的。而各方的经验千差万别,大家的判断大相径庭,表明经验是靠不住的。于是盲目跟风,带来炒作,政策也在跟风,真正是“树欲静而风不止”。

  知识有一个必要特性,就是权威性、可信性,胡乱得出的结论不是知识,这种“知识”不仅无益,而且有害。针对房地产成本,有关政府部门今年也搞过调查、统计,而其结论甫一出笼,就遭受广泛质疑,成了媒体笑柄。这种对调查研究的不严谨态度,实质上是对知识的轻慢,它使我们要么仰赖个别人的洞见和“英明”,要么非理性地采取行动。

  我们正在迈向现代化,而现代化意味着理性化,理性化需要知识支撑,这就给我们的知识生产和知识积累提出了现代化要求。各说各话,时不时发一通怪论,也许不乏幽默风趣。但在需要知识的地方以奇谈怪论代替知识,其实是社会发展滞后的表现。既然美国要通过调查弄清楚金融危机的原因,我们为什么不可以通过严谨科学的调查研究,把有关房地产的一系列问题厘清呢?(杨于泽)

  相关链接:

责编:陈平丽

1/1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