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 > 经济频道 > 机构看盘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三因素决定后市能否有效突破(附股)

 

CCTV.com  2009年11月04日 09:32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央视网综合  

  三因素左右大盘能否有效突破

  上证指数3000点-3478点区域在8月以及近期反弹过程中,形成了区域内沪深两市总计超过12万亿资金堆积,而3100点上方的筹码堆积如山,市场在切入其密集区后,是继续反弹还是震荡回落,则需要密切关注三方面因素的变化。

  成交量能否有效放大

  研究发现周一深沪A股总成交为2500亿,周二为2897亿,成交量开始放大,而这种量能支撑市场表现,但要突破却非易事,因为"此量非彼量",即目前随着大型权重工商银行(601398)、中国石化(600028)、招商银行(600036)等的解禁,要实现指数的跨越,必须有更大成交方可,否则市场冲高回落仍然可期,加之上海综指缺口末补,因此市场短期内也难有大的拓展空间。从技术因素来看 , 经过短期大幅度反弹,周线快速指标如KDJ、WR% 等进入高位区,其中KDJ中的J值已高达108.22,而周BOLL线处于中轨区域,可上可下,而决定技术因素能否强势继续的关键仍然是量能,因此量能是判定密集区内能否强势运行还是回落而下的最关键因素。

  绩优股能否持续上攻

  周一的大阳线是绩优股特别是金融板块中的品种表现较强所致,而要维持短期市场的强势,绩优股在震荡整理后需出现有效配合最为关键。从周二总体表现看,目前部分绩优品种强势上涨后进入震荡整理,而总体绩差、亏损股表现强于绩优股,绩差股的大面积表现并非是市场能够延续的关键。如果A股在密集区域内要保持强势上涨或运行,没有绩优股的继续配合将难以成行,因此对于密集区内的争夺关注绩优股配合情况非常重要。

  基本面能否保持稳定

  从目前基本面来看,相对稳定,比如PMI、发电量等指标继续向好等,但也同样存在不确定性因素的产生,比如随着A股全流通步伐的加快,中国A股市场将向国际资本市场估值靠拢的步伐也将体现。从目前主要资本市场来看,英国、美国、香港、德国等股票市场平均PE大都在12-15倍之间,市净率大都在1-2倍之间,而目前中国A股市场中沪深300PE为23倍,A股主板为27倍,中小企业板为45倍,创业板依据发行业绩PE 高达近90倍。如果国际金融市场继续弱势或重挫,本身较低的股票估值也将波及A股,形成估值下拉影响。研究发现,目前投资政策是否转向需要关注。

  据统计局初步测算,前三季度最终消费对GDP的贡献有4个百分点,投资贡献了7.3个百分点。说明今年前三季度经济增长主要由投资拉动,投资在经济增长中起到了主要的作用,而基本面上投资政策是否发生变化非常关键,特别是建筑、地产等行业投资政策的变化,另外11月初经济数据也需投资者密切关注其变化情况。(九鼎德盛 肖玉航)

  A股一枝独秀继续深化 蓝筹股走强增厚行情基础

  "升值、通胀、内需"是明年行情的三大主题,符合这三大主题导向的金融、地产、汽车、医药、商业等正是现阶段行情中交替上涨的热点。由此可见,跨年度行情已在运行之中。

  纠正三误区提高风险意识

  创业板上市只热闹了一天就进入沉寂状态。对此,投资者必须纠正此前的三个误区。一是,有投资者认为创业板不太讲究市盈率,更讲究市梦率。我们需要认识的是,环顾全球创业板,凡是讲究市梦率的大多数已成"死市",但凡还讲究市盈率的,如美国纳斯达克或英国AIM市场还"活得好好的"。二是,部分投资者认为创业板高溢价行情能为主板打开新的估值空间,但我们需要明白的是,自从地球上有了创业板,基本上都是创业板跟随主板趋势波动的,创业板出现阶段性超溢价行情只是偶尔为之。三是,目前创业板企业与中小板并无本质上的差异,同样的公司在中小板是50倍市盈率,在创业板是100倍市盈率,价值标准存在那么大的差异是不合理的。

  因此,投资者对创业板的风险仍需重视,创业板行情的重要顶部已可确定,但底部还远没确定,半年以后推出创业板指数的时候,或许是创业板行情回归稳定的时候。

  蓝筹股走强增厚行情基础

  创业板走向价值回归路之时,或许是小盘股与大盘股行情产生风格轮动之际。实际上,以10月份PMI指数环比增长0.9%并达到55.2%为标志的,经济与公司业绩正加速复苏为依据。以三季报披露完毕为契机,以外围资本和居民储蓄双向流入为动力,以金融股为代表的大盘蓝筹股行情已经处于复兴之中。

  抽样三季报显示:工商银行非但利润增长显著,并且资本充足率已提高至12.6%;即使建设银行业绩增长并不突出,但拨备覆盖率已继续提升至161.08%,充分释放了后续减值计提的压力,已经为未来业绩增长预留了空间。很显然,三季报的披露让市场已经充分认识到了相对于H股普遍处于折价状态的大银行股的价值低估,大型蓝筹股恰当其时的价值显现也进一步促进着行情风格轮动的形成。在未来半年多的时间里,整个基本面处于高增长、低通胀的经济环境中,是企业盈利的最佳环境。三季度报表披露完毕后市场盈利预期又有进一步的提升,随着业绩驱动的深入,蓝筹股行情正在水到渠成。因此在策略上,行情震荡中"挖坑"的过程正是加仓迎候跨年度行情的良机。

