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年之前:持票走天下
“哪里有钱呀?能吃饱就不错喽。”今年已近八十高龄的张爷爷提起所谓的理财,满头雾水,直到CBN记者解释说“赚钱存哪儿”才大声地感叹道。张爷爷一辈子生活在河南大别山区的小山村,虽然儿子已经成为城市人,他还是和老伴住在自家的大瓦房里,一年里来城里住上两个月。
讲起那段历史,张爷爷连连摇头,“太穷了,干什么都凭票,没有钱的。”在那段国家统一管理生产计划的年月里,一切都按照计划来。作为大多数人的唯一生活来源,粮票对一家人的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时隔多年,张爸爸还记得当年家里省吃俭用的情景。“粮票好像总是不够吃,每天的感觉都是饿。晚上要在煤油灯下熬到很晚做针线活,可以换回一些需要的东西,也算是创收了。”张爸爸是山沟沟里飞出来的“金凤凰”,是改革开放后的首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分配到天津某国企,在当地娶妻生子从而跻身为城市人。
80年代:买国库券是爱国
“我可是最早买国库券的一批人,80年代就懂得理财了。”面对CBN的提问,张妈妈语气颇为自豪,不过这在当时却并非是张妈妈自愿。
国库券是上世纪80年代理财的一个鲜明特征。1981年起,国家恢复国债发行,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库券”,并于1982年发行首张1元面额的国库券,这是首套面向社会公众发行的国库券。
不过,在那时购买国库券并不是出于理财的考虑,而更多的是爱国意义。“我刚上班的时候,每个月工资46元,有20块钱是以国库券的形式发的。”张爸爸回忆说,这一度让张妈妈很是苦恼,因为最初,这些国库券不能出售转让,只能等到期后去银行兑付。“家里那么穷,还发了些‘死钱’,害怕丢了,得小心翼翼地保护着。”张妈妈告诉CBN,不过她还是觉得,“要支持祖国建设吗,肯定要买的。”
也许是国库券这段历史,张妈妈后来一直没有碰过债券投资,甚至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银行发售国债最为火热的时候都没能动心。
90年代:“股民”上场
从1986年,邓小平将“飞乐音响(600651,股吧)”的股票送给纽约证券交易所的约翰·凡尔霖的那天,股市成为无数老百姓惊喜或者心碎的投资之地。
“90年代中国股市门槛很高的。”张爸爸回忆说,1997年他想挤出点零花钱去炒股,可是当时天津市区的证券公司对散户的要求是必须有5万元以上的保证金才给予开户。“这在当时可是一个天文数字。没办法,找一个同事的同学,她是一个证券公司的主管,在她的关照下,我凑足了5000元这才算开了户。”这段回忆让张林也大惊失色,作为一个21世纪资深小股民的他,开户没花一分钱,“证券公司还送了一把雨伞、一个水杯。”
和大多数人一样,张爸爸并没有在股市里赚到什么钱,“我的优点在于敢于尝鲜。”张爸爸笑着为自己辩护。确实,在上世纪90年代末,张爸爸不仅是“股民”还是“基民”。“那时候买的都是封闭式基金,跟买股票一样,也没有长期持有的概念。”张爸爸认为,反倒是开放式基金在2004年之后的火热,使之真正成为一项普通居民的理财方式。
21世纪:多元化投资
今年28岁的张林搭上了“80后”的早班车,但却比一般“80后”的生活看起来稳定得多。在天津出生长大的他,在北京读完大学后顺利地在首都安定下来。由于大学时的“早恋”行为,张林早早走入了婚姻。也正因为早早结婚了,张林有了目前人生最得意的投资——买房。
2003年大学毕业之后在父母的资助下,他在北四环贷款买下80平方米的两居室,现在市值已经上涨近三倍。而今年年初,他又用自己的积蓄在市中心投资了一个40平方米的小户型,“争取以租还贷”,对于买房投资,张林颇为得意。
进入21世纪,商品房的改革也让更多人选择买房来投资,这无疑是理财一个很重要的变化。“不管是实体还是虚体,人们敢负债了,投资的花样也更多了。”张林说,“这大概是一个时代的进步吧。”
和张爸爸一样,张林是“股民”也是“基民”,他还是一个“金民”,“之前是用手上的闲钱买点金条,现在都是纸黄金了,投资不多,赚些零用钱而已。”张林说。此外张林还是一个“房奴”、“卡奴”,他手上有近20张银行卡,光是信用卡就有七八张。“现在银行的活动越来越多,合理利用信用卡,能省不少手续费,还能享受各种优惠活动。”张林笑着说,“再说了,卡片都很漂亮,就算收藏也好呀。”
从“投资无门”到“经营有道”,祖孙三代的理财故事还很长……不过,他们一致的观点是,理财很重要,但是一定要量力而行,不能为了理财而丧失生活的质量和乐趣,快乐最重要。
相关链接:
责编: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