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随着高盛、安联集团、美国运通三大外资战略投资者所持有的约121亿H股的解禁,全球市值最大的银行——中国工商银行(601398)(601398.SH,1398.HK)迎来10月解禁潮的第一波。
不过,市场并没有像以往一样被外资战投抛售中资银行股的担忧笼罩。10月19日,受H股整体上扬带动,几大中资银行股纷纷上涨;其工行略涨0.65%,是当日成交量最大的5大港股之一。
19日晚,工行与安联集团、美国运通分别就战略投资股份锁定期结束后的安排作出说明。后者双双表示,近期无意出售其持有的工行股份。
安联集团表示,锁定期结束后,公司近期无意出售其持有的工商银行股份。如安联未来拟出售该股份,其将积极与工行协作,妥善处理股份解禁有关事宜,并将研究能提高价值及降低市场影响的可行方案,优先考虑以私募配售方式出售给投资者。
美国运通亦表示,锁定期结束后该公司将继续持有工行股份。
此外,同日工行相关负责人接受本报采访时称,根据3月25日,高盛集团与工行达成的新的“自动延长锁定期一年”的承诺,此次高盛解禁的另外一半H股(82.4亿股)在2010年4月28日之前不会被抛售。
根据2006年上市时的安排,高盛、安联集团和美国运通原持有工行164.8亿、64.3亿和12.8亿股H股,按照是时的安排,将于2009年4月28日和10月20日以同等数量分期解禁。
3月25日,工行2008年业绩发布会上,高盛集团副董事长兼高盛亚洲董事长麦克·埃文斯(J . Michael Evans)承诺:2010 年4月28 日前,将不会变现其持有本行股权的80%:其中包括于2009 年4 月28 日解禁的30%,及于2009 年10 月20 日解禁的50%。
不过当时安联与美国运通并未一致行动。4月28日,二者分别将全部解禁的32.16亿股和6.38亿股工行H股,通过私募配售方式转让给了一些经过选择的投资者,获利不菲。
稍晚一个月,高盛以每股4.8至4.9港币的价格,将其持有的30.2亿股工行H股抛售,套现金额约18.78亿-19.17亿美元,相当于已发行H股股份的3.7%及总股份的0.9%。
此后的10月27日,两大国有股东——财政部和中央汇金公司——所持的2360.12亿股(占工行总股本70.66%)也将迎来解禁,此后工行进入全流通时代,对此,不过市场没有太多担忧。
申银万国联席董事郑家华也预计这次抛售对市场并不会有太大影响。原因是,“在前两次国有银行抛售之时,市场已看到中国政府已找到下手托出,而且包赚不赔。这次是否有人减持,作为市场人士我们并不担心。”
今年10月9日,工行、建行、中行三大行同时发布公告称,汇金分别增持其A股3007万股、1614万股、513万股,并承诺在未来12个月内继续增持。
2009年7月,汇金公司持有的中行1.12%A股解禁时,汇金就曾表态,“解禁不等于减持”,也不意味着汇金公司对国有重点金融机构持股政策有何重大调整。
此次解禁的还有社保基金理事会持有的工行70.51亿H股。不过,国泰君安银行业分析师伍永刚认为,社保基金理事会作为长期投资者,减持可能性也不大。
相关链接:
责编:庞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