  A股"一枝独秀"继续深化

  许多投资者或许疑惑,近期外围股市风声鹤唳,A股市场缘何能一枝独秀?实际上,无论是近期层出不穷的贸易摩擦,还是联手向人民币施加升值压力,其凸现的是欧美经济复苏后继乏力、赤字压力沉重、刺激政策难以为继的窘景。在欧美复苏后继乏力与中国加速复苏的差异之间,凸现着中国经济一枝独秀的格局和人民币资产升值的趋向。随着全球资本调整资产配置结构的深入,A股独领风骚的格局必然会继续深化。

  三季报披露完毕后的行情开始进入年末阶段,年末阶段的行情总是比较复杂的,其中牵涉到了诸如年终结账、财务平衡、突击重组、突击扩容、"挖坑"布局来年行情等因素。但基于行情的大方向,年末阶段也是"乱中布局"的好时机。同时,如果我们放眼明年行情,人民币升值、通胀显性化、促进内需的三大投资主题已是清晰可见。如果把这三大主题融合起来,金融与地产无疑仍是持续关注的重点。(上证 阿琪)

  A股有望展开跨年度行情

  随着创业板尘埃落定,短期扰动主板运行因素逐渐趋弱。伴随投资者对经济复苏信心增强及通胀忧虑,资金可望加速流入股市,推动A股市场震荡上行,并演绎出跨年度行情。

  经济复苏增强市场信心

  近期各主要经济体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经济复苏步伐在加快。美国供应管理协会10月份制造业活动指数(PMI)升至55.7%,高于9月份的52.6%,为2006年4月以来最高水平。同时,9月份二手房销售数据环比增长6.1%,营建开支环比增长0.8%,均好于预期。英国10月份PMI指数由上月49.9%弹升至53.7%,创下两年来最高增幅。欧元区10月份PMI也上升至50.7%,创下自去年2月以来的最高水平。上述数据显示,美国、欧洲两大经济体的复苏力度在增强。

  中国10月份PMI指数为55.2%,比9月份上升0.9个百分点,升势有所加快。从分项指数来看,反映需求的指数变化幅度更明显,新订单指数达到58.5%,比上月上升1.7个百分点;进口指数急升至52.8%,比上月上升2.1个百分点,为去年4月以来的最高值。10月份PMI数据反映中国经济仍处于上升通道中,并有加速迹象。

  政策收缩窗口尚未来临

  虽然数据显示全球经济的复苏状况好于预期,而且澳大利亚央行再次提高基准利率,但我们认为,年内中国、美国、欧洲的央行追随澳洲央行加息的可能性较小。三季度美国经济增长超预期主要依靠政府强劲的汽车补贴、住房补贴等刺激经济政策,而随着"旧车换现金"计划结束,9月份美国个人消费开支下降0.5%,为9个月来最大降幅。

  另外,由于就业市场吃紧,个人消费信心依然低迷。因此,近日美国财长表示,目前政府首要任务是恢复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而真正经济复苏不是依靠政策主导,而必须依赖私人部门的重新崛起。同时,需要防范银行业过度谨慎,导致经济复苏无法获得足够信贷支持。此言表明,美国政府尚无意退出经济刺激计划,并改变宽松货币政策。

  相较其他经济体,中国经济目前的表现无疑是强劲的,这也使得政策重心从前期的"保增长"转向"调结构"与"通胀预期管理",而管理通胀预期的新调控目标使得货币政策可能转向不时成为扰动市场走势的一大负面因素。但我们认为,对于流动性收缩的担忧目前仍只是停留在心理层面之上,实质性举动或要到明年二季度。

  首先,CPI四季度末有可能由负转正,但短期仍将在可控范围之内,实际通胀压力并不明显;其次,今年前三季度经济增长主要贡献来自于投资,对GDP贡献了7.3个百分点,而且国有部门投资占主导。随着明年政府投资的效用逐渐递减,经济复苏势头能否延续将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在这种背景之下,货币政策不可能贸然转向;另外,中国出口部门刚略有起色,如央行先于美联储上调利率,必然加大人民币升值压力,不利于出口部门恢复。

  综上所述,今年第四季度至明年一季度,A股市场有望迎来较佳的投资窗口期,一方面全球经济复苏态势逐步明朗,国内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加速提升,另一方面,全球实际通胀水平仍处于低位,各主要国家的央行尚有足够的空间观察经济复苏和通胀的变化,使得去年底以来的宽松货币政策得以延续。

  因此,我们认为,A股市场有望演绎出跨年度行情,而市场热点将从多方面展开。经济复苏背景下盈利已出现拐点且当前估值仍低于历史平均水平的行业适合中线布局,如银行、地产等;另外,迎合全球产业调整方向的主题投资将不断活跃,如低碳经济产业相关的智能电网、新能源等,而出口导向型产业伴随四季度国内出口改善,也存在交易性机会。(南京证券 周旭)

  (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进入 经济频道 证券首页

责编:张福伟

1/1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