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 > 经济频道 > 财经评论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扩大内需与国民收入分配调整

 

CCTV.com  2010年01月02日 18:53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求是》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要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消费能力。落实这一决策,对于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意义十分重大。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消费能力,必须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提高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而要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关键是要继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扩内需的基本保证

  一切社会的生产都是为了满足消费需求。以商品交换为基础的现代社会的经济活动,划分为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四个环节。生产为消费提供对象,从而决定消费的数量和方式;消费作为生产的目的和动力,又为生产创造出新的需要。在自然经济条件下,生产与消费直接联系,处于简单平衡状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必须经过交换和分配成为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才能进入消费环节,这就使生产与消费的联系变得错综复杂。

  分配在连接生产与消费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分配方式是否公平、合理,关系到社会成员各自获得物质利益的多少,决定着社会产品能否顺利、有效地进入消费过程,直接影响到整个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行。应当说,一个社会,只要有生产能力,就应该具有相应的消费能力。如果不是产品结构与消费需求结构失衡,不是产品流通不畅,不是储蓄率过高,不是分配不合理导致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社会产品就不应该出现过剩。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新中国成立60年来,虽然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但社会总体消费水平较低,现有的生产能力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之间,还存在很大差距。在当前生产能力远不能满足消费需求的阶段出现国内需求不足,除了产品结构不合理与市场建设滞后、社会保障不够以外,与收入分配制度不完善直接相关。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不断扩大社会再生产,创造更为丰富的物质产品,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是社会生产的根本目的。因此,社会生产品不能全部用于生活消费而分光吃净,必须将其中一部分转化为投资和出口,形成扩大再生产能力和换取外汇储备。消费、投资和出口,就是与生产品相适应的消费需求总构成,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将社会总产品合理地分配为生活消费、投资消费和出口消费份额,将生活消费份额合理地分配给不同的社会成员,是社会再生产正常运行的必要前提。

  当前,我国内需不足有多方面原因,但主要因素是居民消费的有效需求不足,特别是一些中低收入家庭缺乏有支付能力的消费需求,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没钱消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9)》,2008年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全国为11242.85元;占10%的最低收入户为4532.88元,占10%的低收入户为6195.32元,占20%的中等偏下户为7993.67元,占20%的中等收入户为10344.70元;占20%的中等偏上户为13316.63元,占10%的高收入户为17888.18元,占10%的最高收入户为26982.13元。2008年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出,全国为3660.68元,低收入户为2144.78元,中低收入户为2652.77元,中等收入户为3286.44元,中高收入户为4191.25元,高收入户为6853.69元。由此可以清楚地看到,中等收入户及其以下的家庭均未达到平均消费水平。可以想见,如果中等收入家庭能达到平均消费水平,中低偏下和最低收入家庭的消费水平能提高一个档次,我国的内需将会有怎样的扩张!

  我国中等及其以下收入家庭占家庭总数的绝大份额,这些家庭成员消费水平偏低,必然导致整个社会消费需求不足。因此,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分配比重,是扩大我国有支付能力需求的基本层面。只有建立起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在消费与生产之间建立起客观、公平、合理的内在联系,我国经济才能持续快速健康增长和发展。

1/2

  相关链接: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