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房地产泡沫逻辑
继2006~2007年的那一轮房地产泡沫之后,当前国内一些大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又以令人瞠目结舌的房价新高,制造了更为可观的资本泡沫。
人们还记得2007年10月之后,深圳房价整体下跌超过30%的那场泡沫蒸发,大批炒房客沦为“裸泳者”,楼市震荡令人心悸。
如今,深圳又成为新一轮泡沫的领跑者。今年9月,深圳新房成交均价达到创纪录的20940元/平方米,较深圳官方公布的2月份10770元/平方米的低点,上涨94%,7个月内房价几近翻番。
上海、南宁、长春等一些大中城市不甘落后,房价同样创出新高。各大城市传来的信息表明,迅速蹿升的房价有可能脱离了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对此须保持高度警惕,并采取积极的应对之策。
当前中国实体经济仍处于回暖恢复期,尚未完全摆脱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新一轮房地产泡沫,从外部环境来看,在很大程度上可被视为这一场金融危机之“赐”。中国这个“世界工厂”一旦失去足够的外需支撑,其内部资本必然要另择途径,这时,房地产又一次成为热钱的猎物,境外炒家也随风而至。
垄断行业及上市公司,以一掷千金之势,制造着一个又一个“地王”,将“高地价→高股价→更高地价”的故事演绎至极,其背后是中国经济的巨大尴尬:当这个国家已拥有足够的金融资本,无须像十多年前那样苦求外资相助的时候,它是否有能力把钱用到安全的地方?
以中国经济目前的发展阶段来看,房地产业在今后较长时间内,仍拥有巨大增长空间。国际国内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健康的房地产市场不是靠投机拉动的。住房虽具有资本属性,但它更是人民大众遮风避雨、安身立命的场所,一个文明的社会必须为公民最为基本的住房需求提供“免于匮乏的自由”。在这方面,发达国家已探索出一条金融政策路径:将保障性住房设计成一个能够大规模吸纳流动性,并提供稳定回报的中长期投资品。这个思路必须进入决策者的视野。
《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在2007年已经提出了,这项工作的现状,正如近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报告描述的那样——今年国家下达的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全国共需投入1676亿元,其中,中央投入493亿元,占29.4%;地方配套1183亿元,占70.6%,落实困难。截至8月底,保障性住房建设完成投资394.9亿元,完成率为23.6%。一些地方由于配套资金不到位和征地、拆迁等前期工作准备不足,可能难以完成今年的建设计划。
这边厢,商品房市场“高烧”;那边厢,保障房建设之乏力。这表明,中国还需要更多智慧,将人民大众的住房需求,化作推动经济良性发展与社会和谐的真实动力。□(文/王军)
相关链接:
责编:王玉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