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新年的门槛上,回望2009年,房地产市场实在是创纪录最频繁的领域之一。
本周三,北京年内最后一次土地拍卖会推出7块土地,以77.7亿元总价成交。至此,2009年北京土地拍卖收入达925亿元,是过去两年北京土地收入的总和。
同日,有关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北京商品房均价2009年全年涨幅达到了73.5%,二手房均价全年涨幅达到58.4%。这是十年来北京房价涨幅最高的一年。
从年初的“试探性抄底”,到年中的“放量大涨”,再到年底的“恐慌性抢购”,2009年中国房地产市场迅速实现V型反转,由低迷变为亢奋,也由“去库存”变为“挤泡沫”。
敢于直言的万科董事长王石在去年12月4日就表示,一些大城市的房地产泡沫可能扩散到其它地区,也许会给市场造成破坏性后果,其性质会类似日本上世纪90年代初破灭的房地产泡沫。
此外,社科院的《经济蓝皮书》称,当前有85%的中国家庭买不起住房;《福布斯》将中国楼市列为全球第二号泡沫;中国人民银行调查报告说,70%受访者认为房价太高。
这一切都使得决策层出手“挤泡沫”成为必然。2009年12月5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房地产调控政策取向定调为“有保有压”平衡供给:一方面增加普通商品房供应,推进保障房建设;另一方面抑制楼市投机,遏制房价过快上涨。
对此,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珏林就表示,最近出台的政策只是开始,后续还有金融、税收等许多措施还没出来。
宏观调控“组合拳”有望推出,高层的表态则加大了给房价“降温”的力度。去年12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房价在一些地区和城市上涨过快,引起了中央高度重视,政府要做好四件事确保楼市健康。
外电从中嗅出的味道是“中国房价要降温”,中国老百姓则希望共同的新年愿望不要落空:买得起房子。无论如何,有泡沫就要挤,一旦它自己涨破,可就不好收拾了。
尤为关键的是,房地产业与GDP以及财政收入之间的紧密关系终须“松绑”。正如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谢太峰教授所说,虽然现阶段房地产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较为明显,但在土地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想让房地产业长久地充当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不可能的。从长远看,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应当是消费,而不是房地产投资。
事实上,政府调控楼市的政策及表态密集出现,加重了购房者的观望气氛,京沪穗等主要城市的一二手房成交量上周全面走低。业内认为,2009年销售火爆,既是对2008年被压抑需求的释放,也是对2010年需求的透支,2010年楼市销售量下滑或难避免。
人们也许更愿意相信,这是房价要降温的序幕。(本月主笔蒋菡)
责编:庞帅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