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人士指出,今年年底至明年1月份,大盘可能会继续围绕3000点震荡调整,一旦股指有效突破3300点,市场将有可能迎来良好的拉升阶段
据证券日报报道,近期市场在诸多负面因素的冲击下,呈现持续缩量大幅调整的走势。短短11个交易日,上证综指出现了近300点的跌幅,沪深两市一度失守半年线,盘中个股纷纷下跌,资金流出迹象非常明显。正当人们开始对跨年度行情产生动摇的关键时刻,本周四出现了80点长阳突破一关三线的圣诞节大反击,市场信心稍有重振。
有分析人士指出,本年度只剩下最后4个交易日,大盘总体将维持震荡盘整态势,3000点附近是布局2010年行情的绝佳位置。从时间上看,明年1月份是良好的整固建仓阶段,2月和3月将是不错的突破上升阶段。
当前震荡的本质是热钱回流
自11月底探至3080点后,市场出现了一波持续的技术性反弹,正当人们在为可能出现的跨年度行情欢呼时,行情在3334点嘎然而止,随后出现了近300点的快速调整,股指直逼3100点关口。
一时间,纷纷寻找年底下跌的原因。有的说是因为房地产政策导向转变,有的说是扩容压力。
的确,遏制部分城市过快上涨,营业税减免年限恢复至5年,确实有助于抑制房价,后续可能还会有物业税来抑制投资性购房。可是在流动性充裕背景下,资金主要流向的两大领域,一个是房市,另一个是股市。因此在重拳遏制房市投机情况下,资金应该转而流向股市,大盘应该走强,但实际上股市出现了严重缩量,快速调整的走势。
有人说下跌的原因是因为扩容。但从历史数据看,只要在控制发行规模和节奏,扩容并不会影响市场原本的运行趋势。如2006年10月份由于工商银行的发行,使得当月的公募融资(包括IPO和公开发行方式的再融资)规模上升至500亿元以上,但当月大盘累计上涨了4.88%。2006年12月份由于中国人寿和广深铁路的发行,当月公募融资规模再度上升至500亿元以上,而大盘当月累计大涨了27.45%。
当然,如果大盘股过于集中发行,也会对市场造成负面影响,但在当前流动性空前充裕的条件下,以中小板IPO为主,机构投资者因为有单个账户申购上限,并不会造成主流机构大举套现,因此不会对市场产生根本性的冲击。
由此,本次调整的原因既不是房地产政策导向转变,也不是IPO扩容压力,至少不完全如此。但有一种观点值得关注:下跌起因源于资金外流。
11月24日,沪指暴跌3.45%,经过25日抵抗性反弹后,26日再度大跌3.62%,而且前期领涨的B股转身领跌,全球各主要市场也全线重挫。27日主要媒体报道出来,迪拜发生债务危机。而美元指数恰恰在11月26日创出了14个月的新低后,便开始逐步走强,近期上升加速。
与美元指数走强相对应的是,A股出现了持续缩量下跌。11月26日—12月22日,美元指数反弹超过5%,而A股同期下跌超过7%。更值得关注的是,12月23日,美元指数遇阻78.45点回调之日,却是A股触底反弹之时。
实际上,自去年10月份以来,涌入香港的热钱高达6400亿美元,香港金融金融管理局不得不大举抛售港币以对冲美元资金维持联系汇率制度,而近期港币兑美元汇率出现大幅贬值。热钱撤退的迹象十分明显。迪拜债务危机所引发的对新兴市场风险的警觉,以及内地对外汇资金强化监管,造成了热钱大举退潮。与此同时,美国股市在12月14日还创出一年多以来的最高收盘点位,进一步验证了热钱回流效应。
因此分析人士普遍认为,A股下跌起因源于资金外流。(来源:新华网综合)
责编:程振宏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