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 > 经济频道 > 基金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基金高管下半年变更频繁 今年97起 涉及公司37家

 

CCTV.com  2009年11月04日 08:14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中国证券报  

  在对人才的极度渴求上,几乎没有一个行业可以和基金业媲美。但恰恰是在人才这个关键因素上,快速扩张的基金公司渐渐感觉到有些捉襟见肘。

  这种窘迫感和近年来基金业高管频频变更有关。据Wind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1月3日,今年以来基金业共发生了97起高管变动,涉及基金公司达37家,掀起了基金业的又一轮高管变更潮。尤其是三季度以来,基金公司密集出现了总经理、投资总监等关键高管的变更,其中一些久负盛名的高管就此离开了基金业。

  重要岗位“不饱和”

  久屈人下的滋味难受。上海某小型基金公司决定从招揽人才上着手突围。该公司今年同时向业内抛出了总经理和投资总监两个诱人的职位,但很快发现,这些含金量极高的职位却未必能很快“吸住”含金量高的人才。该公司员工一度无奈地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人很多,人才太少,好人才都被抢光了。”

  事实上,近年来遭遇高管离职的基金公司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感受:一方面,高管和基金经理频频离职,另一方面,难以在市场上物色到合适人选。其结果便是,一些重要职位长期虚位以待,不仅影响了基金公司的正常发展,也影响了基民投资公司旗下基金的信心。业内人士指出,造成基金业这种青黄难接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三方面:人才储备不足、人才流动过快以及人才过度流出。

  某基金公司副总认为,相对于基金业近年的快速扩容,基金业的人才储备显然大大落后,这一点不仅体现在基金经理上,也体现在高管人员上。“比如说,新基金公司的不断获批,需要更多的熟悉市场运作的高管,但实际上,一些新的基金公司难以找到足够、合适的高管,有些不得不到行业外去挖掘。”该副总说。

  而人才流动过快和人才流出也是造成基金公司巨大人才压力的重要原因。统计显示,国内基金经理的平均任职期限不过一年多,大大低于美国基金业五年的平均任职期。这变相导致基金业长期处于基金经理不饱和状态,用一位基金公司员工的话来说,就是“不停地招基金经理”。

  关注两个职位的变动

  高管的频繁流动不仅给基金公司造成了人才压力,也对基金公司的运营造成了诸多影响。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分析师庄正认为,虽然高管变更不如基金经理变更对基金业绩影响明显,但作为公司的决策者,高管变更会很大程度地影响基金公司的投资文化和投资理念,影响基金经理的考核制度,从而对旗下所有基金都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基民要重点关注总经理、投资总监这两个职位的变动信息,这些职位变动对基金业绩影响更加直接一些。此外,公司高管频繁出现变动的,也需要引起基民警惕,这意味着公司很可能存在投研团队不稳定的情况。”庄正说。

  不过,对于那些长期运营不佳的基金公司而言,高管调整或是一次发展契机。如果继任高管经验丰富、能力较强,高管的调整反而可能是基金进行内部革新、提升基金公司素质的机会,但这种调整效果的显现通常需要一段时间。(李良)

>>>>>>进入 经济频道 证券首页

  相关链接:

责编:张福伟

1/1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