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期国际油价的大幅上涨,外界关于国内油价将上调的预期开始升温。自10月7日以来,国际油价从70美元下方一路飙升至80美元,虽然这几天有所下跌,但仍然徘徊在78美元左右。
对于油价调整的猜测基本上每个月都要有一次。其根据就在于,国家发改委发布的《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当国际市场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可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22个工作日如果加上4个周末,差不多是一个月的周期。
·成品油涨价无悬念时间或推至11月初
来自专业机构——易贸资讯的监测数据显示,截至11月2日,国际三地原油加权连续22个工作日的移动平均价格较上次油价调整时的涨幅已经达到7.32%。
实际上,油价调整预测早在10月中旬就已形成,有报道称,考虑到国际油价大幅上涨,国内油价10月底将迎来一次上调,幅度在每吨350元。此猜测已落空。
油价调整的另一个版本称,由于国庆8天假期的原因,国内成品油调价时间也随之推迟了,所以调价的时间节点是11月5日,幅度将在每吨300元。更有耸人听闻的传言称,此次油价涨幅将在10%左右。由于时间未到,这些目前都还是未知数。
其实,国内油价调整并不是不可以猜。虽然国际油价变幻莫测,但在国家发改委部分披露国内成品油定价新机制的前提下,大致预测国内油价调整的时间和幅度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也就是说,只要国际市场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国内就会形成油价上调或者下调的预期,调整的幅度也可以根据国际油价的涨跌幅加以测算。
可是,为什么很多人又都猜不准呢?其原因就在于,成品油定价机制还不够透明。按照成品油定价机制,国内成品油价格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为基础,加国内平均加工成本、税金、合理流通费用和适当利润确定。
需要指出的是,定价机制并未明确国际原油价格到底以哪里的原油为参照系;同时,国内平均加工成本、税金、合理流通费用和适当利润到底是多少,也并未一起透露。这意味着,国内油价调整的确切时间和幅度仍然是难以计算的。
不透明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只是国内油价调整难以猜测的原因之一。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国家发改委并未非常严格地完全执行成品油定价机制。
今年以来,国内成品油价一共经历了7次调整,其中4次上调,3次下调。综观这4次油价上调,有几次并未调整到位,而是适当控制了上涨幅度。对此,国家发改委的解释是,此举是综合考虑到了国内老百姓的承受能力、国内宏观经济的运行情况和炼厂的盈利状况。
此外,国内油价在调整时还存在“追跌不追涨”的现象,即国际油价下跌的时候,我们会迅速跟进;而国际油价上涨的时候,则推迟上涨。对此,国家发改委称,此举是为了抑制成品油市场上的投机行为,让投机分子算不准确切的调价时间。有专家指出,市场参与者也可以通过国际油价走势进行投机。比如,国内曾经出现买家买货不提而借用中石化库存囤油的现象,迫使中石化采取了停批的措施。
成品油定价公式不透明的更大坏处还在于,它让老百姓对国家发改委的调价行为充满了质疑,认为政府部门与垄断企业结成了利益共同体,却把公众当成了调价的牺牲品,尽管事实并非如此。
“当断不断,必受其乱”,油价调整也是如此。与其让老百姓胡乱猜测,不如让成品油定价公式更公开透明一些,更加严格地执行成品油定价机制,该调就调,一步到位。成品油价调整一旦常态化、规范化,相信老百姓的就会更加容易接受了,质疑之声也会越来越少。(陈伟)
相关链接:
责编:刘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