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煤老板”转型:3000亿资金寻找出路_CCTV.com_中国中央电视台

央视网 > 经济频道 > 国内财经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山西“煤老板”转型:3000亿资金寻找出路

 

CCTV.com  2009年09月21日 07:37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但此轮转型,却有点“360行,行行出状元”的意味。从记者的掌握情况分析,有挺进汽车制造业和航空运输业,占领实体产业高端的;有投资文化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开发建设旅游景区,运作十分成功;有投资信息产业,最近有一家煤焦加工行业的老板转投高科技领域,将电子商务运用到能源领域,建立“中国煤炭信息网”;更有进军农村金融业,今年上半年,山西已经有数十家小额贷款公司相继成立,150多亿元民间资本注入了小额金融领域,而在这些排队进入资本市场的小额贷款公司中,由“煤老板”投入的资本占到多数。

  令人刮目相看的是,一向被看作文化素质不高的“煤老板”大胆涉足高新技术产业。在吕梁市,车安奎出手1000万元购买专利,与中科院合作进行技术攻关,投资2亿多元建起了提取红枣精华素的新型红枣加工厂,利用高科技从红枣中提取环磷酸腺苷,临床用于治疗静脉阻塞及防癌。张锦忠拥有7项专利投资上千万元研发废旧轮胎无污染加工利用;田向东自主研发农产品深加工技术和设备,获得6项专利。

  山西省科技厅长廉毅敏介绍说,今年以来,不断有煤焦领域的民营企业家到厅里和科技协会咨询,寻找投资高新技术的项目。

  7月27日,海州露天矿最后一批工人走在下班的路上,随着海州露天矿最后残煤的运出,这些工人将和这个“大坑”告别。当日,辽宁省阜新市海州露天煤矿国家矿山公园正式开园,从而使这个当年亚洲最大的露天煤矿变身为工业遗产主题公园。新华社记者姚剑锋摄

  进入非煤产业有多难

  “煤老板”转型的路并非一帆风顺,记者调研发现,“煤老板”们进入非煤产业,也有不少现实的门槛和瓶颈。政府运用财政、金融、产业政策给予引导和推动是必要的,但因为“煤老板”本身素质能力所限、产业转型所需市场环境不成熟等因素,专家提醒转型要循序渐进,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

5/8 < 1 2 3 4 5 6 7 8 >

相关热词搜索:   煤老板  遇卡  静脉阻塞  工业遗产  冷榨  山西财经大学  山西大学  山西煤  山西农业大学  转型发展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