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上海证券报 大比例的碳减排承诺是一种倒逼机制,将全面影响中国的发展。在一段时期内,甚至还可能会大幅增加整个社会的管理与运行成本。因此,愿望虽好,挑战却极为严峻。
继上月25日美国宣布碳减排目标之后,中国也公布了大尺度的碳减排计划。由于这两个碳排放大国的率先表态,相信即将召开的哥本哈根会议会有比较好的结果。但是,细读中美及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碳减排计划后,一股不平与忧虑之感油然而生。
不平什么?不平的是中国人还没有享受“高碳”生活,就要先“低碳”化了。忧虑什么?忧虑的是大比例减排一旦实施,会形成一种倒逼机制,将全面影响中国的发展,包括从行政管理、社会组织、经济运行到所有行业都将受此波及而变化。甚至在今后一段时期,有可能出现整个社会成本大增的局面。可以说,愿望虽好,但挑战却极为严峻。
何出此言?在细说挑战之前,先讲一讲心中的不平。
据报道,美国白宫宣布,美国将在哥本哈根大会上承诺,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17%。白宫表示,美国的减排目标还包括到2025年减排30%,2030年减排42%,2050年减排83%。对于美国在2020年减排17%的承诺,有专家认为,这一目标仅相当于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4%,与国际社会的要求有很大距离。
此前,欧盟承诺,到2020年在1990年基础上减排20%。日本表示,到2020年在1990年基础上减排25%。对此,一些发展中国家认为,发达国家应在1990年基础上减排25%到40%,并兑现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与技术转让的承诺。一些最不发达国家和小岛屿国则呼吁,发达国家到2020年应减排45%以上。
中国是什么态度呢?中国宣布,到2020年中国单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50%。同时,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要达到15%左右;通过植树造林和加强森林管理,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也就是说,一面在减碳,一面又在增氧。但迄今为止,中国在减排方面还没有得到国际社会的资金与技术支持。
这里,把各方的承诺“晒一晒”可以发现,发达国家享受了一百多年的“高碳”生活,在减排问题上却不肯有更多的承担。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城镇化、工业化还没有完成,还没有“高碳”化,却被要求“低碳”起来。而且,更为不公平的是,中国作为“世界工厂”,某些“高碳”是发达国家转嫁的结果,是不该算到中国人头上的。因此,我们务必要强调“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不能承担超出责任的义务。
到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50%意味着什么?又会面临哪些棘手问题呢?用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的话说,如果现在把容易减排的都减了,以后再提高减排能效就会越来越难,付出的成本将更高。因为,中国现在的经济总量已经很大了,如果按9.8%的年增长率来计算,以后的减排量会越来越大,要求会越来越高。这就是中国减排的趋势。
除了生产环节外,在行政管理、社会生活以及日常经济运行等方面都有问题。从行政环节看,中国现行的行政管理机构十分庞大,机构重叠,资源消耗严重。仅以职务用车为例,就面临严峻的减排问题。从社会环节看,由于基本公共服务失衡与公共意识缺乏,许多地方又存在严重浪费。日常经济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则更为严重。从政策规划到项目实施,再到生产与消费环节,从理念到行为,都存在大量的减排问题。
如果再加上前30年“高碳”经济积累的结构性问题,补救起来就要花更大成本。另外,再从大比例减排波及的行业看,由于股市的投机性与媚俗性,总喜欢把一个热点归集到某几个可以炒作的行业或板块上。但事实上,大比例减排波及的决不是几个行业而是所有行业,是影响下一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因此,绝不能小看这个量化的碳排放比例。
目前,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关键阶段,加上人口众多和各地发展不平衡,特别是现行的能源结构仍以煤炭与石油为主,因此,高碳排放问题在短时间内将难以得到解决,减排的压力将是巨大的。在这种情况下,推行低碳行政、低碳生产和低碳生活,才是唯一的出路。与此同时,中国也没有必要做大好佬,承担太多。否则,就太亏了。(本报首席编辑 亚夫)
责编:庞帅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